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热载体再生(烧碳)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裂化催化剂对比,热载体的再生动力学有三个特点:(1)动力学仍可用一级反应(对碳)模型处理,但在含碳量较高时,用表面反应模型拟合得更好;(2)经水热老化处理的热载体的再生速度比新鲜热载体快;(3)再生反应活化能较低.  相似文献   

3.
4.
提出了在外加水蒸汽时测定裂化催化剂烧碳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并建立了实验装置。烧焦实验采用空气脉冲烧焦实验法,热导检测器前设有色谱柱分离反应尾气中的O_2和CO_2,从而排除了O_2对CO_2浓度测定的影响。在水蒸汽分压为0.038MPa、反应温度为630~750℃的条件下测得了两种催化裂化剂再生时烧碳反应动力学,并与无外加水蒸汽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业再生条件下水蒸汽对烧碳反应动力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在外加水蒸汽时测定裂化催化剂烧碳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并建立了实验装置。烧焦实验采用空气脉冲烧焦实验法,热导检测器前设有色谱柱分离反应尾气中的O2和CO2,从而排除了O2对CO2浓度测定的影响。在水蒸汽分压为0.038MPa、反应温度为630 ̄750℃的条件下测得了两种催化裂化剂再生时烧碳反应动力学,并与无外加水蒸汽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业再生条件下水蒸汽对烧碳反应动力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分子筛催化剂的烧炭再生实验 ,用电导法计算机在线测量数据 在46 6°C~ 80 0°C温度范围内、氧含量为 4%~ 2 0 %、并排除内扩散影响后 ,测定了含碳量为 1 2 % (g/ gcat)的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参数 ,回归出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模型 ;讨论了温度升高时再生过程的不同控制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分子筛催化剂的烧炭再生实验,用电导法计算机在线测量数据,在466度-800度温度范围内,氧含量为4%-20%,并排除内扩散影响后,测定了含碳量为1.2%(g/gcat)的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参数,回归出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模型,讨论了温度升高时再生过程的不同控制阶段。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计算催化裂化高效再生器催化剂内循环速率的两种方法:烧焦罐底部热平衡法和稀相管压力降法.对实际工业装置标定数据进行计算表明.用热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催化剂循环比值(催化剂内循环速率与两器循环速率之比.)在10以上,不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是由于烧焦罐内存在轴向返混。实测的烧焦罐底部温度高于待生剂、再生剂和主风的混合温度.因此,推荐采用稀相管压力降法计算催化剂内循环速率.该法计算简单,结果可靠.还考察了催化剂循环比对烧焦罐再生效果的影响,提高循环比可以提高再生温度,但降低了催化剂混合时平均碳含量.总的再生效果有一最优循环比,在所考察的工业条件下为1.0~1.5.  相似文献   

9.
微球裂化催化剂的再生(烧碳)反应可用简单反应和串连反应两种模型描述。本文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内在联系,讨论了简单反应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引入的误差。对CRC-1催化剂的再生反应,低于700℃时,使用简单反应模型误差较小(与串连反应模型结果较好地吻合);高于700℃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快速床空隙率分布模型在高效再生器烧焦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工业数据验证,快速床空隙率轴向分布四参数模型可以用于模拟高效再生器烧焦罐压力分布和密度分布.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与实际生产操作条件及气固物性做了关联.将空隙率分布模型转化为实用的压力分布模型后,模型中含有一个压力参数.采取5个参数同时估计的方法,解决了实测压力参数存在误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较简单集总动力学网络对FCC催化剂中两组分在“一次”裂化较大分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沸石晶粒外表面的形状因素对沸石外比表面积有较大影响.含有一定二次孔的较小晶柱沸石,不仅可以有相当大的外表面积(60~100m~2/g),有利于提高其重油FCC性能,而且扩散性和传递性较好,也有利于提高其中等分于的FCC性能。因而有更好的FCC性能.根据特定反应系统的性能确定出与重油FCC体系相适应的沸石外比表面积与基质比表面积比例,能使重油较大分子的一次裂化反应在两组分上有较好的分配比例,可提高重油FCC过程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渣油催化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裂化温度下仍为液态的高沸组分和已汽化的组分一起以不同方式参与催化剂颗粒内的传递过程和裂化反应.采用抑制气态油品反应的方法考察了渣油中液态油品的生焦。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生焦率的主要参数。其次是油品的升温速率 渣油经冲洗色谱分离的三组分中胶质的生焦倾向最大.温度对它的影响亦最大.饱和烃及芳香烃对胶质裂化生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三种原料油的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数据表明,渣油加氢蜡油是优质催化裂化原料.混合油及孤岛减压蜡油裂化性能较差.而且后两种原料油的产品分布均劣于渣油加氢蜡油.预计使用混合原料油进行工业催化裂化生产时,由于焦炭及汽油产率、转化率、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等与其它两种原料油不同.生产中需要在再生器取热、反应温度、回炼比、新鲜催化剂补充量等方面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作者提出了油品中碳、氢含量的测定方法,用标准有机试剂检验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油品试样的碳、氢含量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燃烧沉积物的热物性及其对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165F汽车机上进行,发动机运转一定时间后,从缸盖取下燃烧沉积样品,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其微结构,用激光热导仪测定沉积物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利用表面温度方法研究了燃烧沉积物对燃烧室壁面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月山地区铜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既取决于组成热液的不同成因介质水的初始氢、氧同位素组成.又受介质水演化过程中氢、氧向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月山地区铜矿床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五种演化机理的讨论.构筑了成矿热液的δ18O-δD综合模式图.并确定了铜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化学反应系统中目的产物的最高产率是由热力学预计的平衡产率决定的。在同一反应条件下,目的产物的实际最高产率不能超过其平衡产率。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新观点:对于复杂化学反应系统,必需区分两种平衡产率,一是潜平衡产率(PMEY),二是总平衡产率(GEY)。用化学热力学方法计算所得的平衡产率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反之,最高产率的热力学限度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目的产物的实际最高产率可以超过其总平衡产率,但不能超过其潜平衡产率。本文用改进的松弛法搜索了总平衡产率,用热力学分析法求得了潜平衡产率,用动力学方法计算了目的产物的实际峰值产率。例如,乙烷裂解反应系统于1300°K 进行反应,乙烯的总平衡产率为5.6×10~(-6),潜平衡产率为0.9745,总平衡产率为0.669(摩尔分率),由此说明了作者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丁酸梭菌和巴氏梭菌是两种产氢能力很强的细菌。本文研究了Clostridium butyricum LMG1213、A69及Clostridium pasteurianum LMG3285~T在不同碳源上的生长及产氢。不同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差异很大,但葡萄糖做碳源时都能很好的生长产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