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的机动车排放研究对随着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变化研究较少的问题,选择轻型电喷汽油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动车尾气监测中心所测得的机动车尾气测试数据,研究了轻型电喷汽油车的排放情况随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变化关系,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轻型汽车主要排放污染物CO、HC的排放浓度与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对数关系模型。结论表明,轻型车的排放浓度随着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增加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从投入使用到使用年限达到3年或行驶里程达到9万km这一阶段,排放劣化较迅速,此后排放劣化的程度明显减缓。研究结论对于定量评价城市机动车排放总量以及制定相应的排放控制策略,可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轻型汽油车细颗粒物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轻型汽油车在南京市区道路上的细颗粒物排放特征,建立了车载测试系统.通过对比实际道路和底盘测功机测试结果探讨了机动车速度、加速度及行驶工况对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实际道路下,加速状态下的车辆颗粒物数量、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行驶状态;在低速情况下,核模态(Dp<50 nm)细颗粒物数量浓度较大,高速条件下积聚模态(50 nm<Dp<565 nm)的颗粒数量较多.底盘测功机试验的颗粒物平均数量浓度为车载试验下的1.62倍,但质量浓度仅为车载试验的0.18倍.粒径100 nm以下的细颗粒物数浓度占整个测试的绝大部分.高速及急加速下,车辆会产生更多细颗粒物.结果表明:实际道路轻型汽油车的细颗粒物排放特性可用该车载系统来描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行程动力学参数v·apos[95]和RPA(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对轻型汽油车在实际行驶排放试验(RDE,real driving emission)中排放特性的影响,采用OBS-ONE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 system)对3辆国Ⅵ轻型汽油车进行了平顺、正常和激烈3种驾驶行为的实际行驶排放试验,计算各路段的窗口行程动力学参数和法规规定的行程动力学参数,并与各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法规规定的行程动力学参数,窗口的行程动力学参数v·apos[95]和RPA与3辆车的CO、PN排放因子有更强的相关性,在市区、市郊和高速路段下的相关系数波动幅度分别下降25% ~44%、38% ~64% 和73% ~96%,且N O x排放因子只与窗口的RPA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结论是窗口的行程动力学参数v·apos[95]和RPA与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相关性更加明显,能更好地反映不同驾驶行为下各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原因、行车工况与废气产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尾气排放特点来判断车辆的其它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定量评价机动车在特定运行状况下排放状况的问题,采用轻型车在OEM-2100的基础上搭建了车载排放测试试验平台进行实际道路试验. 分析了机动车在不同运行工况模式下3种排放污染物的差异;分别分析了速度和加速度对机动车3种排放污染物质量排放率的影响,并获得了速度和加速度联合分布下3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加速工况下的排放值要明显高于其他工况,巡航次之,其次是怠速和减速;速度和加速度对车辆排放都有较大的影响,轻型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30~50 km·h-1范围内中速行驶,加速度小于等于0.5 m·s-2时,可达到最佳的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6.
葛卫华 《科技资讯》2014,12(20):114-114
空气毒物是指那些致癌和导致其他严重健康影响的污染物。本研究预测不同排放情景下空气毒物对健康的影响。选择的毒物有: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柴油颗粒物。设计了10个排放情景,包括2020年排放标准下的情景。结果显示,柴油颗粒物的致癌风险是其他主要毒物联合作用风险的4.2倍,且主要来自非道路源,占到57.9%。其他四种毒物的致癌风险主要来自生物源,占32.2%。除了柴油颗粒物,主要的道路致癌风险来自轻型汽油车所排放的毒物,主要为苯和1,3丁二烯。根据2020年的排放情景,柴油颗粒物造成的健康风险降低32.8%,其他四种毒物造成的风险降低19.4%。因此,降低柴油车颗粒物排放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采用更好的技术和更严的标准控制车用柴油机的排放,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柴油卡车实际道路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MTECH-DS车载排放分析仪对3辆柴油卡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获得了车辆的行驶工况、油耗及污染物排放数据,并分析得到工况、油耗与NO_x、NO和NO_2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试车辆NO_x排放与各行驶工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及油耗密切相关.速度对NO_x、NO、NO_2排放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速阶段,此阶段排放速率随速度的增加迅速升高,而NO_x排放因子在速度为40~60 km/h时达到最低;车辆行驶过程中当加速度大于-0.3 m/s~2时,NO_x、NO和NO_2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均随加速度的增加而升高,且随着速度段的提高,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当油耗速率在0.04~0.07 L/s时,NO_x、NO和NO_2排放速率随油耗增加基本不变,其排放因子则不断减小,说明合理控制油耗将有利于NO_x排放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模拟工况法(ASM)、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双怠速法等对北京市不同行驶里程的在用出租车尾气排放进行跟踪检测,通过考核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变化,进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车投入运行后,行驶里程在15万公里内,各种试验方法测得CO、HC、NO的排放量均保持极低水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后,3种方法均测得CO、HC和NO的排放浓度缓慢增加;行驶里程在25万公里后,CO、HC和NO的排放量明显大幅度增加,车辆排放恶化。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尾气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东莞市机动车数量日趋增多,机动车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根据各种类型汽油车尾气检测数据,对不同车牌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进而为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非道路用柴油机达到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中第四阶段排放限值的要求,按照稳态循环(NRSC)和瞬态循环(NRTC)规定的工况,对一台非道路用自然吸气柴油机进行测试研究。引入分担率的概念,分析NRSC试验时柴油机各工况下CO、NO_x、HC排放对整机排放的影响;研究NRTC试验时冷启动循环和热启动循环排放特性的差异和CO、NO_x、HC的瞬时排放曲线。结果表明:NRSC试验下,污染物在2 400 r/min下100%负荷时排放分担率均超过18%,是控制污染物的关键工况;NRTC试验下,相对于NRTC试验热启动循环,冷启动循环的颗粒物(PM)、CO比排放量分别为0.25 g/(kW·h)和3.36 g/(kW·h),高于热启动循环的0.23 g/(kW·h)和2.28 g/(kW·h),而NO_x+HC的比排放量为6.67 g/(kW·h),略低于热启动循环的6.88 g/(kW·h)。CO瞬时排放峰值基本对应转矩峰值、转矩谷值及转速峰值;NO_x瞬时排放峰值基本对应转矩峰值;HC的瞬时排放相对CO、NO_x变化更平稳。该研究可为降低非道路用柴油机稳态和瞬态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SEMTECH-DS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6辆典型低速汽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获得测试车辆逐秒速度,CO2,CO,NOx和碳氢化合物(HC)等气态污染物排放数据.基于测试数据,对工况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联进行解析,计算并分析了4种污染物的排放因子.结果显示,低速汽车CO2,CO,NOx和HC 4种污染物排放因子总体上随速度增加而下降,随加速度增加而升高;不同行驶下的排放速率:加速>匀速>减速>怠速;各污染物排放速率与比功率(VSP)呈现很好的相关规律.测试低速汽车CO2,CO,NOx和HC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10.1,1.66,1.78和0.49g/km-1,其中CO与国II轻型柴油车排放限值相当,NOx和HC与国I轻型柴油车排放限值相当.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汽车污染物基准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准确确定汽车排放对公路隧道的污染状况,分析了汽车污染物排放特性,建立了基于CVS采样和“碳平衡法”的汽油车CO排放量计算模型、基于发动机燃烧理论分析的柴油机烟雾排放量计算模型。通过PIMA-Ⅲ模拟汽车运行工况的台架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研究了汽油车CO和柴油机烟雾排放的速度特性;进行了CW150发动机台架模拟隧道污染环境试验,分析了发动机进气受到污染后对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机进气CO浓度每增加O.01%,废气排放中CO排放量增加11%;柴油机进气中CO含量达到0.02%时,烟雾排放量平均增加15%~20%。  相似文献   

13.
轻型汽车排放实时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NACON轻型汽车排放测控系统增加了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功能,论述了改进后系统连续取样方式、硬件配置,以及以Laboview语言为工具,以虚拟仪表技术为基础的软件系统,通过对ANACON轻型汽车排放测控系统的二镒开发,使该系统具有实时分析汽车在各试验工况下污染物排放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排放污染物是发动机混合气燃烧反应的产物 ,由于汽油机工况和反应的复杂性 ,各排放污染物成分间的关系呈非线性 ,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文章用灰色理论计算出一般工况下汽车排放污染物各成分浓度与 CO浓度间的灰色关联度 ,并对计算结果作了相应的分析 ,为综合分析汽车排放污染物各成分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甲醇燃料汽车的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轿车燃烧工业甲醇后的常规和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特性.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汽油和工业甲醇燃料的非常规污染物排放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轿车的常规污染物CO,THC(总碳氢化合物)和NOx排放低于汽油轿车;非常规排放污染物中,甲醇汽车的醛酮尾气排放高于汽油轿车,其甲醛的排放量约是汽油车的6倍,而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总量只有汽油车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量化驾驶行为多维度特性及对应路段排放特征,基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采集了实时排放数据及对应微观驾驶行为数据,分析了驾驶行为及轻型汽油车排放之间的关联关系.将驾驶片段划分为生态驾驶和非生态驾驶2种类别,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基于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的5种生态驾驶行为辨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道...  相似文献   

17.
MMT对欧-Ⅲ汽油车尾气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6部汽油车分2组分别燃用辛烷值一致的含MMT 0.0131g/L和不含MMT(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羟基锰)的两种汽油进行4万km的行车试验,采用ECE+EUDC工况法 整车排放测试系统对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HC(碳氢化合物)、CO和NOx进行了台架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含MMT 燃油的车辆HC 平均排放值提高20%,CO平均排放值提高12.5%,NOx降低17%;三种主要污染物仍符合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1)以汽油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汽油车超低排放净化技术方面,围绕国4以上排放标准的技术需求,开发高耐热性汽油车密耦催化剂,使催化剂能够低温快速起燃,明显改善催化性能,达到削减冷启动排放的目的;开发宽空燃比窗口的三效催化净化技术,明显提高催化剂储放氧的能力与速度;集成汽油机密耦催化剂、宽空燃比窗口的三效催化剂与其他污染物净化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实现5~8个车型配套,实现5辆以上汽油车的示范运行。技术指标:1汽油车排放净化效果满足国4以上排放标准;2净化器寿命达到12~16万km;3实现5~8个车型配套;4建成年产300万套生产能力的净化器生产线;5实现5辆以上汽油车的示范运行;(2)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技术成果包括:根据汽油车污染物冷启动排放特点,借助耐高温储氧材料与高温氧化铝载体,开发了高活性、耐高温的HC起燃催化剂。从优化综合性能和降低成本出发,重点研究全Pd催化剂,以铈锆储氧材料改性氧化铝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堇青石陶瓷载体上原位制备了Pd/Ce O2-Zr O2/Al2O3催化剂。所研制的整体式低温HC催化剂,新鲜和硫老化样对C3H8/C3H6的T50分别达到210°C和314°C,能够满足国4排放标准对催化剂的需求。(3)根据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特点,开发了宽空燃比三效催化剂。以过渡金属Mn、Fe、Co、Ni和Cu掺杂铈锆样品作为研究体系,以动态储放氧性能、动态空燃比窗口特性,水煤气变换及水蒸汽重整反应活性评价作为研究手段,研究了引入第三组元后对样品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同一辆汽车上使用相同的汽油,在轻型车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了欧洲、美国、日本标准规定的排放试验。使用FTIR、HPLC、GC-MS多种方法联合测量了轻型汽车尾气中甲醇、甲醛、乙醛、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1,3-丁二烯和异丁烯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试验结果说明,整个循环工况的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催化剂尚未完全起燃的冷起动前的100,s。同一车辆在不同循环工况的各种污染物平均排放水平存在差异,最大变化量不超过2倍。CO、HC、CO_2、CH_4常规污染物和醇醛酮类、芳香烃类、烯烃类非常规污染物的平均排放水平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日本JC08欧洲NEDC美国FTP75,而NO_x排放呈现出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忽视环境效益的不足,研究考虑排放因素的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根据城市道路机动车行驶过程,考虑不同行驶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特点,分别建立了城市道路污染物和标准污染物排放模型;分析了交通信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选取面向排放因素的性能指标,并采用相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考虑排放的交通信号的配时模型;利用基于黄金分割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配时模型进行求解;在不同交通状态下,采用3种算法对实例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求解精度高,且提出的模型在降低排放、提高路口通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