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最优秀的一部.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弄人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个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这个形象的本质和这个形象在剧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了弄人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在莎士比亚现实生活中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陈尹晴 《科技资讯》2006,(21):208-209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英国乃至全人类的文学瑰宝,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悲剧还是历史剧都是英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在对莎士比亚时代历史的研究。本文作者着力分析了莎士比亚各类作品的经典之处,让读者对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精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被世界文坛公认为是文学中的宙斯,他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作品,直到现在也是大众最受青睐的艺术瑰宝。本文以莎士比亚喜剧戏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中法庭审判片段为研究内容,从三个方面探讨莎翁的语言特点,包括矛盾的制造、气氛的渲染以及修辞的巧妙利用等,通过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所使用的不用语言特色,多元化的欣赏莎翁的该部戏剧,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会从更深的层次,让欣赏者了解本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有名的诗人及戏剧家,其作品传遍全球,妇孺皆知。他的故居和葬生之地也成为全球旅游者朝圣的所在。但近来,一个有关莎士比亚墓地的诅咒却让不少光临过该地的人担惊受怕,惶惶不安。  相似文献   

5.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艺术高峰。作品中描写了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构成了《聊斋志异》作品中最亮丽,最有魅力的部分。在近五百篇小说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就接近二百篇。其中有一批贤德类女性,如林氏、颜氏、庚娘、细柳、珊瑚等都是作者尽力刻画的贤妻形象。在男性看来,她们的确很贤德,因为她们符合男性所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去认真分析她们的处境,会发现她们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贤德类女性形象加以分析,来阐述她们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6.
孙犁是解放区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也谈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悲剧人物之一。他的悲剧,并非始于他的年老昏愦、不能识人,也并非不可信,而是始于王权造就的他的特殊的价值观。他也是一个时代的典型。塑造这一形象,是莎士比亚对王权的怀疑进一步加深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喜剧以爱情为中心,刻画了一系列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容颜焕发,光彩照人,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尤为突出的是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社会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抗争和身处逆境时的应变能力。这群朝气蓬勃,敢作敢为的女主人公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众多文学形象中,女性人物形象性格各异,朱丽叶、苔丝狄蒙娜和克丽奥佩特拉这三个女性人物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她们反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追求人格的自由,对爱情忠贞不渝。当然,她们的性格也截然不同,她们的共性是通过截然不同的个性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为中外文艺创作的典范。本文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 ,通过对其早期喜剧《驯悍记》结构和剧中女性人物性格的分析 ,揭示在《驯悍记》剧表面故事情节下剧作家真实的创作意图 ,阐明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英国"黄金时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这出节日喜剧中通过两个完美女性的形象,以巧妙的情节故事,幽默戏谑的语言娱乐观众并向当时已经年迈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表达了敬意。《第十二夜》是一出向女王致敬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2.
艾略特对但丁和莎士比亚的批评文字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对于但丁和莎士比亚这两位西方文学界中最伟大的作家,作为批评家的艾略特认为两人的作品在意象特征和表达人类情感的维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的思想基础存在深层次差异。透过这些评论,结合艾略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不难发现他个人更心仪体系型的但丁。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小说作品主要以高密县东北乡为主要创作背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具有丰富个性的女性形象,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之情。本文分析了莫言小说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可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的确是尽了他最大努力去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在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性别立场决定了他的男权视角。正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狭隘的认识,以及莎士比亚作为男人这一事实本身,使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限制、贬低,乃至歪曲。当我们怀着继承与批判的精神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时不难发现,她们身上深深地烙着时代印迹及莎翁自身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5.
四百年来,莎翁的戏剧、诗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贴近大众生活的宝贵资源之一,他所描绘和表现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与社会背景,尤其是对于人类共性与个性的深入探询和极致表现超越了时空,“不朽的莎士比亚”成为一种人类通灵的象征与符号。  相似文献   

16.
张美兰 《科技咨询导报》2011,(7):208-208,210
在艺术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代表了人类戏剧艺术的顶峰,而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的.文章解读莎士比亚作品正是通过悲剧人物心灵内在化倾向,特别是通过人物的病态心灵表现社会异化、畸形和危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陶亮  吴硙 《奇闻怪事》2009,(11):100-100
创新是指设计师在设计中表现出来的设计个性和设计特色。创新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包括设计作品的取材、形象、用色、表现手法、意境等等诸多方面。以内容和形式相比较,形式方面的要素更多成为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当代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及译作亦广受国内外欢迎。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国内外池莉小说比较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观点,从作品的题材、叙事结构、艺术个性、语言风格、女性形象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为展开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指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历来备受推崇,而萧伯纳的莎评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通过对萧伯蚋的莎评作简要的梳理,以实例来说明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所持态度不同于多数莎评家。  相似文献   

20.
奥斯卡·王尔德更多的是以戏剧家的形象印刻在人们的心中,他作为诗人的这一角色往往被忽视掉了。他是作为继莎士比亚之后,最受人们关注的人物,其诗作有独到之处。通过分析他的一篇短诗《浪女居所》,来剖析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诗人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