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东 《科技资讯》2013,(4):98-98
在分析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能耗的主要形式,以建筑技术为基础,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建筑技术以及再生能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施工改进技术,为节能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中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源处解释了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建筑在情与理的处理方面的差别,再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建筑价值四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东西方建筑的审美特征的不同。最后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出发,解释了外环境和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说明中国人最早而且最坚定、最始终如一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互相照应,共同体会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人文化,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装饰、建筑镇物、建筑改造等,都表达了一定的吉凶认识,人们以趋吉避凶的形式来顺应自身的生存需求.这些蕴含丰富吉凶观的传统建筑,经过人们的人文化设计、美学式加工,成为先民努力追求和谐生活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4.
建筑空间美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建筑、空间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透过国内外著名建筑物概述了建筑空间美学,从灵动空间之美、虚实空间之美、流动空间之美及序列空间之美分析了建筑的空间之美,并探讨了建筑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5.
山西近代学校建筑的本土化--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近代学校建筑的典型实例——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进行了调查,从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角度,对其建筑平面、立面和造型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纪念性建筑     
结合中外纪念性建筑实例,从建筑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纪念性建筑的历史沿革、类型及特征等,指出了我国纪念性建筑设计上的主要问题;把握纪念性建筑环境的直觉、经验、先验及移情,是创作纪念性建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杨志明 《科技资讯》2011,(7):76-76,78
建筑是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而不同民族,不同的国度,建筑的文化也是不同的,但它们大多具有一定时代的影子.但这些建筑也凝聚着不同的民族智慧,成为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分析其建筑文化,揭示建筑艺术对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秦建筑文化,同秦代的政治、经济、文字、度量衡等一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体制和建筑美学中的基本特点,如大屋顶、高台基、木结构、左右对称等在秦代都发展到成熟的程度,从建筑内容、建筑思想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对秦建筑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住宅建筑阳光间节能理念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筑市场最大、建筑能耗最高,为节约能源,我国在太阳能建筑领域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其中,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即被动式太阳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提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用提要的方式阐述了作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建筑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建筑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中提到研究形态的意义,建筑“形”的审美价值和标准,建筑的形体特征和形式,研究建筑形态的目的以及研究建筑本体的哲学思考,建筑艺术的研究,东西方建筑的比较,对现代建筑的思考等。  相似文献   

11.
建筑美的评价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建筑美的产生、发展、意义和原则等评价因素的论述 ,以及对未来建筑美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说明了建筑美学是一种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美学观 ,是一个跨越多种专业学科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人们在对建筑的审美过程中 ,只有把握其中的内涵实质 ,并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理解建筑 ,才能对建筑美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主义建筑跨越到后现代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现代建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历史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渲染技术在建筑表现上的大量运用,传统手绘建筑表现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少,原有的以提高手绘技能的教学内容不再适应现代建筑美术的教学。通过对国外建筑美术教学优势及现代建筑设计语素的探索,将建筑美术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提出突出建筑美术的设计感、形式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建筑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供配电系统节能、建筑动力系统节能、电气照明系统节能、建筑电气新技术实现节能四个方面对实现超高层建筑电气节能作了有益的探讨,阐述了节能设计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对应的节能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物理学在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结合古今建筑中一些典型有趣的物理应用实例,总结出了物理学与建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物理学都会对建筑及其环境起着安全、舒适、健康和美化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并不是一定要采用高新技术,它可以利用常见的健康材料向人们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达到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今天我就绿色医疗建筑的发展作一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作用,义中结合某工程实例,研究了同一专业设计阶段的可持续设计、各分工专业设计阶段的协同工作、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优化管理,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阐述了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促使高技术建筑走向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技术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全球文明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高技术的相对性以及地域建筑理论的影响等。高技术建筑地域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欧建筑流派及其审美价值直接间接地渗透和影响着我国近代、当代及末来的建筑。我们应立足国情,谨慎对待,努力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20.
刘正春 《科技资讯》2006,(35):227-227
建筑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建筑的发展与建筑所处的地域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地域的材料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等要素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对建筑的地域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关照了建筑地域性关照下当代建筑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筑地域性与时代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