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文坚 《海峡科学》2004,(8):23-24,27
董事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本文以随机抽样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财务绩效皆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上市企业中,董事会成员对该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深入研究其中关系,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运用logistic与OLS的统计方法分析了董事会成员特征、董事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中存在女性董事的企业经营绩效会更好;女性董事占比值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当女性董事占比达到某一门槛值时,企业经营绩效达到最佳;相较于两职分离,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企业经营绩效更强;董事薪酬水平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且对董事会成员特征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以提示企业应重视董事会成员特征中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企业进行董事会结构优化以及对行经营绩效和投资价值判断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7,(4):32-37
董事会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的有效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尤为关键。文章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绩效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持股比例、两职兼任显著负相关,与女性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不相关。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合理控制董事会规模,保持适度比例的女性董事,一定程度的两权分离,提升董事会会议质量,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及均衡董事会持股比例的建议。研究有助于分析在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环境背景下董事会特征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对其相关的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结构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者是否应该分离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中国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董事会规模较小,公司绩效可能较好,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改善,也会改善董事会结构,从而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者合一并不影响公司绩效。根据这些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改进和提高的根本途径是要尽快建立完善合理的股权结构及市场化的人事任免机制。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规模和公司绩效的关系是现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领域。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必要会议机关,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董事会的规模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1979~2015年间我国政府发布的与中小企业创新相关的355条政策为分析对象,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演变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3个维度,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发展规律。在本研究中,将政策目标分为科技创新、资金、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对外合作、公共服务和规范性7个方面。政策措施包括行政措施、金融担保、财政税收、人力措施以及其他经济措施。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政策变量考虑其中,建立系列计量模型,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力度、各项政策目标和措施对中小企业技术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资金、人才培养的政策目标对技术绩效的3个指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信息服务和对外合作的目标效果并不理想。行政措施和金融担保措施对各项技术绩效指标的积极影响都十分显著,而财政措施和人力措施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5,(1):32-35
采用2009~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通过设计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结构方程,重点考察了各高技术产业以技术消化、吸收、改造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对技术创新的路径贡献差异,分析了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就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对这些文献中主要理论观点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绩效为出发点的董事会合理结构的综合分析框架.结合实际指出了我国公司在董事会结构设计方面应注意的一些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9.
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市5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以及公司资产规模为解释变量来分析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在ll~12.2亿元人民币时,董事会规模的合理区间是8~11人,董事会构成的合理区间是20%~30%,此时,公司的绩效最优;而且,让副董事长兼任公司总经理似乎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从公司内部治理的独立董事制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中规模、薪酬、年龄以及任期等特征要素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影响,并运用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增加;独立董事的任期越长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会越大;独立董事的年龄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研究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全球价值链嵌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增强技术创新绩效。这些结论具有非常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同时这些结论保持较强的稳健性。建议,更加重视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作用,积极拓展和获取外部创新信息;多管齐下疏通传导渠道,发挥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绩效促进效应;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均衡协调力度,增强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入手,明确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构成维度,结合资源位势、市场感知能力、整合重构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网络协作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验证了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正向作用的假设;最后,从资源位势提升、感知力增强、整合能力优化、学习吸收力改善、外部网络联系五方面提出提升动态能力改善创新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应克服培养方法单一,要因材施教,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我校工程专业的培养定位应是培养未来的技术创新人才;经发现我校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技术创新人才的胚胎,他们在学习上适合于问题--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教学上应普遍加强技术创新教育。提出一套对应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侯耀华 《山西科技》2001,(4):17-18,48
文章分析归纳了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与技术市场秩序规范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我省技术市场秩序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17,(1):63-66
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钢铁产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选取中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指标,采用2000~2014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针对如何提高中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略论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有关文献中 ,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经常混用 ,导致技术创新导向错误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确切含义的理解。从本质上讨论技术创新的含义 ,澄清人们对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模糊认识 ,对于我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程、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迎接WTO的挑战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关于创新“创新”是目前媒体乃至学术界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 ,它几乎成了改革、革新、创造等的代名词 ,用在了所有相关的领域 ,如科学创新、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创新产品等等。而“创新”一词在20世…  相似文献   

17.
何吉成 《山西科技》2000,(5):4-5,13
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技术结构、教育结构同步调整作支持。文章从继续教育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笥出发,探讨了新经济环境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继续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结构中的竞争与垄断因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总结学术界围绕M.Kamiem和N.Schwartz(1982)“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讨论,利用“最优专利保护期”模型.探讨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对SCP框架的争论,提出市场结构是连接技术创新行为与技术创新动因(预期利润)的中间因素。在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市场结构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研究》2015,(6):24-27
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制度背景下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较低,相对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企业,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中更大。研究对于深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因素和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