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隆 《世界知识》2012,(4):42-43
2011年以来,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中,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多国政治变局的重要因素.在巴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的抗议浪潮,遭到逊尼派哈利法家族和以沙特阿拉伯军队为首的海合会部队的联合绞杀.在叙利亚,属什叶派阿拉维支派的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冲击下摇摇欲坠.什叶派核心国家伊朗则面临与西方的最后摊牌.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殃及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工业,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一切似乎说明,什叶派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围攻下腹背受敌,教派矛盾在中东现实政治中被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伊朗:不要“糖果换金块”5月17日,伊朗总统内贾德明确拒绝了欧盟尚未正式公布的“补偿方案”,指责欧盟的这种做法是“糖果换金块”的伎俩。内贾德宣称,伊朗“不会接受任何搁置或终止”铀浓缩活动的方案。他还威胁说,如果伊朗遭遇国际社会压力,伊朗将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何谓“补偿方案”?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奥地利外长普拉斯尼克15日向外界公布:该方案支持伊朗可持续、不扩散的民用核计划,且为伊朗提供安全保证,包括欧盟为伊朗提供轻水反应堆所需要的核燃料,但伊朗必须放弃利用核电站产生的副产品(钚)。对此新方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克马克…  相似文献   

3.
林东  邢建超 《世界知识》2011,(17):38-39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伊朗革命卫队举行了“伟大先知6”大规模军事演习。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导弹部队司令阿米尔·哈吉扎德说,演习目的是检验和提高伊朗武装部队抵御外国军队侵略的能力。在演习中,伊朗先后试射了“震动”和“流星一1”、“流星一2”及“流星一3”等多种国产新型远、中、近程和短程导弹,最远射程达2000公里。  相似文献   

4.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2,(14):72-73
<正>当以色列对伊朗的“影子战争”频频得手时,伊朗“代理人战争”对以色列的骚扰也持续蔓延,以色列的日子也不好过。近十年来,伊朗国内深受经济、社会问题困扰,但在国际上却遇上“阿拉伯之春”、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海湾国家内讧等“有利”形势,“代理人战争”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有人说伊朗“命”好。  相似文献   

5.
正沙特和伊朗在地区竞争中本来是平手,但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沙特在各个层面都不占优势,有些方面甚至越来越处于劣势。沙特的战略性投入总是无法获得战略性收获,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战略期待不仅超越了自己的客观现实,还超越了别国的底线。在"伊朗强、沙特弱"格局已经显现的当下,伊朗应该"守成",越冷静就越能巩固已经获得的优势地位;而沙特应该"止损",保住现有的东西,假如还想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逊尼派地区搞点儿事,那它就想太多了。  相似文献   

6.
储昭根 《世界知识》2011,(23):46-47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维也纳发布报告,公布了一份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详细时间表。该报告认为,至少在2003年年底之前,伊朗曾“有组织、有系统地”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并依据“可信”证据,伊朗目前仍“从事核爆炸装置研发相关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计划可能具有军事用途表示了“严重关切”,  相似文献   

7.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创立了举世无双的伊斯兰政治体制,即“宗教民主制”。今年5月底6月初,适值伊朗总统选举之际,本人应邀赴伊朗访问,亲身体验了为世人惊异的这一民主制度。霍梅尼的继承和创新“宗教民主制”是伊朗的独创,其理论和实践创始人是已故的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所谓“宗教民主制”,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伊斯兰基础之上的民主制度。霍梅尼有关伊斯兰政府等一系列政治思想是“宗教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有伊朗学者认为,宗教民主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对早期的伊斯兰民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并注入…  相似文献   

8.
<正>1月16日晚,伊朗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萨布兹科地区进行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伊朗方面称,此次行动摧毁了恐怖组织“正义军”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两个重要据点。巴基斯坦对伊朗侵犯领空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指控后者造成数名无辜儿童伤亡。1月17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宣布已召回驻伊朗大使,并禁止此前回国休假的伊朗驻巴大使返回伊斯兰堡。18日凌晨,巴基斯坦陆军、空军对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俾路支解放军”“俾路支解放阵线”营地实施反制打击。此外,巴方还暂停了所有与伊朗的双边高层互访及交往。  相似文献   

9.
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多次引发国际危机。冷战后伊朗石油成为三种利益的交汇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以及以伊朗为核心的海湾产油国的利益。伊朗凭借石油经济及其壮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挑战美国,伊朗称霸中东地区的“大国梦”和美国控制中东的“世界梦”必然发生冲突。围绕伊朗石油的博弈,美国在中东石油霸权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10.
背景1985年~1986年间,里根政府违反国会禁令,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作为伊朗释放美国人质的交易,并将部分所得款项秘密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该事件的披露使里根政府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11月18日,美国国会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最后调查报告认为里根对“伊朗门”事件负有根本责任。1988年3月,美国联邦陪审团对卷入“伊朗门”事件的前政府官员正式提出起诉。1990年2月16日~17日,里根就“伊朗门”事件做了为时两天的录像作证,仍否认他知情。人们将这一事件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称作“伊朗门”事件。下面是美国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他的新著中披露的有关细节。  相似文献   

11.
田文林 《世界知识》2011,(22):34-35
伊朗:中东新“暴风眼” 10月11日,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爆料”,美方挫败一起有伊朗革命卫队参与的阴谋刺杀沙特驻美大使祖贝尔的恐怖案件。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描述,整个情节宛如一部好莱坞大片:主犯阿巴布希尔拥有美国和伊朗双重国籍,今年5月,他支付150万美元聘用墨西哥毒贩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不料这名“毒犯”是美国毒品管制局卧底线人,将其泄露给美国。据称阿巴布希尔的亲戚是伊朗革命卫队属下“圣城军”高层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近期围绕美国是否会对伊朗开战这一问题,各种报道和猜测纷至沓来。事实上,美国高层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也存在分歧。美国《纽约时报》3月1日的一篇文章认为,在对伊朗政策问题上,美国政府内部一直存在两种势力。一种主张接触、对话解决问题;另一种拒绝与伊朗对话,主张采取孤立伊朗的强硬立场“。打”“与不打”,如果“打”要“怎样打”,下面三个人物对美国的决策将产生重要影响:一是迪克·切尼:副总统、美国鹰派的代表;一是罗伯特·盖茨:国防部长、是否对伊朗开战的主要决策人;另一个是威廉·法伦:一旦对伊朗开战,他就是前线指挥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东乱局和红海危机的发展,伊朗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再度成为全球军迷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伊朗长期以来就将封锁波斯湾作为其争夺未来战争主动的战略追求。美国媒体报道称,伊朗首次获得反舰巡航导弹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2月伊朗成功试射了“海鹰-2”岸舰导弹,该型导弹是苏联SS-N-2“冥河”反舰导弹的改进版,也被称为“泡泡沙”。  相似文献   

14.
知识集锦     
突尼斯与伊朗断交3月26日,突尼斯宣布与伊朗断交。此前,突尼斯破获了一个“与伊朗政权勾结的突尼斯霍梅尼集团”,法国逮捕了预谋在法国进行恐怖活动的6名为伊朗所操纵的突尼斯人。据说,突尼斯的这一外交行动是针对国内反对派的,尤其是针对政府认为最危险的“伊斯兰倾向运动”。突尼斯政府人士纷纷发表讲话,指责外部势力“企图操纵一小撮伊斯兰极端分子”“制造宗教冲突”,认为当前“最危险的是宗教异端的思潮”,应该立即“制止那些危害人民、损害祖国的分子的活动”。布尔吉巴总统也谴责某些国家操纵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旨在制裁伊朗的国防预算法案,而欧盟方面也将在2012年1月底做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对伊朗的石油进行全面禁运.显然,制裁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关系的关键词.联想到最近美国与伊朗频打“嘴仗”,并先后在霍尔木兹海峡“展示肌肉”,世人不禁关注:美国与伊朗是否会在美国的大选年因擦枪而走火?美伊之间的较量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6.
2023年2月14日伊朗总统莱希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年来伊朗总统首次正式访华,中伊双方都高度重视此访的意义。然而,美西方媒体关注的不是中伊双边关系,而是美中关系。当天,《美国之音》报道的标题是“美中关系恶化之际,中国邀请美国宿敌伊朗的总统进行国事访问”,《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是“美中关系紧张之际伊朗总统访华”。  相似文献   

17.
确定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接班人,多年来一直是伊朗政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为此,伊朗于1982年底专门成立了负责推选领袖继承人的最高权力机构“专家会议”。1985年11月,“专家会议”在一次会议上正式选举阿亚图拉侯赛  相似文献   

18.
从若即若离到坚定盟友●:自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和伊朗就结下了死仇。但此前美伊关系却不是这样,一度甚至可称做“蜜月期”。■:了解了美伊关系60多年的沧桑变化,也许对我们透析当前伊核危机有所补益。今天美国人眼中的伊朗是“无赖国家”,是“邪恶轴心”之一;在伊朗人心里, 美国是其“头号敌人”,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20.
伊朗的春节——“诺鲁兹”是伊朗人民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比2500多年前古波斯帝国的第一个朝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更遥远的年代。在伊朗,除了重大的伊斯兰宗教节日外,“诺鲁兹”是个全国性的喜庆日子。“诺鲁兹”一般是指伊朗历元月1日(相当于公历3月21日或我国的农历节气春分)至13日这段时间。这时的伊朗首都德黑兰已是杨柳滴翠,桃李泛红,芳草萋萋,春光融融;你若北上里海,或南下波斯湾,那里更是碧波万顷,景色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