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统建设的途径做了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政府行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实现传统文化的法制化保护.应采取行政措施抢救,传承,开发,创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民族地区政府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法定代表,应对他人的侵权行为行使救济权,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的特点决定了其城镇化的基本内涵、现状及演变的一般规律。其在将来发展的目标应是复合性的,目前发展的难点是产业在城镇范围的集聚;基本路径是通过产业聚集使经济资源向城镇集中,进而吸引、留住乡村人口。政府应发挥能动作用加速产业的转化和聚集。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经济现代化给西部地区各民族的传统化既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现代化进程,西部各民族应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化的基础上,整合各种化资源,实现民族化的现代性重构。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7,(1):93-94
时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探索和展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过程,其内涵应当体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多元推动、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全面协调、低碳生态、上下互动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有机地融合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之中,形成高效、有序、双赢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文化的融合,达到最佳旅游效果,必须从制定区域化开发策略、建立体育旅游中介、培养复合型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多管齐下,同时注意两者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科技创新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的互动过程,指出抑制二者之间的消极影响,促进积极影响过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兴盛,构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强调信任、互惠、合作、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能够推进三峡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三峡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存量的不足甚至缺乏,制约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环境。因此必须在三峡民族地区大力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加强公民参与网络的建设,实现公平与正义的规范理念,发展壮大民间组织,最终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武陵民族地区近年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问卷分析,在阐述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为该区域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峡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人类学中一个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均极为显著的三峡地域文化形态,因为诸多客观原因,其中许多具体音乐文化事象已经消失或正在加速消失,综观当今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三峡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承传,成为当下三峡区域文化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组织和单位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必然导致西方强势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所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也必然受到冲击.在西方体育模式大一统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界面前,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表现形式与西方体育并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未来 2 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 ,而这必然离不开幅员辽阔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其中城镇化的滞后在许多方面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如民歌民谣可以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地方风物传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类起源神话可以使学生感悟自然之恩;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习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等。开发富含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可以为环境教育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提供较为开阔的田地。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并非无烟工业已形成共识 ,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已对旅游地的文化、人文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众多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影响下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民族文化地区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使当地的民族风俗、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城镇化进程在不断推动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传统文化的消亡与变迁,传统文化保护受到威胁。文化是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标志,社会需要持续的发展,文化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密切相关,保护传统文化是当下社会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任务。根据城镇化特点与当下实际,主要从文化产业、城镇CI、文化教育、人本观、幸福观、生活方式、户外广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重在强化文化保护意识,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策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以适应和促进城镇化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不仅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先进的外来文化,更以其巨大的历史包容性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创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红色文化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承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