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易代之际,李自成余部转移到三峡地区,联合当地武装力量,组建了著名的“西山十三家”,又称“夔东十三家”。他们继承了李白成时代大顺军的优良传统,坚守民族气节,与清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以自己的生命去实践民族大义;同时,他们保境安民,修养生息,对三峡地区的经济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顺治二年(1645)到康熙三年(1664),“西山十三家”十数年如一日,战斗于三峡,生息于三峡,辉煌于三峡,颠覆于三峡,表现出浓烈的“三峡情结”。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地区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特色鲜明。三峡大学既定的办学特色之一是“三峡文化及旅游”。2003年8月,学校在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少岚教授主持下,隆重推出《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第1辑共10种,由武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此丛书的笔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在阳春月的明媚春光中,本刊2000年第3期和读者见面了。紧追我国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阵阵号角,本刊也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库区,服务三峡的力度。“移民专题”,“西部大开发”,“三峡文化”,“三峡诗歌”与“三峡生态与环保”都是直接研究三峡的栏目。其中一些文章或者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与三峡腹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出三峡区域的具体发展思路,如“西部大开发”的两篇文章;或者力图突破一般现象的简单分析,而达3某种深度思考,如《重庆市。峡库区农村开发性移民项目难题解析入实际上,就是一些学科性文章也力求达到学科理论与三峡…  相似文献   

4.
三峡区域持续两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战争历史,并且其战争地方特点鲜明。研究三峡军事史,对我国国防战略转型有着典型的战略意义;研究三峡军事史,利用其天然的军事地理条件和高山激流作战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研究三峡军事史,发扬其民众传统的战斗精神,为当今军事防御战略服务;研究三峡军事史,是构架当今三峡人文工程、让三峡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三峡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三峡旅游的开发、三峡区域精神文明的建设、三峡水电工程人文环境的建没和国防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峡成库后,有必要对新三峡和新三峡旅游的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即新三峡应该是大三峡,新三峡旅游应该是大旅游。同时应将市场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相结合,以新思路进行投融资,用经营产业的方式来经营三峡。  相似文献   

6.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三峡石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石写下的历史,也是一部独立的三峡石文化史。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他们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8.
(中心论点:“三峡情结”是李白思想感情和诗文创作的重要情结之一,它对李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论证:首先着眼于事实,叙述李白自志学之年开始直到暮年,在漫长的生活、创作历程中与三峡结下的不解之缘,尤其是李白三经三峡的独特经历,从而证明其“三峡情结”乃事由天成。接着从宏观上剖析李白三峡情结构成的主要因素,从客观与主体的辩证统一方面阐明:三峡的自然美和三峡民情风俗与文化积淀,形成了李白独特感悟的三峡情结和三峡精神。论证的主体是第三部分,以李白的大量诗文(25)篇分七个方面证明三峡情结对…  相似文献   

9.
刊首语     
在习习的秋风中,本刊2001年第5期与大家见面了。随着三峡大坝二期工程截流时间的临近,三峡百万大移民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对于广大库区来说,如何确保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呢?《万州用“一包两挂”破解世界级移民难题》给予了创造性的回答。《历史时期长江三峡粮食作物嬗替的特征、成固及其影响》则从粮食作物的角度探索了三峡“结构性贫困”的历史原因。《试论土家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从语言的角度追溯了古老三峡的历史遗存。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三峡、认识三峡和建设三峡都是不无裨益的。其他一些文章,如《凌叔华:对儒…  相似文献   

10.
三峡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是三峡审美不可或缺的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是三峡自然审美超越与升华的纽带,是三峡自然审美的盎然情趣。在三峡审美中,每一个用心审美的人都会关注三峡石刻,都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与珍奇。  相似文献   

11.
长江漂浮物是威胁三峡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问题。在对三峡漂浮物数量和特点的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漂浮物能源化利用为主线,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回收为两翼的三峡漂浮物生态能源系统路线,通过利用分布式能源技术系统可以为用户侧提供更可靠、清洁的高品质能源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三峡漂浮物进行冷热电联供,可以在实现三峡库区污染治理的同时,对三峡漂浮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年处理漂浮物4.7×104~9.5×104 t,节能1.3×104~3.6×104 t标煤,投资回收期4.5~8年,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刊首语     
乘着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历史又驶入了又一个新的年轮。在2003年本刊除了继续本刊一贯的追求之外,还力求有一些新的特色。“三峡”是本刊长期坚持的一个特色板块,本期共刊出7篇文章,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同时又力求上升到学理的高度。如黄东东的《对开发性移民的法律解释》从法律的角度对开发性移民加以了重新阐释,其开阔的理论视野、直面现实的精神,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都推进了“三峡学” 学科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维度。而“三峡文化”栏目中围绕三峡本土作家欧阳玉澄写三峡的长篇小说《巴水苍茫》的一组文章无疑也会加深对三峡历史…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三峡成库后景观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三峡旅游资源的超前规划与开发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三峡成库后大坝资源,湖水资源,岛屿资源,移民新城资源,支流资源,文物资源,旧景资源,新景资源,都市资源等九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超前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了很有创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地区古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与长江三峡水相亲相融、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长江三峡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具体表现为三峡地区古石刻与水相依,水因石刻而幽,凸现出三峡水文化的古老、悠远之品格;石刻与水相融,水因石刻而神,诠释着三峡水文化的神奇、深邃之品格;石刻与水相映,水因石刻而壮,浓缩了三峡水文化的宏博、包容之品格;石刻因水而生,水因石刻而傲,演绎着三峡水文化的沧桑、知性之品格。  相似文献   

15.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6,28(5):F0002-F0002
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教育厅和三峡大学共建的跨学科、综合型、实体性、开放式的省级重点科研机构,其前身为2000年三峡大学成立后组建的三峡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2月正式批准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转型期三峡旅游走势、特点及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规划布局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体系,提出实现从“泛三峡”到“品牌三峡”转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旅游市场开拓的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旅游市场开拓与化传播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对三峡旅游发展阶段和三峡旅游市场开拓进行了化传播分析,探求开拓三峡旅游市场的良策,促进三峡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峡移民政策法规,对于规范开展和圆满完成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任务,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保百万移民搬迁安置目标顺利实现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对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制定原则和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三峡移民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现行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特点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刊首语     
历史在不知不觉中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年轮。本刊2002年第1期也如期与读者见面了。 为了适应科学研究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期的篇幅由原来的96页扩张为128页,标志着本刊发展的一个新台阶;同时本期封面设计也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力求在新的年度有新的面貌,这是大家一目了然的。不过在变动中本刊又有许多不变的追求。这首先便是本刊“弘扬学术研究,推动三峡发展”的宗旨未变。除原有“三峡文化”、“移民专题”等栏目外,本刊的三峡板块又新开辟了“三峡发展”专栏,力图直接切入三峡的建设与发展,我们期盼着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和同仁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26日,由鞍钢重机生产的国产第一件三峡发电机组下环、第三片叶片从鞍钢装车启运,不久将被安装在三峡发电机组水轮机上。三峡水轮机下环、叶片铸造成功,标志着鞍钢已具备生产大型先进水轮机转轮铸件的能力,此举打破了我国对此类铸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实现我国水电行业重大装备国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