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它通过集体演唱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刻画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品思想感情,是旋律美、节奏美、复调美与和声美的高度综合。通过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使其陶冶人的情操,把思想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从而使其具有完美的品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育载体,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合唱艺术激发学生创造力,合唱作品可使其体验审美情趣,合唱基本技能可以磨练学生自控力,合唱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可以说合唱艺术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海技术的全面发展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也开始逐步的了解世界。中国的音乐发展也是这样,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逐步的开始欣赏到各种基督教的音乐,在这其中基督教的合唱艺术表演形式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影响。本文就是从基督教合唱艺术的发展,对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启发,从中思考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立场观点为指导,运用心理学、音乐美学、语言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语言的表现性,语言的基本结构以及合唱语言的艺术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合唱语言在合唱艺术表现中的功能和意义.并说明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地合唱语言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刘光理 《科技信息》2012,(3):421-421
本文讲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合唱的分类、合唱的声音训练与发声呼吸的运用,小学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满红  陆兴海 《科技资讯》2006,(8):131-133
1.演奏艺术美学思维的逻辑起点 演奏艺术美学属音乐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在古代,美学从属于哲学,只是到了近代,美学才从哲学中相对独立出来,但它仍然具有浓重的哲学母体的抽象思辨特征。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具有美学-艺术哲学的性质和高度的抽象性、涵盖性,区别于音乐学中的其他学科。它侧重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音乐美学不仅要对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舞蹈中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甘肃科技》2009,25(2):179-180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舞蹈与其它综合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歌剧、音乐剧、戏剧、合唱音乐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语言因素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而在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却很少参与。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是一个自然的趋势。着重讨论语言与舞蹈结合的形式,探索和发展语言和舞蹈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 ,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 ,有感化人心的力量和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对人民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 ,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 ,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音乐艺术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声乐表演艺术同样也受一定的审美意识影响,可以说一切声乐创作均建立在自成一体的声乐美学观念之上。而美学的品质,同时又是声乐表演艺术高度和深度的衡量标准,因此,一个歌唱者,如果只注重技巧,不融合美学观念,其作品的品质定然无法实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它的美学特征是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也是通过具体的演唱特点和技巧来实现的.文章阐述了藏族传统声乐美学的构成因素,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技法,旨在使藏族传统的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自身富有特性的美学传统延续下去,并能在现代藏族声乐艺术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的多媒体传播形式是当代音乐传播中的常见形式。在《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一多媒体声乐作品中 ,歌唱家自由自觉的生命创造 ;真情真意的融注贯通 ;精美精妙的匠心独运 ,充分显示了声乐审美创造的三个重要环节。任何声乐艺术的审美创造 ,都是艺术家用心血、用生命创造的结果 ,其艺术价值本身 ,也是美学价值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而音乐审美需要作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以音乐美的感应形式来体验人的本质以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生命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以情恬心、以情启智、以情导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而艺术教育是音乐美育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克服重“艺”轻“美”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乐舞百戏的内容很宽泛,凡是在当时能愉悦人们的动态的音乐、演唱、舞蹈、杂技、角力较武、幻术、滑稽技艺表演等大多包括在内,是西藏民族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在吐蕃时期就已形成了,而且乐舞百戏也是寺院壁画描绘的主要内容。西藏的乐舞百戏始终与藏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民俗、风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蕴含着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具有独特的形象性、浓烈的感染性、广泛的社会性、唯美的新颖性等审美特征,是藏民族生存意识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日本作为引进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给予中国美学、文艺学一个学科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范畴、概念、术语及文艺、审美观念和学科体系、方法论等学科构成的奠基性、根本性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巨大影响成就了20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结构性特征,形成了中国文艺学、美学的内在发展理路,表征为中国文艺学、美学现代形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建筑艺术特征和建筑审美特殊性的分析,对人的审美心理及视觉美感产生的生理,心理基础进行剖析,指出建筑审美具有视觉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佛教的传入逐渐改变了吐蕃原有的绘画审美形态,藏传佛教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不断巩固,决定了藏族传统美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属性。把“度量经”作为造型标准,通过观想、默识心记的观察方法塑造形象,以互动式进行审美体验,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兴趣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是藏族传统美术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给人美的感受是通过音响的实体,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听觉艺术,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听觉审美受众群体,因此,良好的音乐听觉感性式样,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音乐美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声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对中外理论的分析,可知“音乐的本质是抽象”的.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史上,"形式"对于艺术的作用及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历来成为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形式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获取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即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强调价值作用的形式阐明了某种审美理想;二、取得自主地位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感;三、作为艺术本质的形式揭示了形式感的本质作用.于是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形式感是艺术构成的本质要素.艺术即形式是饱含了审美情感与表达某种审美理想,又传达出某种形式感的形式,形式感是它的生命线.还需明确的是本文所谈之形式与具体实存之形状无关,实指逻辑意义上之形式,哲学层面上之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