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30±0.5)℃下,对初体重(17.61±0.46)g的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进行了8周周期性禁食后饱食投喂养殖实验,对照组(C组)连续饱食投喂,处理组T1,T2,T3分别周期性禁食1,2,3 d,再投喂6,5,4 d.实验结束时,T1组最终体重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极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每周禁食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系数随每周禁食时间延长而升高,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T1组中华鳖出现完全补偿生长效应是由于摄食率的提高,其禁食-饱食处理天数的适宜比例可能在1∶6以上,禁食-饱食循环次数的适宜周期为5周.  相似文献   

2.
户外冬眠刺猬体温变化的遥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冬季,将四只腹腔内埋有自制小型体温发报机的刺猬(Erinaceus dealbatus)放置在一僻静的户外实验场地,刺猬进入冬眠。用收录机接收发报机发射的信号。根据对信号的分析,证实刺猬在户外自然冬眠时确有冬眠阵现象,即每隔数日到十数日冬眠动物的低体温状态被自发升温所间断,升温可达到非冬眠季节体温水平。文中对刺猬冬眠阵的低温期和醒觉期的期间和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动物冬眠的影响,在实验室不同环境温度下((5±2)℃,(15±2)℃,(25±2)℃)用植入式半导体元件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季的体温,监测了冬眠模式及能量消耗。结果显示环境温度不同时,达乌尔黄鼠冬眠的模式和能量消耗均有显著差异。在5℃下,动物均表现为深冬眠型;15℃下,动物表现为深冬眠型和少冬眠型;25℃环境下动物表现为较多少冬眠型和少量不冬眠型。在5、15和25℃冬眠期间总能量消耗分别为(3 722±217.82)kJ,(18 907±2 895.07)kJ,(30 542±2 146.40)kJ,差异显著(F(2,22)=45.198,P=00.01)。提示在冬眠动物的冬眠季节,从能量学角度来看,高的环境温度并不利于动物的越冬。  相似文献   

4.
摄食水平对锦鲫幼鱼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动力作用(SDA)是指动物摄食后代谢增加的现象,相关参数和功率曲线在动物生理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25 ℃水温条件下,测定0%、0.50%、1.00%、2.00%和4.00%体重等不同摄食水平的锦鲫幼鱼在摄食前和摄食后的耗氧率.结果发现锦鲫幼鱼摄食后耗氧率显著增加(p<0.05),约在摄食后2 h达到峰值.0.50%、1.00%、2.00%和4.00%体重等4个摄食组的摄食代谢峰值(耗氧率)分别为(96.15±7.74)、(100.72±7.29)、(117.72±7.23)和(173.22±14.20)mg·kg-1·h-1,其中4.00%摄食水平组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SDA时间分别为(6.29±0.68)、(7.14±0.85)、(7.33±1.23)和(9.20±1.36)h,各摄食水平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DA总耗能分别为(1.42±0.18)、(1.58±0.20)、(2.63±0.60)和(5.33±0.76) kJ·kg-1,其中4.00%摄食水平组的SDA总耗能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SDA系数分别为(4.60±0.52)%、(2.54±0.34)%、(2.07±0.45)%和(2.17±0.30)%,0.50%摄食水平组的SDA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摄食水平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锦鲫幼鱼摄食后的功率曲线呈典型的"三角型",这与其经常摄食的生活习性和较低的营养等级地位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的摄食影响。60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儿宝颗粒1.75g/kg)、运脾颗粒高剂量组(4.20g/kg)、运脾颗粒中剂量组(2.10g/kg)、运脾颗粒低剂量组(1.05g/kg),每组10只,采用特制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厌食症大鼠模型,造模和给药期间监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结果:造模后大鼠体重和24h摄食量明显减少;给药后,运脾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和24h摄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P0.01)。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摄食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多疣壁虎摄食量和同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温度对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平均日摄食量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低于13℃时,动物不再进食,无粪尿排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平均日摄食量和温度成正相关,繁殖期和秋冬季动物平均日摄食量(Y(J/g.day))和温度(T(℃))之间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179.79+59.38T和Y=-396.94+31.10T。除30℃温度外,同一温度平均日摄食量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繁殖期和秋冬季,多疣壁虎均在23℃温度的同化效率最高,与30℃温度之间有显著的差异,23℃温度与其他温度,以及其他温度之间同化效率的差异不显著。秋冬季多疣壁虎各温度中的同化效率显著地高于繁殖期相应温度中的同化效率。不同季节粪尿能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鲇鱼幼鱼的胃排空率及其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肉食性鱼类摄食后胃内含物的变化情况并探究肉食性鱼类消化生理特征,以鲇鱼幼鱼为对象,在(25.0±0.5) ℃温度下采用实验鱼体重8%的泥鳅为饵料进行投喂,分别在摄食后0、1、3、6、12、18、24、36、48 h测定胃内含物湿重、干重并计算占其摄食量的百分比,随后分别采用线性、指数、平方根3种数学模型对胃内含物百分比的变化进行拟合并比较上述不同方法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摄入食物的湿重、干重均呈现随时间减少的趋势;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鲇鱼幼鱼的胃内含物百分比的变化(p<0.01).研究认为3个模型中平方根模型对湿重和干重百分比变化的拟合最佳,分别为Y 0.5=10.11-0.26t (r2=0.94,p<0.01) 和Y 0.5=10.27-0.24t (r2=0.87,p<0.01).  相似文献   

8.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与非冬眠期的产热活性及激素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冬季冬眠时和秋季非冬眠时的产热活性及其激素调节.达乌尔黄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冬眠时含量显著高于非冬眠时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质量浓度也有明显增加.表明达乌尔黄鼠下丘脑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和功能存在季节性变化,冬眠时该轴是激活的,这个轴的激活,有利于黄鼠冬眠觉醒中褐色脂肪组织(BAT)的产热.冬眠时达乌尔黄鼠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F)的质量分数、肾上腺皮质酮的质量分数和肾上腺质量明显比非冬眠季节的个体低.表明达乌尔黄鼠在冬眠过程中,下丘脑CRF-肾上腺轴受到抑制,从而解除了对BAT产热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2012年2月至7月对巢湖总有机碳(TOC)的春夏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TOC与环境因子(包括水温(WT)、透明度(SD)、溶解氧(DO)、pH值、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 a)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2月~7月间巢湖TOC的浓度呈逐月递增趋势,7月份达到最大值,浓度范围为37.27~60.98 mg/L.Perason相关分析显示(n=59):巢湖TOC与WT(r=0.617,p0.01)、pH值(r=0.589,p0.01)、TP(r=0.653,p0.01)、Chl a(r=0.659,p0.01)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SD(r=-0.462,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DO和TN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在冬季低温条件下(-15℃),奶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6月龄雄性SHR和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小动物高频超声检测仪通过二尖瓣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11.18±0.37)、(13.43±0.58);P0.01];E/A和E'/A'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E/A:(2.21±0.23)、(2.77±0.24);P0.01和E'/A':(0.56±0.13)、(1.46±0.11);P0.01];E/E'SHR显著高于Wistar大鼠[(30.17±1.78)、(21.15±1.44);P0.01];DT和IVRT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E/A、E'/A'呈显著正相关(r=0.828,P=0.003;r=0.720,P=0.019),与E/E'呈显著负相关(r=-0.845,P=0.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能分别进入以E/A、E'/A'和E/E'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显著相关,其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体重对养殖大黄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4个温度级、5个体重级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养殖大黄鱼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的代谢能(R)及排泄能(U)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R=107e0.0288T,U=38.6e0.0171(T15℃≤T≤30℃);大黄鱼代谢能和排泄能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R=228W-0.150,U=61.5W-0.199,均符合Y=aWb模式。温度和体重对代谢能(R)和排粪能(F)所占摄食能(C)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能(G)所占比例随着温度上升和体重增加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将南方鲇仔鱼进行4种投喂处理(分别在出膜后4、5、6、7天进行首次投喂)和一个完全饥饿处理,出膜后第8天结束实验并测量干重、体长、头长、肛后长和头宽,计算肥满度(在22±0.5℃水温下进行).结果显示,随着首次投喂时间的延迟,各处理组的干重、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以及肥满度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干重指标在出膜后6、7天首次投喂的2个处理组中表现为负增长;各投喂处理组的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分别由17.03±0.15mm、3.20±0.05mm、9.63±0.12mm、3.06±0.05mm减小到12.00±0.11mm、2.28±0.03mm,6.76±0.10mm、2.60±0.05mm,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均较摄食前水平有所增长;将仔鱼肥满度(R)与延迟投喂天数(d)的关系拟合为:R=0.046e-0.468d(n=15,r=0.788,P<0.001).实验结果表明,南方鲇仔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由饥饿所引起的体重的负增长不会导致发育的停滞;但随着首次摄食的延迟,使仔鱼的发育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呼吸反应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定,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评定优秀耐力运动员直立位运动负荷递增时心输出量和摄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优秀组SV呈递增趋势,由安静状态下(88.67±4.45)mL增至时(144.88±5.86)mL;CO由安静状态下(5.19±0.44)L增至时(29.58±2.48)L。超过80%运动强度时,优秀组的CO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锻炼组(P<0.05)。最后文章认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三组的CO均呈递增趋势,CO与之间的关系回归方程如下:优秀组:CO=4.08 5.17(r=0.86,P<0.001);锻炼组CO=5.51 5.75(r=0.81,P<0.001);对照组:CO=4.52 6.28(r=0.91,P<0.001)。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2.5±2.50)℃,盐度30~32,pH 7.8~8.3,光照1 000 lx的条件下,分别对切除眼柄和未切除眼柄的台湾海峡日本囊对虾亲虾(平均体长(19.2 ±0.95) cm,平均体质量(82.7±10.57) g)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性腺发育及能量转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切除眼柄)日本囊对虾的摄食量与摄食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未切除眼柄),夜间摄食强度分别为白天的1.39倍和1.28倍(p<0.01);促熟期间实验组亲虾摄食量保持上升之势,而对照组为上升与下降交替出现.2)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性腺指数(GSI)的增幅分别为504.07%和91.42%(p<0.01);性腺的干/湿质量比值(G_d/m)亦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亲虾的躯体能值(E_b)均略有下降,性腺能值(E_g)实验组增幅大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能值的角度来看,繁殖期间的亲虾表现为负生长;实验过程中,饵料转化效率(FCE)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17%和1.76%,饵料能量转化效率(ECE)分别为14.30%和2.37%,均为实验组大于对照组. 说明切除眼柄可以提高日本囊对虾亲虾的摄食量和摄食强度、促进性腺发育并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亲虾性腺发育期间的能量除主要由食物转化之外,还消耗了机体其它组织器官的储能.由此可以了解日本囊对虾亲虾繁殖期间的摄食规律、性腺发育情况和能量转化特点并为其养殖阶段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真刺唇角水蚤摄食率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成体在5个实验温度下(10℃,15℃,20℃,25℃和 30℃)个体摄食率(I)和相对摄食率(R)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雌、雄两性成体I的年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4.8~30.2和2.9一13.9μgC/cop·d;R 则分别为6.87~40.17和 3.02~33.33%DW/d。I和 R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而且都同时受到海区水温、实验温度(t,℃)和体重(DW,μg)的交互影响。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成体的摄食模型为I=0.540 t+0.070 DW-8.506(r=0.690,n=25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黑羽型番鸭不同生长期的能量代谢、饲料能量摄入及其同化率,结果表明:雏鸭的代谢本与体重呈强的线性负相关(鸭,r=-0.88,t=4.9>t_(0.01);鸭,r=-0.855,t=4.36>t_(0.01)),不同周龄雏鸭的摄食量、能量摄入、可代谢能量和生长能量的增长值与体重的增长情况基本一致,能量同化率除1周龄(42.66%)较低外,其余各周龄均保持在82.44~90.52%之间。  相似文献   

18.
运用SAS软件分析了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原种场的169只藏山羊成年不同个体(其中公羊77只,母羊92只)的产绒量(Y)与7个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以及最优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毛长、绒长、体长、胸围、管围与产绒量呈正相关,体重、体高与产绒量呈负相关,其中胸围与产绒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0.2985),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直接通径系数(4.3540)和间接效应值(5.5062)均最大,胸围的大小对藏山羊的产绒量具有极为重要影响,毛长对产绒量的直接效应值(-0.5290)最小.相关系数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的相关因子有:毛长和体重(r=-0.4184)、胸围和管围(r=0.4057)、体长和胸围(r=0.3645)、体高与胸围(r=0.3211)、体重和管围(r=-0.3048),相关系数较高差异显著(P<0.05)的相关因子有:绒长和体重(r=0.2762).藏山羊产绒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模型为:?=2.1920X2-2.4210X3-1.6110X4 5.0240X6-1.5800X7±29.7220.(X2-绒长,X3-体重,X4-体高,X6-胸围,X7-管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冬季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繁殖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于2017年12月中旬采集广西桂林地区福寿螺卵块,置于室温下进行孵化实验,记录孵化期间的气温以及孵化率,测量卵块长、宽、质量、卵粒总数和卵粒直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福寿螺单块卵粒数为48~608粒,均值(mean±SD)为214.14±10.45粒;卵粒直径为2.31~3.32 mm,均值(mean±SD)为2.69±0.018 mm;孵化率为0~93.94%,均值(mean±SD)为29.21%±3.12%。其中冬季(12月—次年2月)孵化的卵粒占所有孵化卵粒的82.18%,春季(3月)孵化的卵粒仅占17.82%,表明福寿螺冬季产的卵主要采取冬季孵化策略。福寿螺孵化率与卵粒总数(r=0.365,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卵粒直径(r=-0.248,P=0.013)呈显著负相关,卵粒数多少是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冬季孵化量与气温相关(r=0.607,P=0.002),春季孵化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在冬季和春季用CIDR FSH PG对158只无角道赛特羊、165只萨福克羊和39只波尔山羊分别实施超排处理。处理后结果表明:春季无角道赛特羊与萨福克羊间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波尔山羊采卵数(17.58±2.57枚)、可用胚数(15.15±3.56枚)极显著(P<0.01)高于无角道赛特羊与萨福克羊;在春季和冬季,无角道赛特羊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萨福克羊春季采卵数显著(P<0.05)高于冬季(分别为10.57±3.84枚,8.41±3.16枚);在春季2.5岁与1.5岁和2岁的无角道赛特羊超排处理后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显著(P<0.05),1.5岁和2岁无角道赛特羊超排处理后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体重的公羊在春季和冬季对萨福克羊超排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冬季无角道赛特羊体重≤69kg组与体重≥80kg组采卵数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5.46±3.27枚、12.50±5.62枚;可用胚数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2.81±2.01枚和6.00±3.15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