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今年的日内瓦车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从1905年诞生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00个年头,而本届车展也正好是它的第75届。百年车展,记录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脚步。在这个以“中立”著称的国度里,车展似乎也有着有别于其它国际车展的“中立”意味,因为其它大车展都是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的“汽车城”  相似文献   

2.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已经于4月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闭幕。本届车展的主题是:“汽车——让生活更精彩”,然而更多的参观者体会到的主题却是“科技为汽车工业加速”!本次展会上,国际国内知名汽车厂商全线出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借助上海车展展出最新车型和领先技术,展示风采实力。通用Sequel氢燃料电池车毫无疑问是最吸引人视线的一款车,媒体都异口同声给了这样的评价——汽车工业的明天。  相似文献   

3.
这场令人陶醉的汽车“嘉年华会”终于落下了帷幕,每个人都在热衷于讨论它能留下些什么?靓车、美女、金钱、奢华、似乎都是主旋律,似乎又都不是关键字。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考场;态度各异的汽车厂商们,在以各自的方式和复杂的心态看待一年复一年的上海车展。上海车展,风一般刮过,给我们昭示的是中国车展市场三大独特的定律。  相似文献   

4.
机会公告     
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于明年4举行据从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获悉,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定于明年4月21日-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据悉,本次车展将采用电子名片式的门票,这在中国车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2006年北京车展,哈飞汽车推出了赛豹5、路尊、路宝、民意M408等5款新车,充分展示了哈飞汽车雄厚的研发实力。  相似文献   

6.
《世界博览》2010,(10):12-12
1000个中国人中有30人拥有汽车。在美国,这个数字是700800人。这个市场令每一个汽车生产商垂涎。英国《金融时报》特别关注了4月底开幕的北京车展。  相似文献   

7.
AUTOMIRROR     
有汽车界“奥运会“之称的法兰克福车展已经落幕,但谁都不会忘记这次盛宴中的一个新成员——中国国产汽车。这是中国国产汽车成功出口到南亚、中东之后,在欧洲刮起“红色”风暴。在这次车展上,众多的欧洲观众对首次出现在展馆里的中国汽车企业投注了更多惊诧的目光。吉利汽车带来的中国国粹——京剧和脸谱以及陆风汽车显著的中文标志,使中国汽车携带着明显的中国符号,以较之日韩车更加不可思议的低价开进欧洲市场,德国媒体和欧洲人于是惊呼“中国人也  相似文献   

8.
AUTOMIRROR     
有汽车界“奥运会“之称的法兰克福车展已经落幕,但谁都不会忘记这次盛宴中的一个新成员——中国国产汽车。这是中国国产汽车成功出口到南亚、中东之后,在欧洲刮起“红色”风暴。在这次车展上,众多的欧洲观众对首次出现在展馆里的中国汽车企业投注了更多惊诧的目光。吉利汽车带来的中国国粹——京剧和脸谱以及陆风汽车显著的中文标志,使中国汽车携带着明显的中国符号,以较之日韩车更加不可思议的低价开进欧洲市场,德国媒体和欧洲人于是惊呼“中国人也  相似文献   

9.
刘痕 《今日科技》2006,(5):59-61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用在各种车展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当普通观众在车展上频频为各种新车耀眼炫目的外形所震撼时,专家们则已将目光投向了隐藏在金属表面下的部件。汽车的技术含量在他们看来远比至酷超炫的外表来得重要。《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十大高科技轿车排行,也许对于我们理解汽车与高科技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中国这个行业或缩小近1/3。外媒称,电动化与联网化所代表的汽车未来发展是上海国际车展的焦点,中国显示出自己的强大能力。据奥地利《标准报》网站报道称,法兰克福车展在距离开幕还有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收到大量汽车制造商的拒绝信(这其中也包括了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吉普、标致、DS、日产、英菲尼迪、三菱和沃尔沃),而且在日内瓦的春季  相似文献   

11.
对汽车智能化进程及其关键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控制、感知、通信和执行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动化、自动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一大趋势,而汽车智能化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汽车智能化可分为驾驶辅助、半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4个阶段。本文对当前汽车智能化研究中以车企和IT行业所主导的2条技术路线进行介绍,深入分析了汽车智能化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含义,并概括了汽车智能化所面临的多源信息融合感知、智能汽车控制架构协调决策控制、人机交互与拟人共驾等挑战性问题。最后,对中国汽车企业智能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纯电动轿车主控制器CAN总线接口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干扰性强和通用低成本的特点.在国家"863"项日电动轿车开发中应用了CAN总线网络,给出了软硬件接口设计.实际应用表明,CAN总线的软硬件接口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时监控汽车运行状态和位置,实现汽车历史数据和轨迹的查询,摆脱地域限制,设计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和云端服务平台两部分.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状态数据和GPS经纬度,通过4G网络上传云端;云端服务平台包括可视化监控中心、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系统管理员通过云端监控中心对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数据查询,普通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对车辆进行监控,形成两级监管模式.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异地远程监控,监控数据丰富,数据刷新频率约为0.62 Hz,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能够查询车辆的历史数据和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4.
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与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预测汽车的随机振动响应对汽车的开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汽车存在许多非线性环节,需采用非线性振动模型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的频域分析方法一般不再适用。应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11自由度汽车非线性振动模型,并用由伪白噪声法生成的符合实际路面统计特性的伪随机序列来模拟路面不平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算法在时域中对汽车的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研究汽车的非线性随机振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从强度安全性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了概率密度函数联合积分法与功能密度函数积分法,整理并推导了汽车螺旋弹簧的非保守模糊可靠度计算公式,即应力、强度及构件的几何尺寸等参数都为正态分布,隶属度函数为k次抛物线分布时的模糊可靠度计算公式;通过VB编程实现汽车螺旋弹簧非保守模糊可靠度设计数值解的计算,根据输入的原始数据、原函数与积分区间的特点进行积分变换,然后利用中点公式积分法与龙贝格求积法进行积分计算.本程序可直接应用于设计计算中,以提高汽车螺旋弹簧的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汽车仪表全功能检测及显示策略验证,利用实车数据搭建仿真测试环境。通过上位机读取实车数据脚本,经串口将数据发送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控制产生仪表信号,实现仪表功能测试。利用步进电机带动滑动变阻器模拟油浮子采集油量阻值原理,实现实车油量数据的仿真。基于win32平台开发数据分析环境,对实车数据提取分析,为仪表中控制策略、显示算法提供数据依据。根据信号源制定通用的脚本协议,可以满足多种仪表规范的测试需求。通过多款仪表测试,本平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且能大大缩短液晶仪表的研发、测试周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般仿真软件建立大型复杂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多软件联合仿真技术.该技术利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高质量的导入汽车CAD模型并进行三角形网格剖分;采用Matlab编程从Hypermesh输出的网格数据文件中提取各部件单元的节点坐标数据,再以文本文件的形式输出,以便Hfss读取;在Matlab编写形成有限元网格模型的VBS程序,然后在Hfss中运行该程序读取单元节点坐标、形成整车的初始三角剖分网格.以点火系统电源线上的共模电流为干扰源,仿真分析了在该干扰源作用下车内外的电场分布情况.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对汽车整车级电磁兼容仿真建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汽车基础制动器在汽车刹车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影响乘员的舒适性,降低有关汽车零部件的寿命;同时,尖锐的制动噪声(尖叫)还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针对汽车制动异响噪声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要。总结了汽车制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噪声特点和影响因素,回顾并分析了抑制和防治制动噪声的理论与工程研究进展。针对传统汽车制动异响检测分析方法手段单一、数据处理不便、灵活性差等突出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信号频域盲处理的制动异响定位方法,详细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利用动态粒子群优化形态滤波抑制路试背景噪声、使用峭度最大化复数单元固定点算法分离提取复分量、利用改进KL距离解决次序不确定性等。通过实际刹车制动声信号故障提取,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On the automobile lightweig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微型传感器的特点和发展概况,以及应用在汽车发动机控制、安全系统等方面的微型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并简要介绍了高温微电子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时,预测了未来汽车微型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