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洪炳文是温州乃至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戏曲家、诗人。《洪炳文集》多方搜罗,共收其诗词作品五百余首,但有遗珠之憾。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搜出的这35首佚作,写作时间与背景各异,艺术成就高下不一,可为全面了解洪炳丈的思想、把握其艺术成就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创作日趋先锋化、诗歌创作越来越纯的时候,我们的文学阅读进入了散文时代.2000年浙江作家散文创作的成绩是丰硕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既可为浙江省散文创作保存一份重要的资料,也可于此见出浙江散文创作的优势与或显在或潜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论西藏散文的勃兴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发现十年来西藏散文勃兴的原因;从作品分类看西藏散文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从表现手法、作品内涵、创作目的三方面透视西藏散文的突破性成就;并从西藏散文的现存基础去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的作品教学中,散文教学对开拓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一般都具有思维的规范性。在这些作品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材料相当丰富,形式很活泼,色彩也很鲜明。这类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有影响的作家,他们对事物或生活,比一般人善于发现,比一般人更富于情感;在思维创  相似文献   

5.
在澳门,人们一般认为,散文是仅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体。澳门散文有其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足迹。文章从澳门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澳门散文的主要特征、澳门散文类型和重要作家作品、澳门女性散文等方面入手,勾勒澳门散文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鼓励员工及相关人员,结合自己的情况或公司情况写作,向各类报刊上投稿,是十分有效的手段。1、小说、诗歌、散文类。在这些作品里面都可以经常性地穿插些“提着两瓶洋河大曲”、“看到茅台酒,又想起了……”等等与公司产品或名称相关的内容。这类作品可以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类作品  相似文献   

7.
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脍炙人口。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结构多变,讲究层次起伏跌宕。虽说没有长江大河浩荡奔腾的气势,但有涓涓细流的曲折委婉,其行文不追求峭拔,总是有始有终,细致周到。情感真挚质朴。这种情感或通过朴实地叙事流露出来,或蕴藏于生动明丽的景物与清雅疏朗的意境中,或融注于充满女性味的人性光辉中,或通过蕴藉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他的散文语言准确地展示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味,具体可概括为简洁、精练而洒脱;朴素、淡雅而优美;清新自然,富于情韵;素雅恬静,尽显风致。  相似文献   

8.
李小东  韦荣霜 《科技信息》2010,(30):I0168-I0168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师,她一生的创作成就以散文最为显著。"爱"和"美"的基调是渗透于她作品中的灵魂和文学精神。本文就其"爱"的真情和"美"的笔触所讴歌的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略作探析,以感受其散文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介绍新时期广西汉族主要的散文家及其作品,论述广西汉族散文家的创作优势、新时期广西汉族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总结广西汉族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及其重要经验。既有宏观的对广西汉族散文创作的全面而系统的评述,又有微观的对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剖析,勾勒了新时期广西汉族散文创作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10.
秦牧的散文,人们已经评论得很多了。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国当代散文家,其作品是用什么来征服读者的?我以为,首先在于他的散文深刻的思想性与时代感,其次是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性与启人深思的哲理,构成他散文深远、浩阔的特色。知识成了他散文的一柱秦牧的散文,大多是借知识与趣味说理,常在一事一物的叙述中夹入丰富的知识,然后引出结论。这类作品,知识的说服力及议论的深刻性,往往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既然知识是他散文说理的基础,便决定其散文的视野要广阔,涉及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文艺,轶事趣闻,世态人情,生活习俗,典籍野史,现世见闻等方面了。他的作品不象某些散文那样,一味引经据典,不惜浩繁,穷深尽奥,使一般人读后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1.
龚克昌先生在中国辞赋研究方面的新作,代表了新时期辞赋研究的新成就。新作批驳了针对汉赋的不实之辞,为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了正确定位。为全汉赋所作的评注是新作的第一次尝试,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辞赋研究中历来争论较多的学术问题,新作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散文发展至二、三十年代 ,散文文体开始走向成熟 ,众多流派、作家群体的出现使散文创作走向多元化。开明书店的散文作家群的创作风格独特且富有教育功能。本文着重探讨“开明”一派散文作家的创作。首先关注其散文审美趣味和文体风格的特点 ,并对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夏丐尊四位作家的部分作品进行了分析。其次 ,文章着眼于“开明”散文的教育作用。从题材的“日常化” ,作品独特的人格感化、道德教化和审美陶冶作用及语言的明白如话、章体结构的严谨、易于模仿等特点阐述“开明”散文教育与文学紧密结合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苦茶庵法脉"作为周作人最为重要的散文美学思想凝结,其特点表现为对意象的精心营造、对革命的疏离与对平凡生活的关照,以及由此而营造的独特的意境。其后的继承者们,攫取一二点,遂成文学史上或隐或现的"周作人传统"。  相似文献   

14.
体裁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由于体裁审美方面的模糊性而呈现独特的景观,获得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模糊性表现得亦尤为明显。余秋雨把戏剧创作的手法融入散文的写作中,从而在散文文本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剧场世界。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余光中为两岸著名学者、散文家,他们的创作都超越了平庸,创造了神奇,成为20世纪两岸散文的亮点。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既代表了散文的成就,又代表了散文的高度。本文通过二者散文在文化态度等诸方面特点的比照分析,凸现二余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史学地位,并力求从二者的创作心态、风貌中揭示两岸散文某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意义的特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从六朝、唐代、宋明3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概况探讨记体文文体观念的演进,表明不同的社会阶段,文人对记体文的观念存在明显的差别:六朝时期,虽有记体文作品存世,却没有创作的自觉;唐代出现了记体文创作的自觉,但尚未建立相应的文体理论;有宋以降,人们在继续写作记体文的同时,还表现出理论认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刘琨是两晋之交的重要作家,他现存的四篇作品均是后期所作,在诗歌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刘琨的诗文创作和生平思想以永嘉元年为分期,前期以老庄思想为主;后期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转而面对现实,诗文创作上一改西晋诗风的绮靡,而颇具建安风骨。  相似文献   

18.
北宋有“献著赐官”现象,时人将自己的诗歌、赋颂、文章等进献给皇帝,就有可能直接获得官职。宋人献著的原因,盖因献著能够得官、“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和创业君心的艺文风尚等。“献著赐官”既是特殊的选官方式和政治现象,也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对推动宋代文学的繁荣、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宋型文风的演进都有客观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成就非常突出。在动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多种原因形成了她作品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出世的孤独漂浮感和生命的虚无幻灭感——"苍凉";同时,她的散文又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沉浸感知着市民生活的点滴意趣,去还原人的真实本性。两者互为映衬,形成了张爱玲散文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