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传媒范畴的出现,是新闻突破传统藩篱、突出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新闻界一场悄悄的而又先声夺入的革命。电视民生新闻,为城市电视台注入新鲜血液并且能够带来持久发展的意识形态场。  相似文献   

2.
场域与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两个相互联系,关系密切的概念。以场域-资本理论为工具,分析广东高校德育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三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广东高校德育场域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象征资本的状况。了解广东高校德育场域这些特点与状况,对于我们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德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性或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自主性,是指教育学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与现实社会中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自觉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一种外在的、学术的观点对教育及其权威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研究的一种研究姿态或学术自觉。纵观整个教育学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西化"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中国教育学缺乏自主性不无关系。中国的教育学要发展,就必须建构起中国教育学自身的自主性。基于场域的视角,在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处理好教育场域与国内的其他场域以及国外学术场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4.
网络和出版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当前,社会上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非常多。但这也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新闻采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也就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对话、互动和反馈的过程。在和谐社会话语场域下,如何有效利用新闻采访技术,使采访效果达到最佳,是新闻界面临的课题之一。该文即解析和谐社会话语场域下的新闻采访技术。  相似文献   

5.
庄群华 《科技资讯》2012,(13):217-218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应积极将文化繁荣与科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在布迪厄理论中,场域与惯习以实践为中介形成了紧密相关的互动结构。校园作为一个场域,对场域中学生主体的惯习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课堂教学场域、实习实践场域、组织场域三类校园的子场域以实现校园创新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雷庭招的《吃碗茶》中唐人街华人的"脸面观",从中国文化语境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脸面"就是资本,既是唐人街场域内部各个子场域之间获得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也是唐人街场域抵抗美国白人场域霸权的斗争力量。"脸面观"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脸面观"在唐人街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相似文献   

8.
张军 《科技信息》2011,(11):411-411
当前,民生新闻成为各级电视台主打新闻栏目。从央视的《新闻社区》到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以及山东电视台的《女生新闻组》、重庆电视台《天天3601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疫情叠加影响客观上增加了求职压力,基于此,部分学子产生了就业资源准备的功利化现象,从而导致课堂学习呈现功利化趋向,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逐步下降的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学生根据知识是否有用选择出席或缺席;二是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大学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突出。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高校课堂功利化趋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高校场域的行动者以获取物质或象征收益最大化作为行动指南,忽视了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理性大学时代向学术资本大学时代过渡的过程中,产生了以利益为主导的惯习,形成了课堂功利化的氛围。应对高校场域中的课堂功利化现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呼唤大学理性的回归,重视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及形塑新惯习。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产场域的生成不仅为文化生产者提供了游戏的空间,同时也区分了文化资本的富有者和贫乏者,文化资本数量上的落差导致了符号权力关系的建立;对文化资本功效和意义的认可赋予了它足够的价值,在价值认可的基础上,文化生产者的符号权力得以合法化;而文化资本的符号特性往往会造成文化生产者本身的符号化,关于作者的各种神话被创造出来,他们的符号权力因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从翻译场域视角看,翻译文本建构是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双重影响制约下的产物。蓝诗玲翻译的鲁迅小说,凸显了翻译文本建构的社会性与译者主体性。蓝诗玲在文本选择与翻译策略选取上遵循目标语翻译规范,采取"忠实性再创造"翻译方法,维护并巩固现有的文学场域力量格局,增加自身文化资本,在场域斗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社会化过程中内化而成的译者惯习使她在语词与句式处理层面上偏离主流规范,以直译或异化法传递中国文学特质与文化特征,凸显中国文学经典对英美文学文化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在地方性电视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鹏 《科技资讯》2009,(11):200-200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本文拟在一些学者论述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开办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结合大连开发区电视台在探索民生新闻道路上的遇到困惑,力图进一步廓清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报道题材等基本性概念,并且审视、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报道“民生”,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3.
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系列小说从单一的驻京办"批评"转向为对体制改革、人性缺陷的反思,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了对中国当代官场文化生态的悲剧性审美,体现了作者试图对中国"政治"文学场域进行更为宽广的拓展,以此构建其独特的文化诗学。其中系列小说一、二部和三、四部的艺术旨意有着明显的差异,前两部小说存在"道德性"的论断与痕迹,后两部小说则试图从整个政治框架去思考官场人物的心理变迁及这种变迁的悲剧性,寻求从人性的角度去拓展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学场域。  相似文献   

14.
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勒温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场域"作为一个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研究的综合平台,协调传统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紧张关系。"场域"是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也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闻舆论治理的目的是帮助大学有效规避舆论风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基于范式转换的媒介融合理论,以"实践-制度-和谐场域"的社会结构观为基本视角来考察大学新闻舆论的治理问题,形成大学新闻舆论实践规制、制度建设以及构建和谐舆论场的三维治理框架。这个三维治理框架构建了大学新闻舆论治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在三维治理框架中,实践规制是治理策略,制度建设形成保障机制,构建和谐舆论场是治理目标,三者之间密切关联。大学新闻舆论治理要超越一维思维模式,从三维治理框架着手,系统性、全方位地破解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越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化场域中,“竹生人”神话母题发生了衍化:“竹”作为“死而复生”所依托的神圣空间,与“瓮”、“棺”等构成了一个象征系统,呈现出由人类起源——英雄诞生——英雄死而复生的演变轨迹。由此,可以追溯越南民族文化中的骆越族群的文化渊源及其精神生长,还能观照当今中越跨境民族的生存与信仰。可见,骆越文化传统的神话叙事是中越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创生的重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闻界对策划性新闻的异议,从新闻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策划性新闻是新闻家庭的合法成员;同时同策划性新闻以其鲜明的特色突出的影响对促进新闻报道改革,提高新闻宣传艺术,更好地发挥新闻的会诊导向作用及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日本等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一项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信息高速公路”,预示着一场对世界的冲击不亚于电视及个人电脑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悄然到来。信息高速公路新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发展这一跨世纪工程技术。这项新技术将对各国的电缆、电话、电视、通信、计算机软硬件、出版业、文化娱乐业带来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文化生活带来一场新的变革.一、“信息高速公路”概况“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通过光纤电话传输文字、声像的  相似文献   

19.
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名入手,介绍了这一中国特色新闻分类的成长历程,指出虽然有了近20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重新审视其定位。在提出"民生新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该是普罗大众"这一定位宗旨的基础上,又根据电视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三方面的定位原则,层次清楚,分析简洁有据。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和惠特曼的创作都反映出"回归自然"的思想。华兹华斯因为受基督教精神的影响,将自然作为实现人性完美的伊甸园,这体现了基督教人文关怀;惠特曼"回归自然"的思想蕴含着对人肉体欲望的肯定和灵魂的重视,并认为"灵与肉"的统一是人性完美的象征,体现出了希腊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