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倭蜂猴为夜行性灵长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其夜间活动规律尚未见报道。以连续记录法对5只笼养雄性倭蜂猴夜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为减少人为干扰,采用监控摄像记录动物夜间的活动,时间为每日19:00至次日7:00。结果显示:在夜间的12h中,倭蜂猴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达(5.85±0.25)h,其次是移动((4.17±0.16)h)、摄食((0.94±0.10)h)和其他行为((0.45±0.04)h),用于理毛的时间最少((0.40±0.02)h);不同倭蜂猴个体间除理毛以外,休息、移动、摄食和其他行为所消耗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研究对象摄食行为主要集中在每日19:00至21:00;移动行为则主要集中于3:00至4:00之间。倭蜂猴每天的夜间活动中,前2h为摄食高峰,这与大多数昼行性灵长类动物白日活动开始先摄食后进行其他活动的节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了如何对订单合理分配实现货物的低成本及高效回收的问题,为作为闭环供应链逆向物流订单货物的高效回收提供可借鉴方法。【方法】通过对逆向物流车辆与货物订单分配问题的分析,利用现代排序论的思想和方法将逆向物流订单和车辆分别看作工件和机器,构建了逆向物流订单分配排序优化模型,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并做了算例模拟。【结果】算例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及算法能够有效解决订单货物的高效回收。【结论】基于分支定界法的改进的FBLPT算法能够给出问题的最优解,对解决逆向物流订单分配排序优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研究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和跟踪观察法观察和记录白颊噪鹛觅食、静息、运动、警戒、其他等5种主要白昼行为。【结果】白昼行为中,觅食、静息、警戒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运动和其他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p<0.05)。觅食行为活动高峰出现在7:00~10:00和16:00~18:00两个时间段。警戒行为在7:00~8:00,12:00~13:00和14:00~15:00发生频率相对较高。静息行为在11:00~12:00和13:00~15:00有峰值。白颊噪鹛行为节律以觅食和运动行为为主,分别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为44.48%,21.13%。【结论】白颊噪鹛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是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川县不同区域对断裂活动的地质响应机制。【方法】从岩层年龄、岩石类型、岩层产状、滑坡点密度、地貌高程等角度分析断裂上、下盘差异活动对北川县不同地区地质特征的影响。【结果】断裂上盘岩石类型相对单一,主要发育以千枚岩为主的变质岩,断裂下盘岩石类型复杂,各类沉积岩广泛分布;相对于下盘区域,断裂上盘地势高峻、地表出露岩层更古老、岩层倾角更大、滑坡点密度更高;另外,以北川-映秀断裂为界,上、下盘区域均表现出岩层年龄值与岩层距断裂距离值成反比的特征。【结论】总体来看,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北川-映秀断裂的逆断层性质导致了北川县不同区域对断裂活动产生不同的地质响应方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主要以评分数据为数据源来计算和反映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资源相似度,并决定是否对潜在用户进行推荐物品。而忽视了用户、资源本身的特征,用户在不同时间对资源的认识和感兴趣程度是会变的。基于这个问题,本研究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时间加权标签的信息推荐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标签可被用户依个人偏好进行资源标注,标签代表用户对资源的兴趣特征,以用户集、时间、标签集及物品资源等 4 个量形成的多维关系,可以计算出用户和资源之间的标签特征向量,计算在不同时间段,用户对资源的偏好以及资源相似度,并且依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来预测用户的偏好,并进行推荐。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推荐的准确性,获得了更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6.
笼养松鼠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对笼养条件下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进行观察,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相关行为数据,以探讨影响其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因素,为松鼠猴的科学饲养繁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松鼠猴一天的活动时间分配中,45.74%的时间用于移动、18.77%用于休息、15.93%用于觅食、9.17%用于晒太阳和9.12%用于玩耍。在3个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中,青少年组的移动和玩耍时间明显高于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成年雌性的觅食时间高于成年雄性和青少年个体;晒太阳在3个性别年龄组中没有差异。在日活动节律中,上午和下午分别出现2个移动和觅食高峰,中午出现休息高峰的同时出现一次觅食小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风险资产的价格满足跳-扩散过程且负债满足扩散过程时,研究目标是求得时间一致的最优投资策略,最大化终止盈余的均值,同时最小化终止盈余的方差。【方法】应用推广的Hamilton-Jacobi-Bellman动态规划的方法研究了该问题。【结果】得到了时间一致最优投资策略和值函数的显式解。【结论】所得结果推广了时间一致策略选择问题中已有文献中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现实活动中,往往存在一方无法独自完成一个项目中全部工件加工任务的情况,这就需要双方或者多方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假设每人有一台用于加工工件的机器,通过确定这批工件的一个恰当划分,把工件分配给两台机器,使得双方合作收益最大。本文研究当工件加工时间是其开工时间线性恶化函数,以最小的加权总完工时间作为加工成本,建立两人合作排序博弈模型。通过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不同的盈利能力和机会成本对最优解的影响,并与以总完工时间作为加工成本的模型进行比较,表明本文模型在盈利能力不强以及恶化因子小的情况下都可以求得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笼养勺鸡繁殖季节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笼养勺鸡 (Pucrasia macrolopha )繁殖季节的日时间分配为 :静息 4 7.0 % ;游走 30 .4 % ;觅食 11.1% ;理羽 8.6 % ;繁殖 1.3% ;其他 1.6 % .直接或间接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占 98.5 % .白天静息活动在早、晚所占比例较少 ,12∶ 0 0~ 16∶ 0 0比例较大 .游走、觅食、理羽等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在中午较小 ,而在早晚较大 .繁殖活动主要在 12∶ 0 0~ 18∶ 0 0进行 .雌雄鸟在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仅在饮水、沙浴、攻击等行为活动时间雌鸟显著多于雄鸟 .不同繁殖时期的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早期用于繁殖的时间明显多于晚期 ,而在晚期用于理羽的时间显著多于早期 ,其余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成渝经济区城市扩展基本状况以及未来城市可能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1992—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影像自校正方法”和“动态阈值法”对城市扩展数据进行提取,采用重心偏移相关指数、灯光指数和城市化相关指数以及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近20年来城市扩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灯光数据提取误差在4%以内;2)成渝经济区扩展区在1997—2007年的增加面积比例最小,同时期四川部分增加比例下滑,重庆部分持续上升;3)成渝经济区城市区重心在1992—2012年时期向东南方向波动变化,四川部分城市区/扩展区重心均先靠向成都市区然后向绵阳方向转移,重庆部分城市化区/扩展区重心位置沿东北方向较快移动;4)成渝经济区近20年来城市发展以第i类为主,四川部分城市化呈现出加速提升—持续加速—减速提升—加速提升的态势,重庆部分城市化呈现出加速提升—减速提升—加速提升—持续加速的态势。【结论】成渝经济区呈现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两极向外不断扩展的趋势,是一种非良性发展,应注重多极化发展。采用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城市扩展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对充分了解区域内城市化区域发展类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新引入人工圈养环境的驯养时间的长短对野生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的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的影响以及年龄是否会影响马来穿山甲的适应性行为。【方法】对已引入圈养环境下生活1年以上的81号和A1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进行了为期50d的观察研究,对比刚引入圈养环境下的52号和53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的观察研究,归纳得出野生马来穿山甲被引入圈养后的生理行为变化规律。【结果】刚引入圈养环境的52号和53号个体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分别为3.83~626.63min和3.13~269.08min,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即63.33~507.50min和31.67~765.00 min更 短;52号 和53号 个 体 活 动 行 为 起 始 时 刻 分 别 为19:51:48和21:02:52,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即21:39:04和20:51:43更早。【结论】圈养时间对马来穿山甲的活动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随着马来穿山甲对新环境的适应,它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会逐渐增加,范围为360~390 min;它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会延迟,稳定范围为21:00~22:00。与亚成体马来穿山甲相比,成体马来穿山甲的昼夜持续活动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变化明显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一个群G被称为核(m)-群当且仅当对G的任意子群H,|H∶HG|至多可以表示成m个素数的乘积。证明了如果有限群G是核(m)-群,那么G是可解群,且G的Fitting子群在G中的指数至多是5个素数的乘积。进一步证明了如果有限超可解群G是有限核(2)-群,且群G存在极小正规子群N 是阶为p3的初等交换子群,那么则存在素数p,q,使得G有交换正规子群A满足 |G∶A||2pq,并且G至多只有4个互不同构的西洛子群不正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n,0)-内射模的推广Gorenstein(n,0)-内射模的定义并得出了Gorenstein(n,0)-内射模的一些同调性质,并讨论了R是右n-凝聚Noether环,且R是余生成子时,Gorenstein(n,0)-内射模的等价条件及性质。给出了Goren-stein(n,0)-内射维数的概念并讨论了某些短正合列下Gorenstein(n,0)-内射维数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每个模都是Gorenstein(n,0)-内射的环的等价条件,以及自(n,0)-内射环能被Gorenstein(n,0)-内射、平坦和投射模刻划。
  相似文献   

14.
对复域时滞神经网络的唯一性和在平衡点处的渐近稳定进行了研究,并基于Lyapi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复域时滞神经网络的一些渐近稳定的有效条件得到推导。最后通过一个有效的例子来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合作加工一批工件,加工成本由最小的总完工时间决定的两台机器合作博弈问题。每一方都有一台机器用于加工工件,每个工件只需在两台机器中任何一台加工一次,而且加工时间都相等。要确定这批工件的一个划分以把这些工件分给这两台机器加工,使得相应的合作(加工)收益分配合理、能够被双方接受。本文研究在相同工件的情况下,以最小完工时间作为加工成本的两人合作博弈问题,并给出此合作博弈问题的纳什博弈解。  相似文献   

16.
记录了 1 例马来穿山甲在圈养下的交配行为及幼仔出生和成长记录。在2015年1~2月,对2只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javanica)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在之后的时间内又观察记录了新生幼仔的出生和成长过程。结果显示:马来穿山甲都以雄性为主发起交配行为,整个过程分为性激动、求偶、交配、射精等4期,持续时间约21min ,求偶期最长。在混合圈养的 36d 里,共有22d发生了交配行为,多数时间每日交配1次,主要集中在投食后,交配方式采用侧卧式。此对马来穿山甲于2015年2月3日首次交配,当年4月8日雌性个体产下1只健康雄性幼崽,160d后幼崽体质量达2540g 。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马来穿山甲的交配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提高圈养马来穿山甲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7.
以嘉陵江流域作为研究范围,以其控制性水文站北碚站实测数据为研究依据.采用肯德尔( Kendall)秩次相关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及相关性分析法对径流量、降水量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嘉陵江流域Kendall标准化变量M=-2.52,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在1992年发生突变.累积距平法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8.
Cd暴露对南方鲇氧化应激及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体染毒法研究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Cd暴露0、7、14d时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金属硫蛋白(MT)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b)含量、脑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Cd含量(0.015、0.06、0.24、0.96 mg·L-1)的处理组。结果显示,Hb含量和AChE活性先显著性降低(p<0.05)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T-AOC水平和MT含量的变化为随Cd含量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性升高和增加(p<0.05);MDA含量在暴露14d时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提示,AChE活性和Hb含量先受到Cd暴露影响,而南方鲇通过肝脏增加合成MT、提高T-AOC水平来对抗Cd的毒害;较长时间的Cd暴露使肝脏MDA含量降低,同时合成MT的能力和T-AOC水平明显升高,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南方鲇可通过调节体内生理功能使之应对环境中一定范围的Cd污染胁迫。  相似文献   

19.
油菜雄性不育系160S育性转换中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度敏感型甘蓝型油莱雄性不育系160S为试验材料,并以可育油菜31C为对照,对160S育性转换过程中叶片和花药保护性酶的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测定了160S在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20.
螺赢亚科(膜翅目:胡蜂科)分类研究进展 (动物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便于对中国蜾蠃亚科种类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参考《The Zoological Record》以及相关的种类记述文献,对蜾蠃亚科的系统地位、分类研究历史、生物学习性及经济意义等进行简述;同时记述各属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资料整理结果可知,目前,蜾蠃亚科包括205属,共计3 638种、823亚种。该亚科种类世界性分布,其中古北区70属965种283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26.53%、34.39%;东洋区67属487种146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3.39%、17.74%;澳洲区45属462种72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2.70%8、.75%;非洲区79属716种167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9.68%2、0.29%;新北区29属299种75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8.23%、9.11%;新热带区58属943种100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25.92%、12.15%;中国已知45属,共计172种5、0亚种,分别仅占世界已知种、亚种数量的4.73%、6.08%。根据现有种类情况,中国还有大量的蜾蠃种类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