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旅游形象建设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丹霞地貌作为独特的造景地貌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蓖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其旅游形象建设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蓖山文脉基础的分析,对其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其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金城山旅游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归属,其发展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大转折过程.目前金城山旅游区发展被重新提上日程,受到重视.其旅游市场开发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其旅游开发现状,提出要坚持几个开发原则,结合金城山旅游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形象定位,做好市场开发,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的旅游开发规划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旅游主题形象设计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小城镇旅游规划中的主题形象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河南省淇县的旅游资源特点对整个区域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实例探讨,旨在为小城镇旅游规划中的主题形象设计问题提供全面、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湘西地区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地貌风景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区地貌旅游资源包括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类型,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种类全、品质优等显著特点.同时指出了本区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整体开发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提出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涟源市大江口风景区、景观奇、险、秀、幽、山、水、洞、涧相倚相连,被称为“三湘一秀”,成为湘中一特开发的旅游。经实地考察后,对该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旅游开发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涟源市大江口风景区,景观奇、险、秀、幽、山、水、洞、涧相倚相连,被称为“三湘一秀”,成为湘中一待开发的旅游区。经实地考察后,对该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旅游开发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几年提出很多围绕特色村寨的原创乡村旅游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诗意栖居、场景时代等.特色村寨的旅游形象是检验和衡量地区开发特色村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从马蜂窝、携程等网站获取游记、评论等样本,利用ROSTContentMining软件对文本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研究游客对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1)128篇游记样本中提取出162条高频词汇,频次排在前60位的词汇表明游客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村寨的景观,高频词汇的语义网络矩阵以村寨为核心,其他特征词向周围发散状;(2)游客对特色村寨旅游认知形象主要为村寨形象、旅游吸引物、村寨设施及服务三个方面;(3)综合来说,游客对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村寨旅游形象感知以正向情感为主,通过后续人工读取文本发现,负向情感主要源于村寨的道路交通以及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服务不完善.  相似文献   

8.
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庐山地区发展地质地貌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庐山地区地质历史并对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峡谷景观资源的旅游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喀斯特峡谷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地貌系统 ,在 3种地质营力———侵蚀、溶蚀及崩塌联合作用下形成 ,由于其地表、地下形态结构复杂、类型多样 ,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 ,有不同的地貌景观 ,并能集山、水、石、景于一处 ,构成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文章即从喀斯特峡谷形成发育入手 ,以我国南方典型喀斯特峡谷为例 ,评价了其风景资源特性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城市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内涵的深入剖析,以大同市为案例地,分析其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依托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模型,将大同市旅游形象定位于"佛道古都",并提出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内部建设与外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丹霞"的龙头丹霞山,更是处在如何管理开发旅游景区大讨论的风口浪尖。广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无愧为世界自然遗产。但目前丹霞山在管理、开发、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申遗成功后的丹霞山景区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丰富旅游产品、建设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大量引进专业人才等。除此之外,丹霞山景区还应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使丹霞山不论在自然风光,还是在服务管理方面,都无愧为"丹霞"旅游名胜地。  相似文献   

12.
丹霞山地质公园的建设及其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来丹霞山主要是观赏丹霞风景地貌,因此,地质公园应作为丹霞山开展旅游事业的核心内容.目前,丹霞山地质公园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地质游形象不突出,地质标识牌不足,丹霞地貌研究成果未被充分应用,导游对地质无所知之;政出多门,部分员工服务意识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从旅游地学的角度,在充分认识丹霞山地质公园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Danxia geomorphology of China: A revie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nxia Landform belongs to red terrestrial clastic rock landfor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red cliffed scarp. The development of Danxia Landform research in China experienced three historic stages, i.e. initial establishment, taking shape and expanding since the concept "Danxia Landform" raised by Prof. Chen Guoda in 1939. As a new branch of geomorphology, Danxia geomorphology research is now stepping its ripe stage. In the 1990s, the search enters into an unprecedented grand occasion at the prompting of tourism exploit.  相似文献   

14.
在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传奇人生的丹霞山佛教开山之祖澹归大和尚及其营建的别传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澹归与别传寺为核心的丰富的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系列资源,是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开发的巨大宝库,理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深入挖掘,精心设计,开发成为创意十足、各具特色的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丹霞山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有关规范和丹霞山旅游资源特征,将丹霞山旅游资源划分为6类16种基本类型;丹霞山旅游资源总体上具有奇、险、秀、幽、古五大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丹霞山旅游的品牌优势,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合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赋分法对山西省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初步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开发模式.提出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以推进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世界自然遗产湖南莨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莨山的旅游开发对于促进全省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空间格局,交通条件,旅游产品,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研究,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莨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莨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区域较广,达53处之多,为全国各省之首,且类型独特、齐全,既有湿润-半湿润区类型,又有干旱-半旱区类型。后者又有类丹霞地貌、宫殿式类丹霞地貌、窗梗式丹霞地貌、蜂窝状丹霞地貌、阶地式丹霞地貌等5种类型,合理地开发、利用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会大大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形象已成为国内外旅游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的学者倾力于旅游形象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旅游形象研究的起缘、研究内容、方法、趋势等方面研究近30年来国际旅游学界旅游形象的历程,并阐述了国外旅游形象对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江右信江红色盆地丹霞地貌考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强  舒晓波  王军 《江西科学》2002,20(2):104-109
以明末旅行家徐霞客晚年对江右信江红色盆地的旅行考察为研究对象 ,将该盆地的丹霞地貌进行了分类 ,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