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他著名的思想转向后深入到了艺术哲学的探讨中,其中艺术的真理问题是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艺术的价值就是揭示真理,艺术作品开出世界,揭示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推出大地,使自然的本质得以显现,真理便是诞生于世界和大地的争执所产生的裂缝中。海德格尔的真理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并由此返回到真理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的意义在于他对现代性的一种特殊的批判路径及相应的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在他苦名的思想转向后深入到了艺术哲学的探讨中,其中艺术的真理问题是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艺术的价值就是揭示真理,艺术作品开出世界,揭示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推出大地,使自然的本懂得以显现.真理便是诞生于世界和大地的争执所产生的裂缝中。海德格尔的真理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并由此返回到真理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一对新的哲学概念:"世界"和"大地",其对艺术作品之构成的追问及"大地""世界"概念对艺术作品之审美要求与《文心雕龙·隐秀》中的"隐秀"思想相契合,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体现出人类对艺术审美的共通追求。由此比较尝试探寻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中西文论的对话之路。  相似文献   

5.
“理解”的创造性问题是解释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古典解释学所提出的“重构说”对于该问题作了开创性的探讨,但由于受历史客观主义的制约,使其理论缺乏深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关于“效果历史”理论的提出,使得对于该问题的探讨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客观真理不可确知,但我们却可以让文本理解更合理。在读者中心语境下,我们可以从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获取启示,讨论探求文本真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散文创作在他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一直因“晦涩难懂”受人诟病,笔者通过细读他的《朋友》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柯尔律治主张散文风格与“费力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二,他主张的散文风格与他的传播宗教真理有何联系?三,他如何实践自己的思想?搞清这三个问题,我们能看到柯尔律治的散文写作与传播真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思考研究柯尔律治的思想在我们当下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问题无疑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核心.而对语言的划分亦标示了其思想行进的站点,具体表现为自然的语言、形而上学的语言、诗意的语言.自然的语言首先是诗意语言的开端,但却成为遗忘并被耗尽的诗歌.形而上学的语言首先表现为陈述,其次表现为生产和设定.根本上却是对自然语言一种形式化的强迫.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在现实中遭遇语言的沉默,另一方面却是试图对作为纯粹语言的自然语言,亦即家园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遗忘”一直是昆德拉作品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词,在昆德拉移民法国前后的几部作品中。这一主题就更加明显地反映出来,尤其是被法国文学界一致称为“遗忘”三部曲的三部小说——《慢》、《身份》、《无知》,这三部小说反映了由于一些不可控制力所产生的无意识遗忘,进一步显示了遗忘的人类学本质。同时在三部曲中,昆德拉似乎更加淡化了政治因素,增加了哲理以及思辨的色彩,并更加集中于对遗忘和自我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慢》的分析,来探讨昆德拉关于人的存在和文化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邓新华同志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接受与文学解释的课题研究已经有好些年了。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跟随华中师大王先霈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品味”论》为题顺利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并且论文很快就在《文艺研究》、《江汉论坛》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邓新华同志又到北师大童庆炳教授处做访问学者,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接受与文学解释课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期间的主要成果就是他发表在《学术月刊》等重要刊物上的20多篇论文和他出版的第一部个人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学转向"的哲学背景下,特别是在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下,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文论使文学语言失去了生活和诗意的根基。本文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理论,从"此在-生存"、"共在-交往"、"存在-超越"三个层面,为文学言语的现实性、生命感、交往性、诗意性、超越性等特点寻得本体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寒夜》是巴金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阐释者甚众,文本意义迭出。当前,现代文学“地方路径”研究方兴未艾,《寒夜》起于巴金的重庆地方性体验,展现重庆地方性色彩,是“地方路径”的生动实践。从地理批评出发,可以发现巴金在抗战后期的重庆形成的“场所意识”及其推动绘制《寒夜》故事空间地图的内在逻辑,也能够更好地阐释其中蕴含的外层地理空间与内层活动空间各具特色的叙事状况,进而深化对《寒夜》人物心灵塑造和悲剧主题表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 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 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电影作品属性是对电影作品著作权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是妥善解决电影作品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的相关规定集中体现了我国对电影作品属性的定位,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对原作品作者的权利保护不足;另一方面对电影作品作者构成的规定过于僵化。目前,各国对电影作品属性的立法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千秋,是我国选择自己的立法模式、同时完善《著作权法》第15条之不足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应抓住《著作权法》再次修订讨论的契机,结合本国实践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电影作品的属性进行系统地规定,并对相关条款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15.
<物之道>和<生之欲>是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展中的两件雕塑作品.<物之道>是李政道先生创意,表现物质结构微观世界的雕塑,体现了他在高等物理学研究深境中所具有的睿智及诗意的浪漫情怀,以及他对物质存在的哲学境界的体悟;<生之欲>是吴冠中先生创意,表现生命结构微观世界的雕塑.这两件雕塑艺术作品反映了科学领域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对撞揭示的物质存在的情景,另一个是蛋白基因结构揭示的生命存在的途径,这两个领域是我们人类迄今为止探索宇宙奥秘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上世纪加年代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颇深的中国诗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个不应该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在梳理穆旦与基督教之间事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诗歌文本<隐现>的分析,认为穆旦诗歌跟基督教的关系不只是一种借用关系,基督教的影响在穆旦诗歌中不仅体现在话语层面,更涉及到了精神层面,因此穆旦诗歌中有基督教意识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导出两者信仰层面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从小说的情节、对话和角色形象中,可以发现女主人公简爱对于男权统治和父权社会的默许。我们不仅应该揭示这部小说的女权主义意蕴,而且应该将其放入本文所揭示的种种矛盾和悖论之中进行省思:它依然接受了维多利亚价值观对女性的定义,即女性存在的意义依靠其丈夫而得以体现,女性生命的意义在于其对家庭事务的投入和对其丈夫的利益的关注。对《简·爱》中女权主义的局限性进行省思,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了解英国早期女权主义思想,而且对我们观照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历史流变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昆德拉小说中有一种"……不是,而是……"的句型,这种句型体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对昆德拉的影响。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主要体现在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分析昆德拉对《存在与时间》的接受及突破,指出昆德拉并没有局限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而是在海德格尔的基础概念之上,提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人的存在是非本真的,并且人深深地陷入在本真与非本真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体现的途径则是身体反映。  相似文献   

19.
李娜 《科技信息》2010,(34):I0138-I0138
平安时代,随着平假名的普及和发展,绚丽多彩的女流文学也随之开花。其中日记文学作为风靡一时的文学体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和《更级日记》等,这些由王朝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给当时和后世的日本文坛带来积极 影响的同时,也使我们能够从中了解一些王朝女性的悲欢世界。  相似文献   

20.
早在"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半个世纪以前,教会已经开始出版官话圣经.然而,后者没有成为在中国推广新文体的手段,<和合本>与文学革命在语言策略上存在差异,中国知识分子与外来宗教之间也有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我们不能把<和合本>视为典型的欧化"国语",它的接受史反映的不仅是符号和翻译的问题,同时也是宗教和社会权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