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按来源分的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显著,且工资性收入比家庭经营纯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而财产性收入和专业性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Eviews软件运用方差分解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就农民创业对农民收入和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创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但影响力逐渐被工资性收入赶超;经营性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农民创业受资源禀赋的影响,创业人数减少,导致其对农民收入影响力下降,对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工资收入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创业收入的增长空间巨大。必须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扩大农民创业队伍,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淑华  李炳军 《河南科学》2020,38(1):146-154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农村居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首先基于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江西三省2014—2017年的数据,对三省农村居民的各种收入来源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对预测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第三产业收入对山西省的农村居民总收入的关联度最大,河南省是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的关联度居首位,而江西省则是第一产业对总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三省的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率已明显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最终针对如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尚林  刘红爱  门可佩 《河南科学》2010,28(2):250-252
通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分析得出,我国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采用较为稳健的"最小一乘"准则,建立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收入结构、财政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各类财政支出对其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表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将随着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增加;2)农村居民工资收入的非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表明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占比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3)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进而改变消费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消费支出的构成因素的关联程度及次序,并对2012—2014年重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年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仍以较快速度增长,与消费支出灰色关联度最高的三大构成因素依次是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其消费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组成,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当前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因此,通过考察1980-2003年影响我省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各因素,并测算了各因素对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提出当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消费者的"心里账户"认知差异,将居民收入分为主动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析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两种不同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改变消费策略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转移性收入;城镇居民的主动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的主动性边际消费倾向,且波动更剧烈,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份额相对稳定,而农村居民主动性收入的贡献在2001年后迅速下降,转移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度逐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消费需求,政府的民生财政支出政策应该侧重于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同时应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测算.把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分解为地区结构差距和收入结构差距.在地区结构的分解中发现区域间的差距是构成总差距主体,但从时间序列看,区域内对总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步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农民收入的差异对区域内差距影响最大.在收入来源的结构分解中,发现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总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其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不断降低,提高落后地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降低差距的有效途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总差距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组成,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当前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因此,通过考察1980—2003年影响我省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各因素,并测算了各因素对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提出当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吉林省德惠市农村地区4个村的270个农户,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中的半结构访谈方式对其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层次低的特点,以生物质能中的秸秆占主要地位,商品能源消费受人均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对广州城乡居民收入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以及剖析广州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和结构后,结合课题组的调研结果得出了影响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工资性收入差距较大、转移性收入差距较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采用问卷调查法、Logistic分析法,从农户视角分析宅基地流转的原因,探寻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务工距离、社会保障水平、宅基地距城镇距离、宅基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宅基地流转收益、人均住房面积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和宅基地流转收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正向影响最为显著;户主年龄、宅基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负向作用.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基于农户自愿原则,通过提高农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水平和经济意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针对性措施,促进农村宅基地健康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张家界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基础上,认为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给城乡居民收入带来了显著的差异,并从游客活动与消费、城乡居民就业质量、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等3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从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村土特产品市场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居民就业总量、优化农村居民就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均衡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在此背景下,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关系专用性投资在农地确权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经营投资对农户经营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投资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农地确权通过转出土地投资,对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投资起着不完全的中介作用;农地确权通过转入土地投资,对农户规模经营收入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将农地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农户是更有效率的,要充分释放农地确权的制度红利,建立我国农户土地投资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究竟表现出何种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将CGE(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综合劳动力数量、农户消费、农户收入、农业GDP等多种要素构建了CGE模型.针对东、中、西3大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证研究假设条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GDP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及其他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恢复生态系统和改善农户生计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两大核心目标,作为世界上财政投入最大、涉及农村人口最多的生态恢复工程之一,不同农户可否平等地分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利用包括6省区、15县市的952个样本农户的1995—2016年的长期大样本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心理...  相似文献   

19.
母璇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3):385-394
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互联网信息获取能力及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可作为解释机制;家庭创业榜样可调节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与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融资等方面展现出独有优势,这就为促进农村居民创业、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