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旋光仪用来检测物质的旋光性,计算出该溶液浓度.阿贝折射仪经常用来测溶液折射率,对溶液浓度的测量比较少.本文根据同一种溶液浓度不变,建立了旋光度和折射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实验测定了蔗糖溶液,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了旋光性和折射率的实验模型.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相符合.这种研究结果,对具有旋光性物质研究具...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搭建的旋光仪分别测量了不同波长的入射单色光对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旋光度的影响,分析了蔗糖溶液旋光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并对蔗糖溶液的左旋、右旋特性进行判断。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有助于对旋光效应产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内容起到丰富和拓展作用。该装置也适用于对液体、固体等旋光介质旋光效应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电阻式气敏元件的高精度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恒电流源,使传感元件电阻与电压变化呈线性关系,以提高气敏元件阻值随
气体浓度变化的准确度。恒电流源包括基准稳压电源、电流负反馈电路、稳压二极管和待测气敏元件。经过参数整定,其测电阻范围可达0~1 000 kΩ,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027 2%。利用SnO2传感器检测浓度为0~2 05357 mg/m3的乙醇气体,测量出传感器电阻随浓度增加呈e指数下降趋势,系统最大测量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孔集氡室累积测氡析出率其氡的等效衰变常量近似不变的原理,建立一种铀尾矿库表面氡析出率多点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将集氡室扣在待测介质表面上,经一定时间再将集氡室与氡析出率测量仪相连,实现取样氡浓度计算得到待测介质表面氡析出率.结果表明,快速测量氡析出率的方法其测量值与南华大学氡析出率标准装置的参考值误差较小,运用多点快速测量氡析出率的方法能够满足广区域的尾矿库表面氡析出率分布规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概念目前,在分析化学学科,定量计算测定结果往往采用工作曲线法。其原理是以被测物的量与各种仪器的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为依据。一般将可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等)作为自变量用横坐标x表示;把某种特征性质也即响应值(如频率信号、光信号、电流、电压信号等)作为因变量以纵坐标y表示,将测量的多对变量数据(x,y)标在相应的坐标纸上,则各点可连成工作曲线。因实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温度的测量是一个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常规的测量方法是利用热敏元件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通过测量电量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的变化。当待测点和信息处理点距离较远时,这种测量方法就不适用了。这是因为电压或电流经过导线传输时产生的损耗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本文对温度的测量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为高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的变化,通过测  相似文献   

7.
光热反射技术测量材料热扩散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调制光热反射(MPR)技术测量固体材料热扩散率的新方法.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已知热扩散率材料幅频特性的差异,得到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率.理论分析表明,在利用MPR频响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时,该方法无需测量泵浦和探测光斑半径的大小,可有效地避免泵浦和探测光斑半径的测量误差对热扩散率测量的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开展物理化学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蔗糖转化实验,探索设计左旋糖酐(果糖)的合成实验研究.利用旋光仪测旋光度的方法监测溶液中蔗糖的浓度变化情况,从而测得其转化率及动力学规律.根据果糖和葡萄糖的钙离子络合物的性质差异实现纯化和有效分离、洗涤、干燥,获得要求的产品,并引入薄层色谱实现快速检测.建立起一项完整的实验教学项目,有效促进探究型实验教学发展,同时完善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进一步有效落实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了同时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复介电常数,设计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可工作于S和C波段的双频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在2.45和5.85 GHz附近可同时测量待测物的复介电常数。该测试系统的传感器包含2个按对角线级联的正方形谐振腔、2条测试缝隙以及一段微带馈电耦合结构。2条缝隙的工作波段相互独立,待测物接触传感器表面的2条缝隙影响系统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反演获得待测物复介电常数。仿真数据作为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样本,验证阶段,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与水混合溶液检验传感器准确性,与理论值相比,在2.45 GHz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测试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98%和1.28%,5.85 GHz时分别为2.15%和2.68%,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双频测量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减少实验误差,在PASCO转动实验装置中运用落体法对质点转动惯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下落加速度a应取v-t图像的斜率,并非a-t图像的截距;对同一转动系统,通过2次改变悬挂物的质量m下落来消除阻力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减少2次下落时阻力矩的误差,悬挂物的质量差Δm越小,实验结果越精确,相对误差最小值达到0.54%.  相似文献   

11.
从Maxwel方程出发,利用相干光迭加原理,导出入射光在从透明衬底面入射时,磁性薄膜MnBiRE-SiO光学系统极向Ker角及其增强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透明介质层对MnBiRE薄膜光学系统θk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Maxwel方程出发,利用相干光迭加原理,导出入射光在从透明衬底面入射时,磁性薄膜MnBiRE-SiO光学系统极向Ker角及其增强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透明介质层对MnBiRE薄膜光学系统θk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旋光仪实验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用实验室常用的目测圆盘旋光仪的刻度盘,直接判断未知溶液左旋右旋有一定难度,该文提出了减小浓度法和液体长度(样品管长度)变化法(进一步判断溶液左旋右旋的方法),讨论了对旋光仪的零位误差修正方法,证明了采用半阴法测量旋光度时选用标准现象的灵敏度,解释了旋光现象中可能产生的变旋现象的原理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锰铋稀土 (Mn Bi RE)薄膜具有较大的磁光克尔转角 θk,因而作为良好的磁光信息存储材料 .用真空蒸镀方法制备了 Mn Bi RE (RE=Ce、 Pr、 Nd、 Sm)薄膜 ,考察了温度变化对其矫顽力、磁光克尔转角等性能的影响 .通过信息的写入 ,分析了这些样品的读写特性并与四层结构 Tb Fe Co样品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渐进网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拓扑简化可以为渐进网格带来更好的效果,但目前几乎所有的渐进网格方法都不支持拓扑简化,而且edge collapse和vertex split操作有时会产生非流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渐进网格法.以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操作实现了渐进网格,用图形旋转系统的操作集合构建了edge collapse和vertex split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新操作即可进行任意拓扑变化,从而实现拓扑简化,  相似文献   

16.
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环向转动的马赫数为常数的情况下,对于一定的等离子体压强和电流分布,平衡方程可以化为Grad-Shafranov-Helmholtz方程的形式,其中a1、a2与α的值与没有环向转动的情形均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它可以形成单磁轴的传统嵌套磁面位形,也可以形成多磁轴的电流反向平衡位形.  相似文献   

17.
在原旋光仪的基础上,提出用法拉第磁光效应测量溶液质量浓度的方法.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让光矢量自动旋转到消光位置,将机械转动转角量转变为电学量进行测量,降低了由机械转动所带来的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对Verdet常数进行校准的测量,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进行反馈学习,得出更精确的电学量与溶液质量浓度的比例关系,使误差降到最低.实现了对溶液质量浓度的静态测量,有成本低,测量简单,噪声小,寿命长,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液晶的磁旋光特性,利用矩阵方法分析研究了液晶的旋光效应,导出了液晶旋光的矩阵表示.通过测量磁场作用下向列型液晶的旋光角及透射比,研究了液晶的磁旋光特性.详细分析了磁场对液晶分子轴旋转和透射比的影响,做出了液晶分子轴旋转角和透射比与磁场强度关系的曲线.通过改变磁场方向进行实验测试.发现液晶的旋光方向与垂直入射液晶盒的磁场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教材中通常用分析法或矢量表示法解决简谐振动以及简谐波的相关问题.通过引入简谐振动的旋转速度矢量和旋转加速度矢量求解简谐振动的初相问题,比用分析法求解更直观、快捷.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扩展我们的理论成果 ,现选取手性旋光的 4 -取代 [2 .2 ]二聚二甲苯类化合物 {其 CA命名为 5 -取代三环 [8.2 .2 .2 4 ,7]十六碳 - 4 ,6 ,10 ,12 ,13,15 -六烯 }作为螺旋结构与旋光方向研究的第六个序列 .通过构象分析和依据螺旋判定规则 ,指定了模型分子的旋光方向 ,然后从文献中找出了 2 1个这类衍生物和它们的旋光值 .比较结果显示 ,R-构型 4 -取代 [2 .2 ]二聚二甲苯类衍生物净值螺旋性为负 ,所显示的旋光方向也为负 ;同理 ,S-构型类净值螺旋性为正 ,所显示的旋光方向也为正 ,从而验证了螺旋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