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体育史略唐仁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闽浙赣”、“闽浙赣皖”根据地,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领导赣东北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它经历了由弋横而信江、而赣东北、而闽浙赣的历史发展过程,最后扩大到闽浙...  相似文献   

2.
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同志长期从事政府工作。他先后担任了信江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赣东北省苏政府主席和闽浙赣省苏政府主席等职,在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还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在这期间,方志敏同志非常重视并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经  相似文献   

3.
方志敏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使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经济、政权和军事建设上都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其它根据地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是他创造性地采取了六大举措,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在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有效调动群众的革命激情,深入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4.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一九二七年八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知识分子,率领赣东北广大党员、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经过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创建的。这里仅就方志敏同志,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在方志敏邵式平等同志领导下,积极开展土地革命与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模范苏维埃”。根据地土地税收具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根据地的建设、存在与发展。赣东北根据地土地税收开始于1928年12月,它与井冈山根据地土地税法同时形成,是我党革命史上出现的最早土地税收之一。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是江西第一个地方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的革命家;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最早举起共产党的旗帜、举起武装起义的旗帜、举起土地革命旗帜的领导人之一;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我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领导闽浙赣苏区最早实行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最早实行对外贸易,最早发行红色股票;红十军的主要创始人;十分重视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公园;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和爱国篇章,铸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又一座丰碑,是最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共产党员之一;他的清贫精神和清贫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7.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位于闽、浙、皖、赣四省边界。苏维埃区域和游击区有50余县,人口达100余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苏区坚强有力的右翼。1930年1月,毛泽东把这块根据地称之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与“朱德、毛泽东式”相并称。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称颂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全国苏维埃运动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血战东南半壁红”的武装割据斗争中,  相似文献   

8.
弋横暴动后,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经过艰苦的斗争,到一九三○年初,扩展为纵横数百里,人口约一百万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赣东北兵工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对赣东北兵工厂的情况,历来论述很少,并且语焉不详。下面,根据我们所接触到的史料和采访记录,对兵工厂作个粗略的阐述。弋横暴动胜利后不久,赣东北出现了一支二十余人①,三十余支枪②的革命武装,到一九三○年七月,赣东北红军发展到三万余人③,各县还有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地方武装装备很差,除拥有极少的步枪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党内交通为基础组建起赤色邮政,先后经历了萌发、初建与被迫停办、恢复与重建、再次停办与撤销等历史阶段。这一波浪式演进的发展路径与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走向基本同步,反映出党领导苏区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即便如此,各级邮政部门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哪里需要便在哪里建立通信联系,通过增设局所、开辟邮路、拓展业务、发行邮票等举措,逐步建立起上下衔接、集中管理的邮政运行体系,不仅为党政军的通信畅通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有力维护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通信权益,为巩固与发展革命政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闽浙赣省邮政管理局成立后,实现了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邮政运行模式,促进了邮政工作的大发展。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邮政工作实践及其成效是“忠诚于党、便利于民”办邮理念的集中体现,凸显出政治性、公共性与人民性的特点,反映了党对邮政工作的正确领导以及苏区邮工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教育每况愈下,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党制定的苏区教育方针和广大人民群众按照这一方针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比较早,那时,如何兴办苏区教育尚无可资借鉴的范例。赣东北党和政府根据斗争的需要和苏区实际,自行制定了一整套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较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表现出可贵的革命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人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这一革命斗争产物的苏区文学也具有新民主主义文学的性质,即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当时,党的总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赣东北苏区文学服从于这一总任务,正如方志敏所指出的,它坚持“为工农大众和革命战争服务的方向”,为群众所创造,又服务于群众,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前中共江西省委第二书记、江西省省长、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邵式平同志(1899——1965)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的一生和教育事业十分密切,并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九二五年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大革命时期,他一面从事党的工作,一面还创办了“国语专修馆”,并兼任了江西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土地革命时期,他身任赣东北军委主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校发展趋势的要求,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校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为地方做出贡献,努力把我校办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师专,我校于一九八四年三月成立了“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室”、“中学教材教法研究室”、“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研究室”、“赣东北方言研究室”、“赣东北历代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黄道的同学、学生、同事等人的回忆和介绍,记述了黄道同志的革命活动。领导成立的"改造社"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成立的革命团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192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北京学生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26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于3月18日领导北京学生举行示威请愿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道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他领导和发动了1927年农历弋阳、横峰年关暴动,创建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1931年转入闽北,领导闽赣革命游击战争;1938年黄道调来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15.
婺源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婺源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书乡”之称,“茶乡”之誉,婺源生态旅游开发有几点对策:1.以“文化”和“生态”为主题,开发完善景点布局;2.重“特色”和“精品”之建设,突显婺源旅游风格;3.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丰富提升景点内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影响井冈山根据地军事斗争的因素如作战地理环境、武器装备条件、战术需要、后勤保障等的分析,井冈山根据地领导人从军事体能、军事技能、战术训练、军事体育表演、实战演习等方面对广大指战员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事体育在后来的革命中得到很好的延续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乎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时建立的我党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对东固革命根据地了解的人并不多.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的诸多事情更是鲜为人知.本文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以期为世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他强调土地革命是目前革命的主要内容;先试点,再铺开,稳步推进土地革命工作;颁布土地法令和颁发土地使用证,为土地革命提供依据;尊重农民意愿,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土地革命思想和实践的开创者。邓小平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革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其自身也成为邓小平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邓小平理论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袁文才、王佐两位英雄的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两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贡献。即在大革命时期,袁、王二人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党群基础,其次是以宽阔的胸襟迎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再次是配合工农革命军反击敌军,保卫边界政权,发展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方志敏创作的剧本《年关斗争》(载《方志敏文集》)取材于1929年的贵溪周坊农民暴动。作者把暴动农民严惩恶霸水蛇仔四兄弟和三仔仂,取得了胜利这一史实典型化,又以当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为要一举扑灭这一小块革命根据地”而“组织联合‘围剿’”以配合国民党正规部队的军事行动为背景,创作了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四幕口语体话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