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市饮用水源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对福州市饮用水两大水源取水处(山仔水库和闽江)的浮潜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对不同取水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进行比较,并综合运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山仔水库水体营养水平相对较闽江的高,已达到富营养水平,闽江水也达到中营养水平,1表明作为福州市饮用水的水源巳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闽江下游多个断面水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历年溶解氧受闽江径流量和污染物的影响而上下起伏,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温、p H、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氨氮、总磷、水口水库下泄流量及降雨量等因素均对溶解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温和面源污染是影响闽江下游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本情况闽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地形学上重要的课题。具体事实说明闽江上下游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闽江上游的支流:建溪、富屯溪和沙漠(南平以上),在古生代末期就把闽西北和西南古生代岩层存在的地方侵蚀成为比闽江下游(南平以下)宽阔而较古老的河符面貌,特别是闽西北的建溪更为古老,但是福建东部半壁河山在侏罗——白垩纪火山岩系喷出以及花岗岩侵入以后,闽江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在白垩纪以后闽江新的开端在形成。它是白垩纪以后  相似文献   

4.
游小文 《海峡科学》2006,(9):69-69,72
鉴于多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闽江水口大坝建库拦砂,闽江下游河道盲目大量采砂,导致闽江下游干流及北港河床严重下切,水位下降,引起潮流界和潮区界向上游延伸,咸水倒灌和污水回潮已影响部分水厂取水口河段的水质,饮水安全受到威胁.进一步研究闽江下游水源地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预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闽江河口区湿地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闽江河口区为研究案例,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湿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建立湿地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闽江河口区湿地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为决策者开发和利用闽江河口区湿地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的ECOMSED和RCA模型,针对闽江河口的地形特点,引入干湿网格判别法,建立适用于闽江河口的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研究闽江河口的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和溶解氧等水质要素的浓度分布,并对海水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水质耦合模型能较好地反演闽江河口的水质特征;闽江河口的富营养化指数较高,基本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且富营养化指数呈现从感潮淡水区向海水区逐渐递减的阶梯状分布;三类主要污染物的表层浓度平面分布均从河口内往东南海域向外海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7.
结合闽江下游堤防工程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施工,论述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施工与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闽江下游洪潮遭遇组合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闽江下游地区洪潮遭遇组合进行了剖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并对水文预报和水 文计算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地貌单位线的原理,在福建省鳌江塘坂站、闽江大樟溪永泰站作了验证,为降雨径流预报洪水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洪山”河谷问题的性质“洪山”河谷是闽江下游航程上一个重要的部分。闽江在福州盆地的南台岛西端的淮安分两支,流经洪山桥称闽江(即北港),流经峡兜称岛龙江(即南港),这两支河流在罗星塔复合为一。洪山河谷长约四公里,河谷深,流急,侵蚀大于堆积,不象南港河道那样大部为沙洲沉积,这种自然条件提供航行上的利益较大。从河谷的面貌看,它是一个狭笮的河谷,与闽江其他部分宽阔的河谷不同,这段河谷是跟闽江一直发展下来的,或是有它自己历史发展阶段?它的河谷面貌和南北港其他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闽江下游水域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花鰶(Clupanodon thrissa)资源现状,基于2018年4—11月对闽江下游水域11个站位的流刺网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51种,包括鱼类41种和甲壳类10种,其中花鰶是绝对优势种,主要分布在闽江北港至浦下河段水域,繁殖季节为5—7月.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闽江下游径流演变趋势,应用MK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闽江下游竹岐站1950—2019年长序列径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多年径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季节变化大,春夏径流量呈下降趋势,秋季呈上升趋势;前三季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冬季径流量则呈显著上升。多年径流量突变发生于2015和2017年,春季突变年份出现在1955年,秋季为1996和2001年,冬季则是2001和2006年;多年径流量存在32a、12a,8a的主要周期,汛期径流量第一主周期为32a,第二主周期为12a,第三主周期为5a,非汛期第一主周期为25a,第二主周期为5a,第三主周期为52a。研究成果加深了闽江下游径流演变规律的理解,可为闽江下游水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闽江福州段自来水厂原水水质、不同点位水质调查分析表明,闽江福州段水质仍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的污染。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工业污水直排、海水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随意排放是主要原因。闽江福州段水质常态化治理,亟需完善水质保护监管机制,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实施分类水体治理技术,强化水体面源控制和推广岸带修复技术等,保障福州市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福州港位干闽江入海口,依靠着江海中转与腹地纵深的条件,在中国航运与贸易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福州港发展的四个阶段,展现了福州港历史上的兴衰史,并突出其作为闽江重要港口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公布2018年"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入选名单的通知》,经过组织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我校王静、连水养等2人入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易、周霁罡、刘冠峰、陈金铃、王曙光等5人入选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18年度全省共有68人入选特聘教授、137人入选讲座教授。  相似文献   

16.
福州港位于闽江入海口,依靠着江海中转与腹地纵深的条件,在中国航运与贸易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福州港发展的四个阶段,展现了福州港历史上的兴衰史,并突出其作为闽江重要港口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引言 福州鑫远城市桥梁有限公司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与香港秀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总投资12亿元,注册资本4亿元,经营范围为建设闽江四桥,经营闽江二、三、四桥及其收费站.经营期限28年.现有员工147人.  相似文献   

18.
杨勤 《海峡科学》2000,(4):48-49
本文探讨闽江工程局水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闽江下游福州城区感潮河段为研究区间,分析了福州城市取水、排污布局规划和水源地水质情况,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预测了闽江下游南北港枯水期城市排污规划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排污布局和强度对闽江下游福州段南北港水质影响总体可接受,各排污口附近约有4hm^2的水域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标准;闽江口潮汐作用导致洋里和连坂排污口附近形成高浓度污染团,在东南水厂~马尾水厂备用水源地之间回荡,并随着潮汐作用逐渐向下游逐渐缓慢输移;感潮河段排污存在明显的污染物上溯现象,北港排污上溯的影响距离接近西北区水厂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边缘;洋里和连坂排污口对东南区水厂水源地水质影响最为显著,枯水期高潮时刻氨氮增量将达约0.15mg/L,叠加环境本底值后超过Ⅲ类水质标的概率大于90%,建议优化调整闽江下游排污和取水口布局,逐步将取水口向城市上游淮安段转移,更换取消东南区水厂取水口。  相似文献   

20.
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研究1986-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为活动强度的逐渐增强,自然湿地景观的斑块数随时间而增加,而斑块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景观的斑块数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湿地景观向人工景观、非湿地景观转变的趋势明显;各类景观的斑块密度、斑块分维数和形状指数增大,景观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程度增强;泥沙运动、城市建设、防洪堤建造和采砂活动等是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