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青岩古镇的古建筑分阶段实施规划保护与临危历史建筑,协调改造原有建筑风格,达到城镇合理布局,保持古镇的历史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是一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客家聚族的围屋建筑,它采用了旧式民居与围屋建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科学,装饰精美,颇具特色,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既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又反映了新余及附件的地方风采、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3.
柏小利  邓寿朋 《科技信息》2007,(33):135-135
我们通过对新校区基地现状条件的分析,合理的组织各功能,营造了亲切宜人与开阔大气相结合的校园空间,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提供了舒适的室内外场所、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巧妙的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传承了当地建筑的历史文脉又体现了校园建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缺乏科学长远规划,缺少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将两方的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聚落布局和没计相结合化创新,具体说明华侨化是一种时代先进化,应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周易》对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周易》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关系,并以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皇家建筑———天坛、故宫为例,论述了其建筑设计中的易学思想。通过对天坛、故宫等与中国古代易学思想相结合的特殊建筑的分析,使我们看出,这些建筑从名称到布局处处遵从易学思想,中国古代帝王对易学思想的崇仰由此可见。不仅皇宫建筑如此,皇宫所在地的城市建筑同样体现了易学思想,明代京城的建筑设计布局与易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艳  王晓婷 《科技信息》2011,(7):I0333-I0333,I0362
通过对风和日丽小区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分析,并与实际相结合,探讨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8.
李道增的故事,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坚韧和自强的不断探索的故事,是一部将建筑与文化创意不断融合的故事。作为一代建筑巨匠,他的科研历史,是中国建筑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邹海鹰 《科技信息》2009,(34):176-176
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城市环境中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色彩环境,为城市文化研究、建筑艺术创作、城市设计等工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成为城市规划工作新的内容之一,本文从色彩的基本作用、影响因素入手,深入探索了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并以株洲的相关工作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要靠健身来强身,既要强化理论研究又要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要强化交流,强化学科的规划性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层面提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的观点,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以利于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传统建筑的有无价值统一转化,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从单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群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城市整体文化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给予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韩国各时代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原因,着重介绍了韩国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析了韩国建筑文化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程多媒体仿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拓展现阶段建筑工程计算机仿真的内容、手段和表现模式,建立了集成建筑场景三维建模、结构静/动态响应分析以及仿真结果三维实时动态显示的仿真系统SIMUWHIS。在系统研制中,提出并实现了集建筑建模器-结构分析器-仿真演示器于一体的三器一体化的建筑工程辅助设计和软件开发思路。经实践证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多种开发与研究范围,尤其在求解建筑结构的时态运动描述上,更适合建筑科学和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也十分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构筑了撼人心魄的精美绝伦的“物态文化层”。应该说喜洲白族民居是大理白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大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并成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深入了解和探讨喜洲白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审美理念,对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继而探讨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古代建筑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古建筑形式不是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整合、融合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留给我们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与国际接轨情况下 ,更应体现中国地域传统特色。文章以建筑学报( 1994~ 2 0 0 3年 ) 10年间所刊登的建筑作品 (实录或方案 )为统计研究资料 ,结合其创作构思 ,对当代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手法进行研究 ,认识到中国建筑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 ,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将中国文化特质融入其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地域性文化设计趋势,对地域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建筑的性格作了论述,对建筑性格和地域文化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州地区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的实地勘测和调查分析,从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路径及其演进特征,剖析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民国时期福州新本土民居的特性.研究表明:福州传统民居转型期的演进过程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冲突决定的,整个演进过程是这些冲突的调和和再平衡过程.通过分析转型期传统民居演进的特征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福州民居仍沿袭了传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与施工工艺,并局部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特征,而立面与开窗形式及装饰风格等,可以明显看到西学东渐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9.
建筑具有文化属性,高校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纵向传承特点和横向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