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最敏感也是最微妙的一种,异性间最简单的关系也比同性间要复杂。一个从小生长在与异性有交往、有正常接触的良好环境中的人更成熟,人格更完善,智力更发达。一个常与异性交往的人,会经常受到异性思维的启发,在异性身上学到自己可能缺乏的东西。我们常常可以  相似文献   

2.
名牌的“诉说” 一位服装理论家说:“每个人都穿衣服,而衣服与人类的知识教养一样,都显现了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在现代社会里,服装早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语言,这种语言传递了足够丰富的信息。一袭衣衫,在某种程度上像一张公开的名片,向别人“直率”地表明了衣着者自己 作为市场竞争产物的服装名牌,无疑会给人带来“名”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工作室的老师:我是一名高三女生,曾因转学而留级一年,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我总是很不适应。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问题:每当遇到陌生人后,往往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似乎很容易交新朋友,但时间一久却很难与别人发展成好朋友。人际关系的不好使我感到孤独、痛苦。我自己分析交往失败的原因,初次交往顺利也许与我外表亮丽、待人真诚有关;无法将友谊发展下去,可能与我敏感多疑、不相信别人有关。因为我曾有过交友受挫、被人欺骗利用的经历,使得我信心不足,不敢开放自己,无形之中在自己与对方之间建起了一层壁垒。转学前我的成…  相似文献   

4.
小英是一位高二的女生,平时埋头读书,与人交往不多,在学习上是个尖子。可是近半年来有一件事始终困扰着她,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源头发生在半年前,有一次她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讲错了一句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件事使得小英很紧张,开始害怕在同学面前讲话,怕自己说错话而被人嘲笑。一位女同学还开  相似文献   

5.
吴权 《科学24小时》2011,(11):44-45
典型案例: 伊伊总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伊伊自述道:"我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便与普高擦肩而过,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于是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我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就读重点中学的同学。去逛街总是刻意地掩饰自己职高学生的身份。去一些店里买衣服,总要被人问及在哪儿读书,若答是职高学生,  相似文献   

6.
人们普遍认为忌妒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知道它还有另外一面。因为忌妒是相爱的人最普遍的心理行为,有爱才会有忌妒,而且爱得越深,就忌妒得越多。忌妒的好坏在于人的做法及其艺术性。首先是要长相知不相疑,互相信任。对配偶与异性的交往,不要心胸狭窄,疑心太重而无端吃醋。如果因此心中有一丝不快或心烦时,要提醒自己是在忌妒,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任意胡为,可以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同时也越来越便利起来.间接的不见面交往方式的增多了,这主要是依赖于交通和通讯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前些年石油价格上涨以来,无论在工业发达国家或第三世界,能源问题一直是讨论的题目.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本文的观点与传统的看法大相径庭.作者对八十年代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环境危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危机……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危机四起的世界。然而,这些危机是确实存在于实际,抑或是仅仅存在于  相似文献   

9.
同伴交往的作用 古人云:人不可无群。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人从出生后几个月便开始有了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行动。一个很好适应社会的人,必然有其所归属的群体。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随着身心的发展,同伴交往受到人的认知因素的影响,年龄越小越会受到行为等外在因素的制约;随着年龄增长,人格因素,如同情、爱戴等内在因素,日益成为选择朋友的决定因素。 也就是说,在幼儿期,最为显著的倾向是选择具有“和自己一起游戏”的或“到家里玩”等“相互接近”的因素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上小学以后,以“风趣、温柔、热情”等作为条件,以“玩得有意思”为主。而到了上中学以后的青春期,人格因素急剧地上升到第一位,以“愉快、活泼、开朗、爽快”作为选择朋友理由的,多见于男生;女生则以“温柔、热情”为多。人格因素还包括“心眼好、大方、干脆,具有人格魅力”等方面。 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到完成高中学业,基本上是家庭、学校两个  相似文献   

10.
当你进入中学时,你的同学关系必定在扩大,认识的人亦会越来越多。这时你感到自己长大了,在不知不觉中,你越来越疏远父母,更喜欢和同伴在一起,你感到和父母的共同语言渐渐减少,好像出现了代沟,而与同学的话却多了不少,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你觉得大家的兴趣、爱好相同,彼此看问题的态度、价值观接近,更容易彼此交往。有朋友在身边,苦闷时和他们说说,高兴时与他们分享。但也许你是喜欢独来独往的学生,你认为你自己生活得很好,没有必要和别人来往。也许你想交朋友,但是总也交不好,朋友关系不稳定。朋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交朋友呢?拥有朋…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正在读高二。我想告诉你我的内心活动,请求帮助。我觉得我很复杂,我摸不透自己。明明给自己定下目标,却一点也不能坚持,而且老爱走神,总之就是静不下心来。自己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但又特别想交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学校里,哪个年轻男老师对我多看一眼,就认为他对我有好感。初中时我在班中成绩总是第一,年级第十。现在班里前十名都站不住脚。看着昔日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拿奖状,心里甭提有多难受。是不是因为老想一些与异性交往的事,是不是由于我没有同异性有交往所致?我们班长就是经历成绩由差变好的过程,我是否该向他取…  相似文献   

12.
<正>与人类其他机能的发展一样,经营两性情感能力的发展过程,也需要遵循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规律。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应该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自己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在我们9~10岁的时候出现,持续时间1~2年。这个阶段由于我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青春期早期的生理变化,比如女孩  相似文献   

13.
小英是一位高二的女生,平时埋头读书,与人交往不多,在学习上是个尖子.可是近半年来有一件事始终困扰着她,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源头发生在半年前,有一次她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讲错了一句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件事使得小英很紧张,开始害怕在同学面前讲话,怕自己说错话而被人嘲笑.一位女同学还开玩笑地说:"小英是头脑里在想男生才答错问题的."小英觉得受到了污辱,但又不便为此事与对方争论,只好把委屈和不满压抑在心中.后来,对方也许觉得理亏,向小英道了歉.  相似文献   

14.
青年异性间的交往,既有择友上的比较、选择,也有如何尊重他人、自重自爱的问题。正常的比较、选择是交友阶段所应谨慎把握的,而自尊自爱却是恋爱阶段所应遵从的。一旦确立恋爱关系,就意味着彼此选择的结束,也是对双方"爱"的约束和认同。前来心理咨询的她,就面对恋人脚踏两只船,自己该怎么办的问题。对咨询员说:在我以往的想象中,恋爱是多彩而浪漫的。然而当自己涉足爱河时,才发现爱恋是那么使人捉摸不透,又是那么让人沉迷其中。说起来也很简单,我和他是在文艺社团的新年联欢晚会上认识的,晚会上他清新、别致的表演吸  相似文献   

15.
结束了多年的寒窗生涯,你总有一天会步人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从此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承担人生。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往往有一段心理不适期。涉世之初,需要结交新的朋友,融入新的社交圈子,这可谓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与人交往是每一个人生存的社会需要,但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环境的熏陶和接受培养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必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要保持彼此间的协调,为别人的错误提供必要的反馈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难免要批评别人。如果你觉得批评是必须的,而你又希望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如何去表达批评呢?  相似文献   

17.
“人际交往技巧团体训练小组”第一次活动,在“1分钟介绍自己”时,我听到一个响亮而单调的声音:本人叫俊,来自高一(5)班,家住本市中心区,家中有爸爸和妈妈。我平时酷爱电脑,号称“网络大虾”,平时极少与人交往,几乎没有朋友,自称“独行侠”。我寻声望去,这个叫俊的男孩,身材不高,皮肤白皙,有着一双可爱的大眼睛。他说话时像个机器人,双眼低垂,脸部毫无表情,一字一句仿佛从录音机中播放出来。“为什么他始终低垂着双眼?他怕跟大家进行眼神的交流吗?”在作完个人介绍之后,我要求每位同学说说:“你认识了几个成员”,有人说:5人、7人,最多的记住…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表哥今年已18岁,但很不成器,好逸恶劳,经常与不良青年交往。舅舅、舅妈每当教育他好好做人、学点真本事时,他就恶语相加,甚至还动手打父母。舅舅、舅妈在教育表哥的这件事上已无计可施。在伤心至极的同时.对他也彻底绝望了。舅舅、舅妈担心表哥会做出违法犯罪之事而牵连自己。故想诉请法院判决断绝与儿子的关系。请问.这可以吗?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喜欢责怪别人,埋怨外物,如在与同学交往中,认为“同学间冷漠,缺乏友情”,在家里东西找不到了,就怪“妈妈曾收拾了他的桌子”,考试没考好是“老师题出偏了”,球赛输了球是“对方赖球或裁判不公”,笔记记错了是“教室光线不好”等等。这样的人,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渐渐地他没有了知心朋友,平时很少有心情愉快的时候。抱怨世道不公,抱怨生活没有意义,抱怨自己机遇不好,整天生活在消极的情绪之中,要知道这会给人带来很大危害的。  相似文献   

20.
吴权 《科学24小时》2013,(12):34-35
<正>心海波澜:我是独生女,父母把我看作掌上明珠,我的成长道路也是一帆风顺的。在别人看来,我应该是十分幸福的,可是我经常不开心。主要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心与忧虑,陷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同时,我比较爱生闷气,不愉快的事情常会憋在心里,弄得自己一直都郁郁寡欢的。我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对我,我的同学和朋友在与我交往的时候也很小心。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摆脱坏心情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