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晓明 《科技信息》2013,(10):223-224
华裔女作家伍慧明以其小说《骨》走红美国文坛,随后,该书被"手推车奖"文选(PushcartPrizeAnthology)收录。和许多华裔小说一样,《骨》取材于伍慧明自身的生活经历,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的悲剧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个移民家庭中各个成员生活经历及成员之间矛盾冲突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华裔美国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困境。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来探析华裔美国人身上所承受的历史与文化创伤,以及他们走出或摆脱创伤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2.
骆立红 《科技信息》2011,(24):I0147-I0147
雷庭招是华裔美国作家之一。本文将从华裔移民的聚居区———唐人街的文化;面子问题和父权制度对小说进行简要的分析。《吃碗茶》讲述华裔美国人的单身汉生活,华裔移民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唐人街虽然植根于美国但它仍然是中国之外的坚守中国一些封建落后思想的小中国。他们坚持自己的乃至宗族的面子和中国传统的父权制。这些都给华裔移民尤其华裔后代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础、最主要的环境,也是文学思考生命、审视人性最为直接、透彻的视角。家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类生活的诸多命题在这个直观的窗口里得到展示。明清时期出现的几部长篇家庭小说巨著对中国古代家庭文学及文化作了详致的记录,而其中对于"情"之主题的探讨尤为热衷:纷繁复杂的世俗人情、情欲与死亡的哲思命题以及男女间的至情至爱,"情"被丰富而多层次地予以解读,成为家庭小说描写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4.
移民海外之后,严歌苓创作了一些反映移民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女性形象柔弱而坚韧,看似被动而弱势,实则"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成为了真正的强者,是女性乌托邦。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乌托邦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科技信息》2011,(32):I0094-I0094,I0097
伍慧明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骨》(Bone)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高潮。小说《骨》讲述的是关于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内梁家三代人的故事。小说以典型的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文化差异与矛盾为主线,突出展示了三代美国华裔在身处边缘世界中的困惑、矛盾与压抑,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特质的、流变的身份。其中,作为小说中新一代的美国华裔形象出现的梁家三个女儿:莱拉,安娜和尼娜在同样身处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家庭、情感、价值观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中,三姐妹截然不同的认同与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迥然的生活与命运。本文通过展现三姐妹面对中西文化尴尬时坚持的不同选择及命运,试图分析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刻画莱拉的成功,为身处中西文化矛盾,在尴尬与夹缝中的新一代华裔美国人所探寻的身份文化建构之路,即跳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正视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自由地融入美国社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周广萍 《科技信息》2012,(34):I0100-I0101
美国唐人街是美国华裔聚居的社区,而华裔作品中的唐人街就诞生于中国传统和美国文化之中。雷庭招的作品《吃碗茶》就是一部描述中国早期移民在美国经历特殊生活的典型作品。本文拟通过对该文本的细读,从西方环境与东方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唐人街当时的社会氛围以及“一碗茶”双重含义出发,去分析作品中华裔美国人的“边缘化”身份。并从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和西方文明的“他者”这两种身份上的巨大落差上探究华裔男性在身份状态上的迷惘,生存状态上的艰难和心理状态上的矛盾失衡。  相似文献   

7.
伍慧明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骨》(Bone)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高潮。小说《骨》讲述的是关于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内梁家三代人的故事。小说以典型的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文化差异与矛盾为主线,突出展示了三代美国华裔在身处边缘世界中的困惑、矛盾与压抑,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特质的、流变的身份。其中,作为小说中新一代的美国华裔形象出现的梁家三个女儿:莱拉,安娜和尼娜在同样身处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家庭、情感、价值观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中,三姐妹截然不同的认同与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迥然的生活与命运。本文通过展现三姐妹面对中西文化尴尬时坚持的不同选择及命运,试图分析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刻画莱拉的成功,为身处中西文化矛盾,在尴尬与夹缝中的新一代华裔美国人所探寻的身份文化建构之路,即跳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正视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自由地融入美国社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聚焦于雷庭招的《吃碗茶》中唐人街华人的"脸面观",从中国文化语境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脸面"就是资本,既是唐人街场域内部各个子场域之间获得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也是唐人街场域抵抗美国白人场域霸权的斗争力量。"脸面观"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脸面观"在唐人街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辛洁 《当代地方科技》2010,(8):152-152,154
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对母女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母女间的冲突。从四对母女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以及她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透露出东西方文化在华裔移民家庭中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小说中的母亲因为在旧中国生长的经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东方女性孝顺、温柔、甚至逆来顺受的鲜明特点;而女儿们因为出生在美国,受到美国文化思想的教育,形成西方女性独立、自我的个人主义精神。在历经母女间冲突的痛楚与迷茫、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之后,女儿才渐渐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之中寻找东方文化的根源,从而对东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薛亭亭 《科技信息》2011,(24):I0372-I0373
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骨》讲述了住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个华裔美国移民家庭的悲剧。对于这一悲剧的根源,很多人认为是由于夹在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冲突中,华裔美国人在对其自身的文化身份的困惑所造成的,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因素。本文将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探究《骨》中华裔美国家庭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孝道作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和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人类经过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已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家庭没有消失,道德没有消失,因此,孝道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道德行为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内涵,主要表现为:小说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大量的本土化生活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历史;作者对这种生活细节寄寓了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文化取向和态度。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文化取向和态度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京华烟云》讲述了一群中国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生活。人名在小说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这部小说人名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如何正确贴切地翻译这些人名以及如何对等地实现传播名字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这一功能,是能否很好地对整部小说进行翻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穆时英的小说大都反映上海大都市的繁华、喧嚣、快节奏的生活,着重表现都市文化语境下人性的疯狂、压抑与苦闷.然而,他的小说《父亲》、《旧宅》、《百日》却是有别于其表现都市文化的作品,洋溢着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庭温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繁华都市背后儒家文化主导下的叙事空间,具有明显的传统儒家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发展,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则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艺术范型及文化意蕴建构的现代化追求。  相似文献   

18.
魏晋志怪小说中有影射夫妇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内容,志人小说中有描写家庭生活的篇章;唐宋以来的文言传奇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宋元话本中有较完整的短篇家庭小说;《水浒传》中有众多市井家庭生活的描写,它们共同构成的“家庭小说”传统为长篇家庭小说奠基之作《金瓶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李丽媛 《科技信息》2009,(26):I0138-I0138
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在不同文化价值观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及其对家庭生活,尤其是在对婚姻、教育孩子两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明清长篇家庭小说“家庭矛盾”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矛盾在明清长篇家庭小说中是一种普遍性存在。从小说情节来看,"家庭矛盾"是建筑长篇家庭小说叙事大厦的重要框架;从矛盾内容本身来看,这些家庭冲突及斗争除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之外,还表现得极为激烈和难以调和,极大地彰显出中国古代家族纷争和纠葛的残酷性。家庭小说作家在家庭矛盾的思考中似乎寄托着深层的隐喻意义,因而家庭矛盾亦是明清长篇家庭小说重要的类型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