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恐龙峡谷",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恐龙颅骨化石。这些颅骨化石成为在地球的两极曾经出现恐龙群的有力的证据。事实上,这些颅骨化石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在我国新疆戈壁上发掘出土了一具恐龙化石,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身长达30米,是当时亚洲地区已发现的恐龙中最长的恐龙.为纪念中加科学家的合作,这种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  相似文献   

3.
四海 《科学之友》2005,(8):29-29
据《科学》杂志报道,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窃蛋龙骨盆部位的化石标本。在一对输卵管内保存着带壳卵,这种生殖构造介于原始爬虫类与鸟类之间,这个重大发现同时支持并强化鸟类是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近几年来,这已成为古生物学界的热门话题。古生物学家一直积极寻找更多的证据以支持鸟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但恐龙到底如何演化成为鸟类,在科学上仍有许多失落环节有待衔接起来。古生物学家根据在江西挖掘到的7000万年前恐龙化石,从窃蛋龙骨盆腔内发现两颗接近成熟的恐龙蛋,也首次证实兽脚类恐…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5):62-75
古生物学家在世界各地寻找古生物化石,这些古老的化石为我们重建恐龙灭绝之后的生命世界提供了材料。本文介绍古生物科学家如何根据化石中的蛛丝马迹复原生活在新生代的史前动物。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2,(6):10-10
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头雌恐龙的遗骸化石,它可能是为保护自己的蛋而死的。这是首次在距离阿瓦拉慈龙骨架残骸化石很近的地方发现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6.
徐星 《科学》2002,54(2):33-34
鸟类起源的研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由于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复活和兴起,这一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辽西地区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为我们了解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信息,使得鸟类恐龙起源说建立在了更加坚实的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最近,辽西的恐龙新发现再次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有许多被称为"龙城"的地方,位于山东的诸城也名列其中。在诸城市境内,埋藏着非常丰富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且种属繁多,门类复杂。在已发现的近20处恐龙化石点中,该市境内西南部的"龙骨涧"最为有名。2009年夏天,全世界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山东省中东部的一个小县城——诸城。在那里,人们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恐龙涧化石长廊。  相似文献   

8.
<正>诸城位于山东省中东部,在世界版图上只是一个不那么耀眼的小县城,但它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诸城不仅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而且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因此它也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早在1964年,古生物学家就在诸城发现了恐龙化石。2008年,科考人员又来到诸城这片大地上探索,并在  相似文献   

9.
1994年,古生物学家在格陵兰岛发掘出两块保存良好的恐龙头骨化石,并推测这两块化石来自生活在约2.14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其中一块化石的主人属于板龙属.近日,研究者对这两块头骨进行了显微CT扫描,重建了头骨的内部结构,发现这两块头骨的主人属于同一物种,并不属于板龙属,且与迄今发现的其他所有蜥脚形类恐龙(包括蜥脚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以前曾被忽略的恐龙化石,再看看一些古老的发现,古生物学家们就通过这些方式首次提示了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实际特性。  相似文献   

11.
青云 《科学之友》2005,(9):20-21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暴龙化石的难题2003年下半年,由美国蒙大拿州洛矶山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杰克·霍尼尔带领,在一处大约为7000万年前古地质沙…  相似文献   

12.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2,(1):4-9
恐龙时代的鸟儿之灾 古生物学家最近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发现了恐龙时代鸟群的骨骸、蛋和蛋壳化石——这些鸟错误地选择在一条大河边筑巢,结果因突发洪水被全部淹死。它们代表着已知晚白垩纪最早的鸟群。  相似文献   

13.
中生代的恐龙世界,食肉类恐龙为了寻找食物,食草类恐龙为了活命,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永无休止的生命大搏斗。今天的古生物学家竭尽全力,通过对挖掘出的残破不全的恐龙化石进行复原。再现了这些发生在中生代时期的杀戮与战争的壮观场面。他们是如何进行复原的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在美国放映后引起了人们一阵轰动。影片所描述的是几个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块生成于6千多万年前侏罗纪的琥珀化石,令他们惊喜万分的是其内封存着一只远古时代的蚊子。古生物学家猜想此蚊子一定吸取过恐龙的血,于是他们从蚊子身体内残留的血中提取出恐龙基因,并把它转移到鳄鱼身上,最后鳄鱼孵化  相似文献   

15.
段艳芳 《自然杂志》2015,37(5):388-391
2008年5月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率领科考队将大量精力逐渐投入至山东莱阳古生物化石大规模考察和发掘工作中。这是继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由谭锡畴、杨钟健等老一辈地质古生物学家分别主持的两次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大发现后的第三次大发现。在近20年的科考生涯中,汪筱林主持了数十次重大野外科考和发掘工作,尤其是主持了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的科考和化石发掘,发现了包括两栖类、恐龙和翼龙等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在内的大量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有力地推动了最近20多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辉煌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古生物学家对莱阳化石发掘如此重视呢?此次发掘又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呢?对于普遍存在的化石及其遗迹自然风化破坏问题,科考队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于2015年8月来到莱阳恐龙化石发掘现场,了解莱阳古生物化石发掘和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布里格姆·扬大学61岁的古生物学家詹姆斯·A·詹森,在科罗拉多三角洲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在尚未正式作出科学命名以前,他暂且把这种恐龙叫做“巨恐龙”。詹森说,他最近从科罗拉多方石中挖掘出上的这块恐龙肩胛骨长9英尺,这表明,这头恐龙约有60英尺高,差不多相当于一幢6层楼房。据他说,这块  相似文献   

17.
化石级霸主     
<正>在蛮荒的史前公园,恐龙一直是距今亿万年前的中生代的霸主。但是古生物学家在南美洲茂密的丛林中发现了体长如同一辆公共汽车一般的超级巨鳄,它可能将替代恐龙的霸主地位。考古队挖掘出的其他恐龙骨骼化石上,甚至包括异常凶狠的霸王龙骨骼化石上,都发现了巨鳄牙齿留下的伤痕。这种体型庞大的鳄鱼生活在大约1.1亿年前白垩纪的热带沼泽中,它们在水中静静地等待猎物靠近,捕杀从身边经过的恐龙,是当之无愧的"两栖霸主"。  相似文献   

18.
正古生物学家最近在中国发现了一种半水生、外形像鳄鱼的恐龙——富源滇东鳄的化石。这种恐龙生活在2亿~2.5亿年前,最近科学家把它归类为植龙。富源滇东鳄的个头较小,口鼻部比其他植龙短,这表明对掠食攻击来说理想的较长口鼻部的演化时间比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由分子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从恐龙遗骸中鉴定到蛋白质。这为用古分子帮助理顺恐龙与其它脊椎动物间有争议的关系提供了可能。荷兰莱顿大学的杰拉德·马泽(Gerard Muyzer)及其同事新近报道,运用免疫学方法从7500万年和15000万年前的几个恐龙化石中鉴定出一种称为osteo-calcin的特殊骨组织蛋白质。他们在《十月地质学》杂志上论述了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据<科学>杂志报道,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窃蛋龙骨盆部位的化石标本.在一对输卵管内保存着带壳卵,这种生殖构造介于原始爬虫类与鸟类之间,这个重大发现同时支持并强化鸟类是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