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适应新形势下国家与社会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机械设计课程教改为研究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机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具体是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这四个方面探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特点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改革设计内容与形式,并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提高设计的新颖性和可视性,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杜鹃  王国勇 《科技信息》2011,(14):I0100-I010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工程设计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训练。针对我校软件学院培养软件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教学需要,利用机械设计学科和软件设计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指导过程和设计成果与答辩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本文为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和方法,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数控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够用""实用"特点,培养既懂技术又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结合实践,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叶友东  李文荣 《科技信息》2009,(28):I0041-I0041
为了进一步推进机械类专业设计性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行融合改革。将创新设计思想融入课程设计,以机械产品的系统设计为目标来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并辅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使设计内容和设计手段与工程实际贴合更紧,以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蒋克荣  许泽银  姜海 《科技信息》2009,(15):152-152
为了适应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够用""实用"特点,培养既懂技术又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结合实践,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校单独设置《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所存在的关联性不强,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需要相差较远,学生对机械综合设计缺乏系统了解与掌握等问题,在分析机械类学科竞赛内涵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促进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思路,力求实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上的相互连贯以及教学组织上的纵向贯通,让学生全面体会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阶段,使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培养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实干型应用工程人才为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专业课程《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从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开展《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课程练习与工程项目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初步探讨了新工科代表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具有专业工程素养的高等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以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三个支撑"为依托,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综合性、工程性、设计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精神,将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机电液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该文以大连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结合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目标,针对机电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每组实施以"小发明、小创意"为主线的自主选题模式,建立了"小组互评+教师评定+作品答辩"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设计质量大幅提升,为后续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并从理论教学、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契机,分析当前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经济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新思路,提出新时期课程教学思路,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开阔国际视野,以期为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践化教学主要是融合化工实验、化工实习、化工设计于理论教学之中,并在此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在模块授课过程中,以大赛优秀作品为案例进行"理论—讨论—案例"或者"案例—理论—案例"教学设计,达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目的、选题原则、设计任务、实施方式、设计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大学阶段几年来学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对学生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及工程设计素养等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工程软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过程,提高学生机械设计与分析能力,联合应用Solidworks、ADAMS和Ansys等工程软件实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100 kN六连杆机械压力机的设计。首先,进行压力机机构的尺寸参数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压力机机构的结构设计;其次,将压力机机构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和力学仿真,据此设计压力机的驱动电动机、二级减速传动和机座;最后,利用Ansys软件对压力机的机座和曲轴等重要零件进行有限元仿真,校核零件强度,以满足压力机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课程中学生设计过程固定化和陈旧化,结合新工科建设以及现代工程快速发展的新需求,提出将现代化设计技术融入课程设计中。该文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和现代化设计技术融入方案,并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该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的兴趣,提高其对现代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培养其现代化设计思想,并且对今后的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杰 《科技资讯》2007,(14):11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主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在这一实践环节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机械设计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王颉平 《科技资讯》2014,12(25):180-180
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之一。不仅可以使教学的质量得到完善,又可以增加学生在教学中的理解分析以及对提高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我国现在的机械设计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想法以及措施。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与实践应该加强;对改革设计内容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郭燕  赵海峰 《科技资讯》2013,(32):171-17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面向诸多工科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实践、创新的特点,对原有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优化,改革,着重将课程教学与创新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有机整合,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中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建立一个巩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十分必要与迫切的工作。建设一个依托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育基地,在这个平台上,校企双方全面合作、共同努力,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流程、指定指导教师、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性与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为大学培养能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合格毕业生,同时企业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物色到合适人选,从而真正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