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兔脾淋组织液增强猪瘟细胞苗免疫抗体效价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健康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分别免疫10日龄经猪瘟乳前免疫的仔猪和经60~65日龄采用细胞苗二免的120日龄中猪,与生理盐水稀释组对照,免疫后15d采血检测抗体(IHA法)。二次试验结果表明:用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比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可产生更高的保护性抗体效价,两者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剂量的猪瘟乳兔组织苗给牦牛、奶牛、怀孕奶牛、小犊牛皮下注射,观测15天,并与注苗前和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受试牛注苗后,精神、饮食、体温、血相正常,妊娠母牛无一出现流产、难产、和死胎,注苗后产奶量与注苗前产奶量无显著差异.可见,猪瘟弱毒苗对牛是安全可靠的,注苗后不影响产奶量,该项研究为将来用猪瘟防制牛黏膜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一头成年奶牛,突然发病于30分钟内急性死亡。经细菌学和病理学检验,初步诊断病牛由于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而使其肝脏组织和外周免疫器官遭到破坏,因而受到诺维氏梭菌的继发感染发生牛传染性坏死性肝炎(亦称德国快疫)而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奶犊牛的细胞免疫状况,实验组8头奶犊牛注射疫苗前的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0%,注射疫苗后第45天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6%,而对照组5头犊牛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2%,数据显示注射疫苗后比注射疫苗前上升了6%,比对照组上升了4%.实验结果表明犊奶牛注射猪瘟弱毒苗后能够引起细胞免疫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分别对免疫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的血清进行母源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每组8头)犊牛血清中均含有滴度不同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变化呈马蹄形变化.1日龄最低,7~8日龄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免疫母牛所生的犊牛7~8日龄血清母源抗体达最高峰为8.3 log2,70日龄时达2.5 log2;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7~8日龄时达最高峰为3 log2,43 d时达0.5 log2.对母源抗体类型鉴别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母源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母源抗体呈现的特征变化主要与犊牛吮吸初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鸭瘟鸡胚化弱毒苗(鸭瘟苗)、鸭瘟、禽霍乱(G190E40)二联活苗(二联苗)和巴氏杆菌A群菌苗(A苗)的安全性、免疫力产生时间及对产蛋率的影响作了观测,结果表明:用正常免疫量的5~7倍接种各组试验鸭后,14天内无一死亡,说明安全性很好,产蛋母鸭分别接种三种苗后,其免疫前后15天或5天的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但不很明显,且在15天后几乎完全恢复正常,免疫A群菌苗后6天开始出现免疫力,二联苗和鸭瘟弱毒苗均在免疫后3天开始出现对强毒攻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 ND- EDS二联油苗为主进行免疫试验 ,并以同种二联油苗、ND和 EDS单油苗作对照 ,测定各种疫苗免疫后 ND、EDSHI抗体消涨规律 ,并进行强毒攻击试验。在此基础上 ,用自制二联苗实地免疫产前蛋鸡 2 6 830只 ,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 :自制二联苗免疫效果良好 ,免疫期为 36 0 d左右 ,免疫期内对 ND和 EDS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 10 0 %和 95.8%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弱毒疫苗均为1.1亚型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2.1亚型猪瘟病毒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本研究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研究了2.1b型CSFV E2蛋白及其截短体mE2(690-916aa)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发现去除E2蛋白跨膜区域可以显著提高E2蛋白表达水平,mE2的表达量在5L发酵罐中达1.25~2.5g/L.经分子筛纯化,mE2蛋白纯度达90%.纯化的mE2作为抗原蛋白,注射免疫小鼠28d后,可诱导小鼠产生抗CSFV的IgG特异性抗体,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重组表达的mE2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鸭副黏病毒GSFY株(A苗)、GSBY株(E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NH株(N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对7d、14d和21d的美国野水鸭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免疫,检测各实验组鸭的HI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美国野水鸭分别免疫后,HI抗体A苗21d和E苗14d时分别达4.55log和5.27log以上,维持时间为35~42d以上。N苗除3次免疫组21d时达到4.0log以上维持时间21~28d外,1次和2次免疫组均不能达到4.0log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对美国野水鸭作I型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以3次免疫为佳.3个不同来源毒株的灭活疫苗以GSBY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基因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WolffJA等意外发现小鼠骨骼肌细胞能直接摄取病毒裸露的DNA ,并表达其编码的蛋白质 ,这种表达可持续数月 ,这一发现为开创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92年Tang等将带有人生长激素的质粒DNA通过基因枪导入小鼠表皮细胞 ,几周后 88%被接种的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1993年Ulmer等发现小鼠肌肉注射编码甲型流感病毒相对保守的核心蛋白的质粒载体后 ,可有效的保护小鼠抵抗另一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 ,从而证明了注射不但能在体内表达抗原蛋白 ,并且可以诱导产生具有显著保护作用的免疫应答。从此继全菌弱毒苗和亚单位疫苗后 ,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测试生成是数字电路测试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闸述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DCTS-CAT仪中测试图形产生的确定法和部分随机法。研究表明采用的方法满足功能级在线检测要求,测试速度较快,测试的错误覆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多阶段自适应测验(MST)实施的关键是成功组建多个满足测验规范(即统计和非统计约束)的平行测验(或称测验面板),自动组卷(ATA)为实现测验平行提供了可能.现有的MST组卷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线性规范算法的组卷方法; 2)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组卷方法; 3)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组卷方法; 4)基于在线组卷的方法.该文讨论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同时指出未来可进一步改进这种方法并开发基于认知诊断测验的自动组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过程与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过程基本一致,是传统而可靠的承载力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确定工程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准确可靠的方法,缺点是费时费钱,抽检率不高;高应变动力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承载力检测新方法,其特点是费用低、快速、轻便,但技术难度较大且存在多解性。目前的桩基检测通常采用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试验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并以前者作为后者试验结果的对比标准,文中通过对摩擦桩动静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动测法承载力的精度,并讨论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四、六级考试的题目类型出发,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5.
王雪琴 《河南科学》2011,29(10):1163-1164
论证了方差的原假设H0:(σ2≤σ20)或(σ2≥σ20)只进行单边检验的局限性——只给出一个拒绝域是不够完善的;首次提出H0:(σ2≤σ20)或(σ2≥σ20)进行双边检验的方法及双边拒绝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种福利彩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两种可以用于检验产生此种彩票中奖号码是否正常的统计方法-经验极差检验和χ2检验,并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了极差检验统计量的分布,并且对两种检验的第一类错误进行了比较,最后用这种方法对天津市某种福利彩票的中奖结果进行了正常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对电缆调制解调器(CM)及其前端系统(CMTS)进行兼容性测试的测试内容、过程及软件设计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自动测试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部分测试结果。最后对中国的CM测试平台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硫酸铝、聚合铝 (PAC)、聚合铁 (PFS)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等 4种混凝剂处理模拟污水的效果分别进行了静态烧杯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评价 .结果表明 :动态试验评价方法确定的污水浊度降低率和混凝剂的最佳投放量分别为静态试验评价方法所确定结果的 80 %~ 85 %和1 .5~ 2 .0倍 ;评价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试验过程中反应器类型和水动力学条件不同 ;用动态试验模拟混凝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并行测试技术综述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并行测试概念,详细地论述了并行测试的实现方式及各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并行测试系统的几种基本架构,为并行测试技术应用到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维护保障中作了有益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题库信息的智能组卷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现存的智能组卷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题库信息的智能组卷算法,算法通过对题库中试题信息的充分利用,有效的提高了组卷成功率和组卷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