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任何文化都处在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文化持有者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等的转变,常出现文化变迁.基诺族"大鼓舞"在当代流变中形成了多种存在形式,这是基诺族在文化变迁中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胡鸣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51-52,126
阮元《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是《论语》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本。阮刻本是宋十行本的重刻,宋十行本与朱注本几乎为同时期传本。然而,二者经文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在文本结构的分章与文本属性的异文的出入,此展现了宋代《论语》传本流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巴蜀民族文化,是指从先秦以来直到当代,活动于今四川省、重庆市区域内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文化。文章概述了研究巴蜀民族文化所涉及的相关史料、研究历史及《巴蜀文化通史.民族卷》的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定义,是关于健康的定义中引用和影响最为广泛的。这一定义虽明确是由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但具体是由谁提出的,在国际上尚存在一些歧见,且缺乏对此专门的历史研究。在中国,由于翻译和引用的不准确和不规范等,这一定义的内容、提出的年份和机构,以及是否有过修改都说法不一、多有分歧。本文试图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原始档案、相关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还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概念的历史语境和过程,厘清有关史实,探讨相关争议、流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思"被刘勰认为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在《神思》篇中对艺术想象、灵感、意象等问题作了独到的探讨。在中国文化比较的视域中,对刘勰的"神思"进行新的研究,刘勰对"神思"的理解与西方美学家可谓不谋而合,这些都揭示了某些艺术规律性的东西,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对艺术想象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重要差异,如在科学型的西方文化中,想象的地位曾长期地低于思维到了近代才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13-114
<正>随着教育心理学从脱离情境的"冷认知"到关注情境的"热认知"研究范式的转变,认识信念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美国的学术刊物《教育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评论》、《元认知和学习》陆续出版专刊,探讨认识信念研究的理论问题、实证研究及相关评论。相比于国外研究的如火如荼,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较为冷清,研究成果比较薄弱。认识信念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使得东方学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9月23~25日,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主题为"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此次论坛由中华美学学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研究中心、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院、《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社会科学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社等联合举办。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布朗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英国卡迪  相似文献   

8.
清人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者常备的重要文献。1999年和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的标点本,二者均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的阮刻本为底本且以简繁两种字体印行,为研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影印本和标点本《春秋左传正义》都存在诸多讹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左传注疏》可用以校正其误,因而四库文渊阁本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儒学经典西传过程中,不仅义理层面的阐发、大量名物制度的诠释需要下考据功夫,而且要回到经学注疏语境,将训诂与翻译相辅相成,才能等值和真值地阐释其中精髓.理雅各英译本和顾赛芬法译本具有较高的训诂学意识,其注释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注疏的接受基础上,可视为西儒译经的范本.通过以《礼记·檀弓》译文为个案,结合经学研究和话语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三辅黄图》等,古代关于长安史地的著作还有《汉宫殿疏》类文献,惜学者关注不多.其书名不一,主要称疏、名、簿、记.作为产生于汉魏六朝时期的地理类书籍,此类文献的编纂目的为"尊宸居",对汉长安城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两《唐志》中始见著录,宋代以后散佚.此类文献为汉魏以后很多书籍所引用,并有部分辑佚,存在进一步辑佚、整理的...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呈现的多元化、大众化和快速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生"关系;通过对我国大学校园在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空间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探讨了当代社会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空间、教学空间和交通空间的新要求,并据此提出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5,(4):34-36
身份流变是美国华裔文学中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研究中的焦点。本文以后殖民文化研究及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流变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林露德《千金》和《木鱼歌》的文本分析,探寻林露德这两部小说中华人族裔身份的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13.
从1919-2009年,中国当代文化经历了90年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与发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当代文化的百年科学发展历程,即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共同方法偏差是一种系统误差,会影响到研究的有效性.该文以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发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上的全部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共同方法偏差的报告、文献引用和方法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共同方法偏差统计检验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结合已有研究,对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提出了4点建议,并提出未来应加强对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方法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五缘文化"理论是探讨影响海外华人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其与祖国联系的文化深层因素的理论,其诞生二十年来,为指导学术研究和侨务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族群的代际更替,"五缘文化"理论各要素发生了消长,与文化认同相关的亲缘、地缘、神缘因素出现了淡化趋势,而与经济认同相关的业缘、物缘因素则有加强的趋势.研究"五缘文化"的这一变化,将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侨务资源变化动态,改变工作思路,促进侨务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疏不破注"仅仅是经学注疏的一般原则。《毛诗正义》对《毛传》《郑笺》常有违逆,一切以实际需要为目的,学派观念并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王邦直是明代在舞蹈理论研究领域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他的著述《律吕正声》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四大量引用了《尚书》、《礼记》、《乐记》、《毛诗》等儒家经典以及韩邦奇的乐舞思想,较为系统的记述了古代乐舞的概貌,为后世学者的"舞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作用。本文着重从乐舞的形式与作用、乐舞构图、乐舞的伴奏乐器、乐与舞的配合、乐舞的本质五个方面入手,对王邦直的乐舞思想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对竹林七贤的评价,是一个具有贬义的重要转折。南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并不是马鹏翔所说的《隋书.经籍志》中的"《魏纪》十二卷,左将军阴澹撰",而应该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在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资料中,并非只引用书目,有时会书目、篇目兼引,有时只引用篇目,或概括引述,引用资料来源并不规范。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较早记载"竹林七贤"名号的文献,还是以东晋孙盛所著《魏氏春秋》和刘孝标注引的《晋阳秋》为好。  相似文献   

20.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