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复合材料轴瓦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由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和青铜丝弹簧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轴瓦的性能进行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反映复合材料轴瓦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材料松弛模量矩阵,分析了普通PTFE塑料与用作轴瓦材料的PTFE的差别,得出了PTFE塑料与青铜丝复合层的蠕变及柔量矩阵,为弹性金属塑料瓦(EMP)的性能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金属塑料轴瓦以其良好的摩擦性能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机组中.运行中出现的轴瓦失效会降低机组的发电效率.本文从轴瓦的表面形貌出发,建立了轴瓦工作时的控制方程,实验测量轴瓦的表面形貌,数值分析了表面形貌对轴瓦工作时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证明,在考虑表面形貌时,低速阶段形成的摩擦因数较大,容易造成轴瓦损坏.  相似文献   

3.
边界滑移对EMP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金属塑料瓦(EMP)径向滑动轴承是一种新型的轴承,轴瓦材料的特殊性使其热变形远大于普通金属瓦轴承,但它所特有的边界滑移现象,对改善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该文建立了计入边界滑移情况后对轴承3D热弹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给出实例,对其润滑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考虑瞬态冲击和弹性变形的滑动轴承特性与动力学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同时考虑瞬态冲击载荷和轴瓦的弹性变形,模拟了舰船在风浪拍击时推进轴支承滑动轴承的润滑特性与动力学响应,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弹性金属塑料瓦滑动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和轴心轨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运用有限元法求解雷诺方程,将油膜力转化为轴瓦节点力计算了弹性变形;用欧拉法求解轴颈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动态轴心轨迹。对比了刚性瓦与PTFE弹塑瓦滑动轴承的特性,结果表明,轴瓦弹性变形对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不可忽略,并且轴瓦弹性变形可以提高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对比分析了4个不同方向瞬态冲击载荷作用下PTFE弹塑瓦滑动轴承的特性和轴颈的动态轴心轨迹,提出可通过改变轴承静载荷方向、减小瞬态冲击载荷方向与轴承偏心方向的夹角来增加最小油膜厚度,降低最大油膜压力,减小动态轴心轨迹的位移响应振幅,进而改善滑动轴承润滑状态,减小轴瓦的弹性变形量,提高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黏弹性理论和分数阶导数理论,建立了分数阶Zener模型并给出其本构方程形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服从分数阶Zener模型黏弹性体的松弛函数、蠕变函数及复模量、损耗比等力学性能参数的表达式.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材料的蠕变和松弛行为以及部分力学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服从该模型的黏弹性材料的蠕变和松弛特性,可以通过改变分数阶Zener模型的分数阶数值来控制.在低频时,黏弹性材料的存储模量趋于1,此时材料处于一种橡胶态,其性质接近弹性体.而在高频时,分数微分算子的值越大,耗散率越快趋于稳定;损耗比在低频时加速上升,随着频率增大,在达到最大值后开始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属塑料轴瓦以其良好的摩擦性能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机组中。运行中出现的轴瓦失效会降低机组的发电效率。本文从轴瓦的表面形貌出发,建立了轴瓦工作时的控制方程,实验测量轴瓦的表面形貌,数值分析了表面形貌对轴瓦工作时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证明,在考虑表面形貌时,低速阶段形成的摩擦因数较大,容易造成轴瓦损坏。  相似文献   

7.
刘健如 《科技信息》2009,(21):318-318,247
本文通过对电机推力轴承部位上的弹性金属塑料瓦与钨金瓦的对比,阐述了弹性金属塑料瓦在运行、检修维护的优点和注意事项。通过电厂循环水泵更改电机推力轴承弹性金属塑料瓦,可以得出塑料瓦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必将逐渐替代钨金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滑动轴承气蚀损伤破坏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MSC.Marc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轴瓦气蚀损伤模型,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对气蚀发生过程中气泡渍灭产生的微射流对轴瓦表面材料的力学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增加,等效塑性应变和损伤量基本上为逐渐增大的趋势;轴瓦表面和接近表面的损伤量较大,越接近摩擦层和镍栅层的结合面附近损伤量越小.采用本方法可以有效计算轴瓦材料受微射流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应变过程和损伤演变,由此提出了一种分析轴瓦表面气蚀磨损的损伤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力学行为”一词指的是材料对外部载荷的响应。包括决定材料性能的力学测试,对于塑性的有限元分析,改变力学性能的方法以及几种失效模式。材料对外部载荷的响应主要是变形与断裂。变形可能是弹性变形、滞弹性变形或者蠕变。断裂可能是瞬间断裂或者是疲劳断裂。疲劳与断裂对于缺陷、温度和加载速率都很敏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小梁的弯曲蠕变试验,研究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对沥青混凝土黏弹性力学模型参数及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的增大,纤维对沥青混凝土弯曲蠕变变形的约束能力先增强然后减弱;纤维含量特征参数能综合反映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纤维含量特征参数影响的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最佳纤维体积率为0.35%、长径比为324、纤维含量特征参数为1.128.  相似文献   

11.
研了酶作用对改性蛋白质结构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充分表明:改性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与其水解度成反比关系。等电溶解度随水解度的增加成对数函数规律增加,极性与平均分子量成反比关系,柔性与平均分子量成负指数函数关系。这些均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憎水性随水解度的增加而呈反比例关系减小,而且与平均分子量成正比关系。根据以上结果,作者认为:改性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极性,柔性和憎水性与酶作用之间存在明显的定量关系,可用来作为描述改性蛋白质结构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子生物物理学原理探讨了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水化面积、极性、憎水性、柔性及电荷分布与酶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改性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与水解度成反比例关系;水化面积随水解度的增加成对数关系增大;极性与平均分子量成反比例关系;柔性与平均分子量成负指数函数关系;净电荷数在pH、温度和蛋白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水解度的增加成正比例关系增大.改性蛋白质的憎水性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肽键断裂引起憎水性的变化和构象变化引起的变化.其中肽键断裂引起憎水性变化与水解度成正比关系.总之,改性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变化与酶作用之间存在明显的定量关系,而且结构性质的变化还与酶特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腐蚀试验法,结合表面微观形貌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所用EMP(Elastic-Metal-Plastic)轴瓦样品表面材料的表面细节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EMP轴瓦试样表层PTFE材料中不含任何无机填料,其表面结构为条带状结晶形态结构.这为深入研究该类材料的摩擦学特性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输线脉冲(TLP)测试方法实施过程工作量较大、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程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建模的电磁脉冲响应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TLP测试系统,增加机器模型静电放电和人体金属模型静电放电两类注入电磁脉冲,分别建立Elman,Jordan神经网络以及它们的组合Elman-Jordan神经网络对NUP2105L型瞬态抑制二极管(TVS)进行建模,预测不同脉冲条件下TVS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递归神经网络建模效果好、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弹性金属塑料磨损表面的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完成磨损试验后的弹性金属塑料(EMP)试样表面轮廓的测量与计算,获得EMP材料的磨损表面轮廓具有分形特性,通过比较分形维数的各种计算方法,推荐结构函数法为EMP材料磨损表面的轮廓进行分形维数计算的优选方法,并计算出了该材料在本研究条件下稳定磨损状态时的分形维数。  相似文献   

16.
电磁屏蔽技术在通信设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磁干扰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介绍了工程上运用电磁屏蔽技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定性分析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采用FDTD计算瞬态Gauss脉冲在介质柱体内电场分布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特别是对于瞬态场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弹性-粘弹性对应原则,推导了球体、圆柱体和锥形体等典型外形压头法向无摩擦力作用下的EMP轴瓦表层的应力、应变方程.所得结论将对以后摩擦与磨损行为研究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未来战争条件下,人为产生的强电磁环境的攻击对通信系统构成了重大威胁,其射频前端电路在强电磁脉冲环境条件下,极易出现性能降级和损毁,导致通信系统工作异常甚至完全失效.因此,研究强电磁环境效应以及强电磁脉冲防护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通信装备在强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阐述和分析了射频前端强电磁脉冲防护的的研究内容,并围绕电磁脉冲效应研究、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研究、电磁脉冲防护标准与效能评估这3个基本内容,从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实验评价等角度对现阶段国内外开展的电磁脉冲防护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对射频前端强电磁防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