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甜竹的干缩性及其纤维饱和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甜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为对象,研究了竹材的干缩性及其纤维饱和点,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甜竹的径向和弦向干缩率,从组织构造上分析了竹材差异干缩与木材不同的原因。采用曲线拟合建模法,用三次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经检验拟合效果较好。另外,根据三次特性,对曲线上急剧变化与缓慢变化过渡区间内的极值点求解,确定了甜竹的弦向和径向纤维饱和点分别为34.84%和34.52%。  相似文献   

2.
光学法测量单根纤维接触角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法测量了不同材质单根纤维的接触角,并对测量单根纤维接触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纤维制备方法制取的纤维接触角不同,其中,硝酸-氯酸钾离析的纤维接触角与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冰醋酸离析的纤维接触角差异比较显著。同一处理方式得到的不同纤维的接触角不同,苎麻纤维接触角最小。对于单根天然植物纤维,环境的温、湿度都会影响其接触角,湿度的影响更明显;对于单根再生纤维素纤维,温度对接触角几乎没有影响,湿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单根化学合成纤维,环境的温、湿度对其影响较小,湿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记笔记、及时复习、反复练习,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如归纳指导法、对比指导法》解答说理法、启迪思维法讨论活动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学法的分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学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化学法闭路循环制氢与氧是近20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能源开发新技术。这种方法主要是以水为原料,加入一种或几种物质作媒介构成一个封闭循环体系以制备氢与氧。本文结合典型循环,对此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需要围绕教学效果研究教法、学法、练法、考法的内在联系,以教学目标统领教法、学法、练法、考法一体化改革,从而使“教、学、练、考”四法一体化的研究能真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学会学习,体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搞好学生的学法指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昕 《科技资讯》2009,(21):188-188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如何在课前设计好学法,在课堂中指导和巩固学法,在课外去拓展学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文瀚 《科技信息》2011,(20):I0152-I0152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往往注重解题方法,忽略学法,这样会造成一种误区,常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只有掌握正确的学法,勤学勤练,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时体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数学法辅助英语时体教学的大胆设想并安排了教学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学法辅助英语时体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创设了英语学习新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式学习,实现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正迁移”,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几种测量木材弹性模量及内耗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共振法、衰减法和声速法测定了五种木材试样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内耗,并分别与常规方法测得的静曲模量相比较,明确了各种方法之间是等价的。对推广这些方法于木材力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如何做到适地适树,提高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评价杨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和力学性能,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筛选杨树优良无性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美国引进的10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选择17个生长较优良的25年生无性系,分析其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间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木材基本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力学性质各指标间也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综合评价表明,无性系‘NL-95’、S371、S313和‘I-69’属于低强度、中低品质材,其他13个无性系都属于低强度、高品质材。【结论】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中,从美国引进的S3239和S3312两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用材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淀粉在草浆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在不同种类的草浆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草浆比木浆更有利于原淀粉的吸附;阳离子淀粉的吸附速率和吸附率由草浆种类所决定;原淀粉在麦草化学 的吸附率随打浆度升高而降低,而阳离子淀粉的情况则与此相反;原淀粉和阳离子淀粉在渣机械浆上的吸附率都较低。不同浆种的纤维形态特征和表面电荷密度的差异可解释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苯甲酸(BA)/硬脂酸(SA)复合改性剂改性木粉,并制得聚丙烯(PP)/木粉复合材料,研究BA/SA复合改性剂配比及用量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的加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BA/SA复合改性剂配比为1∶3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均出现最佳值.SEM分析表明,木粉经BA/SA复合改性剂处理后,木粉与PP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得到改善,界面变得模糊,因此在宏观上表现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熏蒸法木材防腐处理,就是用某些低沸点的化学药剂在常压下使它在木材中蒸发、扩散以达到防止木材腐朽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例如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十条通讯线路的电杆木,在使用后的6-18年间,已有60%发生内腐。而内腐杆木经熏蒸法处理后,至少可延长使用寿命5年。由于熏蒸法可以就地进行处理,操作方便,并已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所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处理方法。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常见腐朽菌对几种常见熏蒸剂的耐药性和敏感性。为了使研究结果能有助于我国的实际应用,特选用了七种在我国常见的腐朽菌作为试验菌种。试验先是以麦芽浸提汁-琼酯作底物,来测定熏蒸剂对腐朽菌的毒性范围,由于实际上防腐的对象是木材,因此又以美国南方黄松(Pinus Palustris Niller)为底物进行试验,以测定底物改变后熏蒸剂对腐朽菌的毒杀作用有无变化、变化如何。根据这二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现整理成文,供我国从事木材防腐工业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杨树的天然杂交和人工控制杂交,经过多年多点苗期试验和无性系对比试验,综合评价了筛选出的鲁林1号、2号和3号3个适宜制浆造纸的杨树优良新品种,它们具有生长量大、造林成活率高、抗病虫、材质好等特点,适宜制浆造纸和制作胶合板用材。其中:鲁林1号杨为雌株,是从美洲黑杨228-379(Populus deltoides‘228-379’)优树上采集天然杂交种子选育而成,在莒县和长清区试验点6年生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超过对照I-107(P.×euramericana‘Neva’)26.5%和14.5%。该品种树干圆满、侧枝细小、出材率高、木材制作胶合板性能优良,特别适合培育大径级胶合板用材,也可培育纸浆材。鲁林2号和3号都是通过室内水培人工控制杂交培育而成,鲁林2号杨为雌株,母本为欧美杨I-72(P.×euramericana‘San martino’)、父本为美洲黑杨PE-3-71(P.deltoides‘PE-3-71’),4~6年生平均单株材积超过对照I-69杨(P.del-toides‘Lux’)24.7%~59.0%,特别适宜培育纸浆材;鲁林3号杨为雄株,母本为美洲黑杨I-69,父本为美洲黑杨PE-3-71,4~6年生平均单株材积超过对照I-69杨25.1%~62.5%,适宜培育胶合板材,也可以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17.
 声学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携带、无辐射、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在木材领域内广泛应用。阐述了基于声学的常见6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冲击应力波法、超声波速法、共振法、声发射、声-超声和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对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的评估、木材内部缺陷的检测。综述了提高检测精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声学的木材无损检测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展望了木材无损检测设备在信号源、信号传输机理、信号分析与处理、便携性与实时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无损检测是以不损害被检验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材料进行有效检测。它具有检测时间短、方法简便、稳定性高、不破坏木材使用性能、适于连续化生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木材科学和工程领域。通过无损检测研究木材的力学性能,并对木材进行力学强度分等,不仅能了解不同无损检测在力学性能测试中的表现,还能在木材利用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带来显著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用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仪器设备,概述了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试验研究、仪器开发和实际应用3个方面展望了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脉冲声波法测定木材的声速,并对试样进行力学强度试验,求得两者间的回归关系。对影响木材声速的因子以及声速在弦向、径向、纵向三个主要方向上的差异,也作了测定和讨论,并用管状模型作了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测定,雷州半岛的柠檬桉、窿缘桉及三种杂交桉的材性,以柠檬桉为最好。 测定了窿缘桉萌生和实生两种起源、两种杂交桉的三种类型(凸盘、凹盘及平盘)以及窿缘桉植生于其上的砖红壤性红色土和砖红壤黄红色土两种土壤类型等因子对材性的影响。就纤维长度、基本密度及生材顺压强度行进方差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窿缘桉的两种起源之间及两种杂交桉的三个类型之间,材性均没有显著差异,生长在砖红壤性红色土的两种起源的窿缘桉的材性都优于生长在砖红壤黄红色土上者,虽然实生树的基本密度及顺压强度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