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婧 《世界博览》2010,(6):14-15
刚刚过去的2009年12月,来自世界上192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有关拯救地球的大会。中国在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而以王石、冯仑、张在东三位中国地产界巨头领衔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也亮相哥本哈根,并发表了“主动减少碳排放”的企业界宣言。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22日下午14 时37分,王石,这个52岁的 中国著名企业家,站在了地球 之颠——珠穆朗玛峰。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掌舵 人,52岁还能登顶珠峰,不仅 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企业界更 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镜头,又一次将王石拉 近……王石是谁? 中国企业家的个性化代 表,地产业大亨,中国第一房 地产品牌——万科的缔造人和 掌门人; 性格鲜明,风格明快,能 言善辩,好出惊人之语,具有 丰富的人格魅力,在媒体有极 高的曝光率; 作为成功人士的代表,他 管理企业标榜专业化透明度; 率领万科由一个十几人的 贸易公司,做成一个年销售额 四五十亿,一年卖出一万多套 住宅的房地产龙头企业; 屡屡获得各种企业家奖 励……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是当前中国缺乏和需要的高级人才。在新旧两种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企业家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有哪些?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扬子集团总裁宣中光以高度的战略目光审视着这些“热点”。 他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企业家”的定义和概念。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的改革正处于爬坡阶段,如果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袁岳 《科技智囊》2003,(10):90-92
冯仑在房地产业内是不多的高举价值观作为企业竞争力的特别效用与意义的人物。比较没有价值观或者价值观不清晰的企业,价值观清晰的企业家与企业更具备凝聚资源与协调行动效率的能力。同时,企业过度的价值观推崇同样也有一些根本的弊端,它通常掩盖了这种行为模式本身所具有的某些为常人所不易觉察的问题,这也是那些艳羡冯仑魅力的企业家们不可以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企业家最关心的话题有哪些?日前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围绕当前中国企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在致辞时用“华山论剑”对这次大会作了最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张瑞 《创新科技》2005,(10):26-28
这是个“三网合一”出彩的季节。这个全球电信界和IT界几十年来苦苦求解的难题,随着各种力量的冲突,政策的出台,利益格局的重组而硝烟四起。是“出彩”还是“挂彩”,是所有从事“三网合一”解决方案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在世纪之间面对的生死课题。在这个出彩的领域,出彩的季节,在这个根深叶茂才能开花结果的季节,到底谁将成为“三网合一”解决方案的最终的出彩者?不同的思维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王亦兵正在以自己的“三网合一”解决方案和独特的企业经营哲学,实践着他这一不但将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而且将改变中国经济的宏伟梦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的眼里,春节才意味着新年的真正到来,所以岁末大家习惯总结。而过去的2004年对很多中国企业意义非凡。比如海尔、万科、联想、春兰、娃哈哈等企业都走过了第20个年头,而TCL则更长一点。经历了就会有很多话要说,就有很多事情要反思。听听张瑞敏、柳传志、王石、李东生这些老帅的感悟,也许会抄不少近路。而新一代的企业家如张朝阳、潘石屹们则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逐步熟练地“秀”着自己独特的舞步,实践着与老一代企业家与众不同的推动思路。对他们也不能缺少必要的关注。所以岁末的这期人物栏目我们特意安排了这场“群英会”,变个体为群体,既“温故”,也“知新”。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个成就可以用三个词概括,那就是规模最大,体系最前,后劲最足。但是在中国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工业往前发展中,我们看到它的技术体系正在变革,它的供给关系正在变化,它的全球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03,(5):19-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入WTO后,更广泛、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据权威调查反映,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家对“社会财富创造”和“企业制度改革”起重要作用其认识比重高达93.3%和87.9%。对企业家“在科学技术发展”、“所在社区和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持积极态度的人也多达71%、70.5%和67.1%,用百分制来算的话评分为76分到87.4分。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好的企业家对一个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海尔离不开张瑞敏,长虹离不开倪润峰、海王离不开张思民,雨润不能缺祝义才。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进行产权变革,选好优秀的企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个人最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大多数在商场上很活跃的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家,对媒体及公众其实是“隐身人”。一说起企业家,社会公众往往只想到其中最耀眼的少数。有谁认真探讨过“隐身人”的世界?他们是被忽略的一群,但他们独特的生存之道,也许正是那些苦熬冬天的大公司眼下最需要借鉴的东西。 现在看看大家平时看不见的“隐身人”,看看他们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不乏明星企业家,但真正意义上的“明星精神”却在中国企业家的群体中相对缺乏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DELL的戴尔、微软的比尔·盖茨、GE的韦尔奇、搜狐的张朝阳、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以及联想的柳传志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或者利益。按照爱屋及乌的理论,如果  相似文献   

12.
李岷 《创新科技》2010,(5):61-61
<正>最近在纽约跟一位客居美国的企业家聊了几个小时。其中他说的一个词很有意思,就是Settlement,翻译成中文,并不陌生,在法学词典里,即"和解"之意。这位企业家说,为什么中国这二三十年来有这么多企业家"阵亡"(入牢、逃亡)?企业家作为社会最冒险的一个物种,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特别是在转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毛泽东1946年提出“中间地带”,到1964年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他晚年划分“三个世界”,这三者是一脉相承的。我想着重谈谈“中间地带”思想的提出。这个思想在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中最有代表性,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的影响也最大。同时,这个思想的提出也是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4.
窥视硅谷     
“如果让你放弃硅谷,你会选择回国吗?当这个显得有些老套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到硅谷的三位华人手中时,他们回答仿佛让记者看到了一丝亮色—— “当然,美国是最顶尖的发达国家,中国也是最顶尖的发展中国家呀,为什么会有第三个选择?” 但是“如果”毕竟只是“如果”,这  相似文献   

15.
著名大企业 ,相继大爆冷门———谁说了算?面向知识经济时代 ,北京市倾力建设中关村 ,21世纪中国的硅谷若隐若现 ,变化无常。但一切外部的变化都比不上中关村心脏的不均匀跳动所引起的震动更大。中关村三家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相继爆冷。四通产权置换和人事安排双管齐下 ,爆出的问题是 ,企业究竟是谁的?北大方正 ,王选正欲淡出 ,却遭“逼宫” ,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 ,谁主沉浮?待到联想炒了院士 ,媒体更把问题归结为 :科学家 ,企业家 ,谁说了算?谁出了钱 ,谁说了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不正是这样 ,才所以有了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09,(23):16-16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变化最迅速的地方,”11月9日,全球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斯宾塞·约翰逊博士在中信出版社为其举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全球销量2600万册庆功会上这样说。《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创作初衷是约翰逊博士为了帮助自己应对生活中一次痛苦的变化,他的“奶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未来,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不改变,就会被瞬息万变的未来所淘汰。几年前,柳传志、张朝阳、王石等国内著名企业家围绕着奶酪故事进行了精彩点评,一致认为只有懂得随机应变并且享受变化,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国家、企业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创新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营造创新环境、树立创新意识、推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开展创新活动等,都与企业息息相关。一个企业走向成功,最关键的是企业的领导、企业家,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把他的才智、管理理念、创新精神与企业的资本、技术资源整合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创造财富的价值增值体系。1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基本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应具备三种精神:经济学家熊彼得的“创新精神”、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合作精神”、管理学家韦伯的“敬…  相似文献   

18.
刘然 《科技智囊》2006,(11):48-50
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团队”这个词,它不仅可以代表工作小组,也可以指大型企业单位。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和它意义相近的词,如“组织”、“集体”等等。可是,为什么只有它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这个词的词义入手:“团”可以理解为紧密联合的,团结的;“队”则指一群人。“团队”顾名思义,便可解释为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一群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词不仅表现出了单位状况——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并且,它还点出了支撑一个集体或企业最重要的力量——凝聚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团结。所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个词的深意  相似文献   

19.
咨询的前世今生 有时候总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十余年的记者生涯与诸多前辈相比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却赶上并见证了这十余年中的种种变化与发展。就拿咨询界来说吧,我十分同意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的观点:“中国咨询业和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是同步的。” 记得刚出道的时候,“咨询”这个词对于我来讲还是那么陌生,“点子”这个词倒是满天飞,报道的对象大多是何阳之类的“聪明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企业的确处于幼稚时期,企业更多的是靠机遇发展,一次成功的营销就可以赚钱,企业并不需要更多的、系统的咨询,甚至并不需要有战略。所以他们…  相似文献   

20.
孟繁韶 《科技智囊》2004,(9):108-108
“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中国企业浮躁的心理。因为有了核心竞争力,似乎就有了‘芝麻开门’的口诀,企业发展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迅速发展。”曾鸣教授在《略胜一筹》一书中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论述,对正醉心于寻找和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家当头泼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