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汇集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庞杂思潮。既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思,又是对后工业社会的回应,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后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它的扬弃也是对它的反叛。反理性、肤浅性、非中心性和商品性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中国已经遭遇了后现代主义,透析这股思潮的文化观,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抵御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影响,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的主要倾向是否定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西方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些矛盾的文化表现,它是对科学主义精神的一种回应,也是人们理想破灭的产物。哲学领域中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文学创作中“作者之死”、“主体之死”及其向“后现代个体”的复归,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两上重要途径。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进步史观,提倡生态伦理和女权运动,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3.
张琳 《科技资讯》2006,(21):240-240
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自21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试图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似乎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具有统一理论基础的思想流派。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最难剖析其内容,也最难概括其特征的社会思潮,是众多的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的思潮、态度、倾向的混合体。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有明确的表现:它明确地告诉读者:小说纯属虚构,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或幻象,邀请读者步入这个虚构世界。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后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至今众说纷纭,作为历史范畴、文化范畴、思想范畴广泛流传。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有不小影响,我们对待后现代主义应采取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佘晓洁  李清华 《科技信息》2009,(33):271-272
后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于80年代达到顶峰,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宣泄的方式之一。其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着重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典型的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甚深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6.
1当代香港电影不应仅被看作商业片,实际上,作为当代香港社会的一个亚文化体,如由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视角切入,将清晰见出其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及其所具有的游戏性、平面性、复制性等一系列后现代主义表征。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基础主义的批判、对科学合理性的质疑、对传统话语的解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法、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它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近年来已经以不可抵御的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与精神的各个方面,致使一些人文工作者弃学从商、抛荒学术,因而造成了人文学术的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中国的人文工作者,一方面应当营造自己独立健康的人格、以增强防腐拒诱的抗力;另一方面,则必须守住传统文化精神这个行将沉沦的最后的家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建立、给人文学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既要批判拒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文学术的渗透以及它对人文精神的噬食,又要开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学术,当然,这是极艰难的事情。但也唯其艰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文学术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文化一向被认作是消费社会的快餐文化 ,消弭了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界限 ,后现代主义小说无论是从其语言的控制能力还是文本的试验能力来说都不能归为快餐文化 ,至多是其具有快餐文化的流通渠道而已。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工业社会、建立在现代计算杌技术基础上的播客,自从诞生之时,就具备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如多元化、大众化、娱乐狂欢、拼贴复制等等。同时,由于播客特有的视频、音频结合的优点,使得后现代控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学难以梳理,但概括而论,仍能分辨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若干特征,如碎片化、互文性、反体裁、迷宫小说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的求解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唯有经过时间岁月的冲刷,才能对此作出完整的定位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经受由高度单一化的国际风格营造出来的单一社会生活环境时,开始怀念和追忆前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样矛盾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重新呼唤起了人文化愿望.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日益发展起来,蒂姆·帕克斯是后现代主义时代中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爱上罗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它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一时期的英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特点及分析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后崛起的一种文化倾向,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观三方面简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内涵及对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迈入了后工业时期。后现代主义借此汇集吸收多种文学,艺术流派与哲学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庞杂的文化思潮。作为在后工业时期形成的主流思潮,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反宏大叙事,反权威,反文化,反基础,去中心"无不深刻的影响着人文科学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女性主义的结合,使得后现代女性主义诗学掌舵着女性文学发展的航向。尤其,这股强劲的思潮正在左右着女性诗歌的发展,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后现代下的女性主义诗学,在女性诗歌中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女性经验的意象,二是话语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光军 《科技信息》2012,(10):152-153
本文由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争这一现实出发,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及理论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艺术特征四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陈述,试图证明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及失误之处,并指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即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性向度与后现代主义中的积极、肯定的建设性内涵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思潮给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青年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也给我国青年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机遇。我们要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去看待青年文化建设,正视青年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坚定信仰,兼容并包,积极引导,共同建设有利于我国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其特点是文化的技术化和商品化。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形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部分需要,另一方面却起着消蚀人们意志的作用。它是资本与文化的结合,是商人们用以谋利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警惕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的又一新的文化精神和文艺表现形式。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决定了现代化始终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领域的中心话语,最终也决定了现代性精神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风格。继而以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为例探讨了后现代主义融入中国当代现实语境的方式,即后现代叙事和现代性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众文化承担着后现代主义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与重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更好地解决中国出现的问题,使中国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