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和康宁木霉将玉米秸秆转化为可发酵糖,皮状丝孢酵母利用可发酵糖生产微生物油脂。采用正交试验,分别通过检测发酵物中还原糖含量和油脂产量,确定微生物油脂生产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纤维素酶和康宁木霉处理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15%,康宁木霉接种量为10%,处理温度为26℃,处理时间为6 d的条件下,可获得还原糖含量为4.852 g/L的玉米秸秆降解物。利用皮状丝孢和酵母发酵玉米秸秆降解物生产微生物油脂,在皮状丝孢酵母接种量为9%,培养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7 d的条件下,每100 g发酵产物中,可获得微生物油脂3.321 g。  相似文献   

2.
果米双菌共酵制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大米为原料,探讨快速生产苹果醋的工艺.酒精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质量比为l∶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Bx,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25.5℃培养,酵母发酵最佳周期为100 h,可生产出酒精度为8.0%的酒精液.醋酸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发酵初始酒精度为5.5%,接种量为7%(先接醋酸菌DT-2 4.2%,后接AD1为2.8%),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20 r/min,初始pH 5.5,发酵时间为6 d,苹果醋发酵过程中理想的加糖方式为分次加糖,产品质量和口感最佳.采用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更为广泛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醋的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3.
完成了以芭蕉、菠萝和糯米为原料的多菌共酵食醋酿造工艺实验。糯米、芭蕉和菠萝的百分比为20%、40%、40%。所用微生物有:苏州甜酒药,贵州根霉曲,红曲(D2-1),酿酒酵母椭园形变种(AS2.607),异常汉逊酵母(AS2.300),弱氧化醋酸单孢菌(AS1.186)和一株自己分离的醋酸菌。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超声辅助酶水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超声波技术研究了外加超声场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酶水解过程.结果表明:超声波可有效地提高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减少酶用量.在超声频率20 kHz、功率30 W、作用时间10 min的超声场下,纤维素酶的最适滤纸酶活用量为20IU/g,最适水解温度为50℃,最适pH为4.8,其48 h酶解得率达到27.3%,比未加超声波时酶解得率提高了48.3%.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段线性连续函数各参量的微生物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状态变量及其变化速率的充分光滑性以及辨识参量的分段线性等特征,应用比较原理证明此类非线性动力系统及子动力系统解对应的线性变分系统的基本矩阵解的有界性.提出没有平衡点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解关于初始点及一列解点上扰动后的强稳定性定义.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一簇非线性动力系统NLDS(u(g,t))的强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秸秆微生物降解及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提高微生物降解秸秆的产糖率及利用秸秆降解物发酵生产乙醇的产率.方法 利用单一微生物纯培养和多种微生物混合培养降解秸秆产生可发酵糖,并对秸秆降解物采用非等温同时糖化发酵法(nonisothermal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NSSF)和同步糖化发酵法(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进行发酵生产乙醇.结果 采用黑由霉和康宁木霉混合培养降解秸秆时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5种降解形式,CMC糖化力(CM-CA)可达到3676U,滤纸糖化力(FPA)可达到680U;采用NSSF法发酵的乙醇产率显著高于采用SSF法发酵的乙醇产率,其最高可达到0.14 g/gDS.结论 采用黑曲霉和康宁木霉混合培养降解秸秆,并采用NSSF法进行发酵生产乙醇,与直接用酶降解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产率相当,但是成本低于采用商品化的酶.  相似文献   

7.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微生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玉米秸杆经固液结合法发酵制成蛋白含量较高的微生物饲料的整个工艺流程及其发酵条件的确立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农作物副产品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纤维素性能优良的绿色木霉(13001)及高产蛋白质的产朊假丝酵母(1769)为发酵生产菌株共同处理,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单细胞蛋白产品。探讨了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绿色木霉接种工艺、纤维素降解工艺、不同氮源对玉米秸秆发酵糖化的影响,以及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粉碎后加入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接种6%绿色木霉(13001)产酶效率最高、添加15%纤维素酶曲水解24h纤维素水解最完全、加入氯化铵作为氮源发酵糖化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入3倍水,温度控制在29~31℃,起始pH控制在5.5左右,发酵时间48h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针对近些年来利用农作物秸秆制砖的方法研究进行综述,并给出未来几年玉米秸秆砖在我国发展的新目标。秸秆砖制品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保温隔热性能好、防火不燃烧等特点,为推行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秀云  孙彬 《科技信息》2010,(12):375-376
以酸化、碱化以后再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接种木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混合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在优化条件下,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31.82%,较原料提高49.69%,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达56.88%,产品纤维素酶活达105U/g。  相似文献   

11.
在微型振动反应釜内,在铁基催化剂存在下,考察了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胜利褐煤和玉米秸秆共液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液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玉米秸秆和胜利褐煤共液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秸秆和褐煤共液化存在正协同效应,协同效应随着秸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当反应温度为375℃、初始氢压为4MPa、反应时间为0.5h和秸秆质量分数为90%时,油产率高出对应的加权平均值5.87%;反应温度的变化对不同液化产物的协同效应影响不同,低温时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沥青质的生成,高温时则体现在促进油的生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液化产物得出秸秆裂解的自由基能促进褐煤中大分子芳香结构裂解,但在促进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供氢反应;共液化过程中协同效应部分体现在前沥青烯中酚类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诺卡氏菌降解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纤维素诺卡氏菌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固氮生长,利用它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诺卡氏菌可利用CF-11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同时对玉米秸秆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对玉米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经10天固体培养,纤维素诺卡氏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率达到54.78%,高于对照菌青霉的降解率,而对玉米芯的降解率为17.55%。  相似文献   

13.
采用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和风味蛋白酶共同发酵酶解大豆蛋白,研究发酵酶解液的风味变化情况.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酶解过程,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蛋白粉用量52.5g/L,液体发酵培养基pH5.0,接种孢子量2.0×109L-1,于28℃、200r/min的摇床中发酵60h;调节发酵液pH为7.0,加酶量28000U/g,于55℃酶解8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发酵酶解液的风味值为25,具有特殊的酶解味,风味浓郁,无臭味,三氯乙酸溶解指数(SN.TCA指数)可达到8.70%.  相似文献   

14.
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理化及生物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处理结合纤维素酶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基质,在不添加碳源时,刺孢小克银汉霉的油脂合成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单一的理化及生物预处理方法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油脂合成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高效糖化菌株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菌株可以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原料制燃料乙醇的产率.研究采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并结合滤纸条培养基进行初筛,以玉米秸秆粉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复筛,筛选到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高产菌Z-7真菌.采用摇床液体发酵试验并测定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以确定Z-7真菌的最优产酶条件.结果表明,250 mL三角瓶的最佳装瓶量为50 mL,接种量为3%,pH值为5.5,摇床培养温度38℃,最佳产酶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该菌产CMC-Na酶活达到100 u/mL,半纤维素酶活达到126.6 u/mL.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脲包法富集微生物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和γ -亚麻酸 ) .结果表明 :当混合脂肪酸∶尿素∶甲醇为 1∶3∶7.88时 ,富集效果最佳 ,微生物油脂中亚油酸和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9.88%增加到 44 .79% ,其中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2 .0 3%增加至 19.79% ,富集了将近 10倍  相似文献   

17.
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 《科技信息》2007,(5):13-13
对微生物降解秸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对秸秆的预处理、菌剂的选择、助解剂的作用以及一些影响因素的介绍,并对秸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微波辅助硫酸、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糖得率的影响,并对温度、酸碱添加量、预处理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微波-硫酸预处理时,温度190℃,硫酸质量浓度为10 g/L,预处理时间3 min,液固比20(硫酸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44.6%和30.3%;微波-氢氧化钠预处理时,温度130℃,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5 g/L,预处理时间7 min,液固比30(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1.5%和80.0%。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在预处理过程中会生成酵母抑制物,不利于发酵产乙醇。本文考察了七种模型抑制物对酵母菌发酵乙醇的影响,并对预处理玉米秸秆(PCS)进行了脱毒试验,研究了酶解与同步糖化发酵过程。得到,对酿酒酵母FE-B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苯系化合物>呋喃衍生物>弱酸类;水洗至中性后挤压PCS的酶解和发酵效果均好于未处理和挤压处理PCS,在固含量为30%的酶解与发酵体系中,72 h葡萄糖浓度为12.23%,发酵24 h乙醇浓度达到5.82 w%。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青贮剂在玉米秸秆黄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黄贮过程中接种乳酸菌可以迅速降低原料的pH值,有效抑制腐败菌生长;添加纤维素酶,可以使秸秆的纤维含量由原来的35.3%降低到25.3%,并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使用酵母菌,可使粗蛋白含量提高10%.所以,微生物青贮剂的使用,能有效改善黄贮秸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