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重庆市昆虫进一步的区系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了重庆市5个伪叶甲亚科新纪录种,分别是紫蓝角伪叶甲(Cerogira janthinipennis(Fairmaire,1886))、齿角伪叶甲(Cerogria odontocera(Fairmaire,1886))、蓝背绿伪叶甲(Chlorophila cyanea Pic,1915)、崇安外伪叶甲(Exostira schroederi Borchmann,1936)、莫氏台湾伪叶甲(Taiwanolagria merkli Masumoto,1988)。研究了采自其他省份的伪叶甲亚科标本,发现其中2种也是其他一些省份的新纪录种。本文对这5个重庆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雄性阳茎图,更新了这5种的地理分布。本文的记述对于伪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补充突伪叶甲亚科(Statiriinae)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进行标本观察和鉴定。【结果】鉴定出突伪叶甲亚科5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印管伪叶甲(Donaciolagria impressipennis Pic,1914)、四斑外伪叶甲(Exostira bisbimaculata Pic,1935)、富士大伪叶甲(Macrolagria fujisana Lewis,1895)、粗头大伪叶甲(Macrolagria robusticeps (Lewis,1895))和紫色丘伪叶甲(Sora purpureipennis Borchmann,1930)。对这5个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雄性阳茎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对于突伪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为更好地利用该亚科的资源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记述沟伪叶甲属(Bothynogria Borchmann,1915),补充该属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形态分类鉴定法,查阅相关文献,在体式解剖镜下进行标本鉴定与雄性外生殖器解剖。采用基恩士超景深三维显微摄像系统(Keynece VHX-5000)拍摄照片。【结果】鉴定出异色沟伪叶甲(Bothynogria bicolor (Kollar et Redtenbacher,1848))和印度沟伪叶甲(Bothynogria meghalayana Merkl,1990)为中国新纪录种。沟伪叶甲属已知5种分布于中国,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局部特征图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编制了世界沟伪叶甲属已知6种的分种检索表。【结论】沟伪叶甲属世界已知6种,在中国分布已知5种,分别为异色沟伪叶甲、齿沟伪叶甲(Bothynogria calcarata Borchmann,1915)、喜马沟伪叶甲(Bothynogria himalayana Borchmann,1936)、印度沟伪叶甲和红胸沟伪叶甲(Bothynogria ruficollis (Hope,1831))。  相似文献   

4.
【目的】补充铃腹胡蜂属(Ropalidia)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查阅相关文献,在显微镜下进行标本鉴定。【结果】鉴定出中国铃腹胡蜂属 3个新 纪 录 种,分 别 为:毛 织 铃 腹 胡 蜂(Ropalidiaaristocratica(de Saussure,1853))、大 铃 腹 胡 蜂 (Ropalidia magnanima magnanima van der Vecht,1941)和 刻 点 铃 腹 胡 蜂(Ropalidiasculpturata Gusenleitner,2001),并对3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局部特征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铃腹胡蜂属系统分类和更好的利用该属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设m是正整数,b是正偶数,Gm=bbm+1。本文运用初等的方法证明了:i)Gm必为素数或者底为b的伪素数;ii)对于适合m1<m2<…<mk的正整数m1,m2,…,mk,乘积Gm1Gm2…Gmk是底为b的伪素数的充要条件是mk≤bm1-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完善重庆市缙云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方法】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结果】根据野外植物活体植物和标本馆相关植物标本的比较形态研究,确定团叶鳞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 (Lam.)Mett.ex Kuhn)为重庆市1新纪录种。【结论】重庆市又增加1种维管植物,缙云山是团叶鳞始蕨已知分布区的北缘。
  相似文献   

8.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30年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及叠加功能,综合分析了柑橘在巴南区的生长条件、产量、质量,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其生长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等4个区域。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占全区面积78%,而花溪、一品、安澜等乡镇是气候最适宜发展甜橙类柑橘种植的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柑橘生产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农业气候区划的推广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而人类的过度活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使区域环境承载力出现超载,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重庆市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法评价了重庆市2006—2011年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重庆区域承载力虽呈现逐渐改良态势,但仍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重庆的区域承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最后,论文提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了解重庆市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格局。【方法】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 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重庆市气温变化特征。【结果】1960—2013年重庆市的区域增温速率为0.008℃?a-1;四季气温也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秋季增幅最大,夏季最小;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的2~4a周期变化,年均温年代际变化具有阶段性,2000年前有降温的趋势,其中1980—1989年为低温期,2000年气温突变后为升温期;季节均温年代际变化表现为:春季、秋季、冬季呈“降温—增温—降温”的变化过程,夏季则只有“降温—增温”的变化趋势;气温增温速率在空间分布上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巫溪达到最高值,为0.056 ℃?a-1。【结论】1960—2013年重庆市的区域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四季升温趋势存在差异;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阶段性:低温期、过渡期、升温期,2000年为重庆市气温突变年;气温增温趋势总体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