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甘草提取物-碘仿制剂临床上治疗了尖周炎患者96例123颗牙.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痊愈率为95.93%,总有效率100%.单独甘草提取物制剂用于急性尖周炎引流治疗不但能减少引流次效,而且能明显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本文还对疗效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变异干髓术是用于治疗乳牙慢性尖周炎的一般方法,现用于治疗恒牙牙髓部分坏死或全部坏死并伴有慢性尖周炎,可以使一些恒牙不作根管治疗且操作简易。1050观察时间为0.5-5年,成功867年占82.5%,失败183例占17.5%。  相似文献   

3.
对89颗经临床确诊为化学性尖周炎的下颌后磨牙,经手工根管预备后分别封入地灭糊剂(实验组)或碘仿糊剂(加服或不加服地塞米松片、灭滴灵片,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地灭糊剂能有效治疗化学性尖周炎。  相似文献   

4.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是维吾尔医复方制剂,由甘草、红枣、破布木、牛舌草、铁线蕨、地锦草、小茴香、薰衣草、蜜蜂花和刺糖10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由异常黑胆质所导致的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研究了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各单味药(除刺糖外)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L-60细胞暴露于各单味药两种不同提取物(二氯甲烷和甲醇),于37℃、CO2体积分数为5%的恒温孵箱中培养后24、48、72h,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各单味药的二氯甲烷提取物除小茴香外均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在甲醇提取物中,只有甘草和地锦草两味药的甲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与各单味药甲醇提取物相比,其二氯甲烷提取物均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结果显示,破布木、地锦草、铁线蕨、甘草、红枣、薰衣草、牛舌草和蜜蜂花8味药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和甘草、地锦草两味药的甲醇提取物均能抑制HL-60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各单味药二氯甲烷提取物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其相应的甲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慢性很尖周炎的根管治疗程序复杂,疗效长,治疗方法单一,少数病例还产生并发症,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笔者自1990年以来对67例共85颗单根牙进行一次性根充、根切及桩冠修复,临床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关键词:根尖病、很充、根切、桩冠临床资料适应症:慢性根尖脓肿,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囊肿、牙冠缺损过多牙周组织健康而愿意保留患牙的患者。操作步骤:治疗前摄X线片,了解根管形态,脓肿范围,常规开髓、根扩、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棉抢吸干PC棉捻消毒根管2分钟,拭干,将根管糊剂充入根管内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提取物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和临床治疗价值,推动了国内外医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银杏叶随着化学检测手段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在银杏叶的制剂工艺、成分分析、药理作用、毒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面国内外都有许多报道。银杏叶中含有各种黄酮苷和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对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安全范围大,已逐渐获得各国医学界的认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丹参提取物F     
成果简介 丹参提取物F(Dan Shen Extraet-F,DSE-F)制剂属二类新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DSE-F不仅能促进溃疡愈合(近期疗效),而且有减低溃疡病复发的功能(远期疗效),而且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抗溃疡药物。  相似文献   

8.
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甘草酸(GA)在ITO玻璃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峰电流值与甘草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5×10-3g·L-1~1.0×10-3g·L-1)成正比列关系,检测限为0.02 mg·L-1,且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如甘草类黄酮以及一些无机离子等不会干扰测定的结果。通过研究能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单纯使用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疗效。结果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转阴效率高,总有效率95.59%,而单纯使用甲硝唑栓总有效率为76.47%,前者疗效明显增强。结论用甲硝唑栓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既安全有效又合理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9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中医基础方(茵陈、茯苓、山楂、赤芍、龙胆草、金银花、香、木棉花、甘草、薄荷)及西药甘草锌、维生素B2,局部用泸甘石洗剂加灭滴灵治疗痤疮98例,痊愈68例,总有效率98.9%.同时设单用西药治疗对照组69例.  相似文献   

11.
马尔堡病毒的RNA基因组编码7种结构蛋白,其中核蛋白在基因组的复制和核衣壳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十分有吸引力的抗病毒药物潜在靶标.实验利用亲和质谱技术从甘草提取物中筛选马尔堡核蛋白的配体.首先从甘草粗提物中发现了可能与蛋白结合的配体甘草查尔酮A.在此基础上,对甘草中已知组分的单体混合物和甘草查尔酮A单体分别进行亲和质谱分析,验证了粗提物的质谱筛选结果.而后进一步利用SPR实验确认甘草查尔酮A单体对核蛋白靶标的结合作用,进而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发现该单体对马尔堡核蛋白热稳定性和构象均能产生功能性影响.实验发展的亲和质谱技术为从中草药提取物中直接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分子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们以心电作为检查手段,以灸甘草汤加减,治疗25例心悸患者的疗效观察报告。痊愈率72%,总有效率100%。文章还指出:“灸甘汤对治疗气阴两虚型的各类心脏疾患引起的心律失常确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首乌制剂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选用成年ICR纯系小鼠,通过对小鼠主动运动以及脑内多巴胺(DA)含量的测定,观察首乌的醇提取物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实验发现,注射MPTP后,小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脑内DA含量明显降低,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对这些小鼠再注射首乌制剂能促进小鼠的运动,脑内DA的含量得以恢复。若同时注射MPTP和首乌制剂,则小鼠主动性活动时间以及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单独注射MPTP组。实验提示,MPTP可引起ICR小鼠脑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产生帕金森病症状,而首乌制剂对MPTP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与首乌制剂抑制型单腔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甘草废渣中抗菌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其化学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用有机溶剂从甘草废渣中提取抗菌抗氧化剂的研究.考察了两种有机溶剂对抗菌抗氧剂提取率的影响,提取得到的抗菌抗氧化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并首次从甘草废渣提取物中鉴定出了具有生理活性的亚麻酸乙酯.  相似文献   

15.
用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的复方制剂-福斯停对66株家禽病原菌药敏试验,对55株致病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及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浆膜炎和葡萄球菌病的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其体外抑菌效果、抑菌浓度、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7.7%、92.6%、96%和94%)明显优于氯霉素、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磺胺制剂.实为目前“高效、速效、广谱、低毒”兽药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使用清热燥湿法治疗痤疮之疗效。方法 用清热燥湿的中药,以黄连、黄芩、黄柏为主药,佐以金银花、连乔、大青叶、大黄、夏枯草、丹参、枇杷叶、甘草等。同时禁食辛辣食物,限食高脂肪食物。结果 临床治疗5例,治愈4例,治愈为80%。显效1例,占20%。疗程最短7d,最长21d。结论 清热燥湿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且疗程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从圆果甘草干燥根茎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与已知品对照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六烷酸、7,4’-二羟基黄酮、异甘草素、4-羟基-2,4’-二甲氧基查耳酮、甘草甙和蔗糖。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甘草所含甘草酸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云南鸡血藤水提物及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云南鸡血藤水提物及75%乙醇提取物对6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2种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云南鸡血藤的不同提取物对热、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鸡血藤叶水提物及75%醇提物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敏感,且75%醇提物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云南鸡血藤75%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1.03~4.12 mg/mL,而水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2.06~4.12 mg/mL。云南鸡血藤提取物对100℃以下温度不敏感,经121℃高温处理,75%乙醇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效力显著降低,水提物抗表皮葡萄球菌的效力显著降低。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两种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基本不变。云南鸡血藤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为临床上应用云南鸡血藤提取物作为抗菌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已有资料报告,混合厌氧菌的感染最易引起尖周炎,尤其以专性厌氧菌致病力最强.因此,应用药物消灭根管细菌和使根尖组织的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根尖不产生病变,或使根尖病变尽快消失等成为根管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目前,对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根管充填,但由于其操作复杂.且充填材料不易消毒及妥善保存等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些不便,我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针对根尖周病的致病菌群,配制了灭滴灵一四环素糊剂(M—T糊剂)作为空管药物治疗根尖周病105例,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