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预处理对GCr15轴承钢淬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化退火和固溶+高温回火两种预热处理工艺对GCr15轴承钢淬火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工艺都明显地细化了碳化物颗粒,其中经固溶+高温回火预处理的轴承钢具有较好的碳化物细化效果和细小晶粒的终处理组织,并获得了较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值.在预处理都为球化退火工艺、终处理回火温度不同时,经较低回火温度(160℃)处理的轴承钢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γ单相区和γ+α双相区轧制并淬火工艺以及双相区再加热-淬火-碳配分( IQ&P)工艺,研究预处理组织对低碳钢室温状态多相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用低碳钢经两种工艺轧制并淬火处理,获得马氏体和马氏体+铁素体的预处理组织,再经双相区IQ&P工艺处理后均获得多相组织. 马氏体预处理钢的室温组织由板条状亚温铁素体、块状回火马氏体以及一定比例的针状未回火马氏体和8. 2%的针状残余奥氏体组成;马氏体+铁素体预处理钢由板条状亚温铁素体、块状和针状未回火马氏体以及14. 3%的短针状或块状残余奥氏体组成. 在相同的双相区IQ&P工艺参数下,预处理组织为马氏体的钢抗拉强度为770 MPa,伸长率为28%,其强塑积为21560 MPa·%;而预处理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的钢抗拉强度为834 MPa,伸长率增大到36. 2%,强塑积达到30190 MPa·%,获得强度与塑性的优良结合.  相似文献   

3.
对印制电路板废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和原有构筑物池体,采用两级化学混凝沉淀+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对铜镍废水进行预处理,采用碱性两级破氰法处理含氰废水,采取“酸析+化学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去除废水中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新建+利旧将综合废水处理工艺改造为生化A2/O 3套并联生化工艺.使改造后工程运行良好,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中的主要污染物金属离子铜、镍、难降解有机物、氰化物、氨氮、总氮、总磷和强酸强碱等均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的标准限值后外排.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企业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筼筜污水处理厂采用组合式高效沉淀池+前置反硝化(BIOFOR)生物滤池工艺,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对污水厂现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论证,最终采用"预处理+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高速气浮池+加氯接触池"的提标改造工艺,处理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MVC的设计模式,讨论了J2EE技术架构中3种基本的组件技术JSP、Servlet和JavaBean的概念,阐述了基于JSP+Servlet+JavaBean的轻量级J2EE应用中MVC开发模式的思想.本文运用该模式开发了某高校系部信息管理Web应用平台,通过一子模块实例展示了MVC模式的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简化应用系统的开发,提高系统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6.
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MVC+DAO设计模式和Struts框架,简化了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讨论了Struts框架实现MVC模式的原理与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对新北江制药厂制药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工艺是否需要曝气与回流及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解酸化工艺不需要曝气与回流且该废水经过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其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使后续的好氧处理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广东省地方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它成分复杂,浓度非常高,而且水质变化范围很大,在现阶段国内填埋场对渗滤液的处理大多数采用生化处理、土地处理、物化处理等工艺或几种工艺的组合。本文介绍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物化法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工艺―MVC(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蒸发浓缩工艺法。  相似文献   

10.
稀土铝酸锶夜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新的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SrAl2O4: Eu2+, Dy3+夜光材料.通过测试分析SrAl2O4: Eu2+, Dy3+夜光材料的晶相组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性能,研究了工艺条件对SrAl2O4: Eu2+, Dy3+夜光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工序是制备SrAl2O4: Eu2+, Dy3+夜光材料的前提,新的预处理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余辉性能;原料配比影响晶相组成和发光颜色;烧结温度和助熔剂含量主要影响晶相组成和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11.
MVC架构模式在Java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MVC(Model-View-Controller)构架模式,是系统开发中较常用的一种开发模式。文章将MVC思想引入开发模式中,先对MVC架构开发过程进行了讨论,然后通过基于Java语言相关技术开发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来对MVC架构模式的应用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2.
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分离了数据的控制和表现.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多层Web应用系统的设计需求.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MVC设计模武的多层结构Web应用系统框架模型,通过应用Struts等框架研究开发寿险营销支持系统.并论述了各项技术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方武.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多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并以锌钡白干煅窑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煅烧温度测量值的实际数据为例,分析了采样时遇到的测量值异常、波动、采样故障等问题、详细讨论了相应的异常值检测与补偿、故障检测、数据平滑与滤波等数据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煅烧温度数据预处理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MVC设计模式在Web应用程序开发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VC设计模式思想,讨论了J2EE技术,并结合一个实例对如何使用Struts技术开发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程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MVC设计模式的Web考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目前Web考试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的系统设计方案,论述了系统的功能和MVC设计模式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表明,MVC设计模式是一种适合于交互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J2EE平台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探讨了J2EE技术和MVC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出J2EE平台上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架;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构架的可行性;在J2EE企业应用开发中。采用MVC软件体系结构能够简化软件开发。提高软件的性能和可维护性。从而开发出高质量、可复用、可扩展的电子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Java/MVC构建的三层Web政务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政务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利用Java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开发基于Web的三层应用系统的实现框架.该方法能在广域网上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系统,并使得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更加灵活、在运行过程中更加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18.
李轶 《山西科技》2012,(5):35-36,45
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背景,概述了办公自动化和工作流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兰州市规划局办公自动化的需求,结合工作流技术与MVC开发框架,提出了以工作流为流程管理机制,以Spring+Struts+hibernate架构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对系统的功能、工作流引擎和系统整体框架做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J2EE技术和MVC模式,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基于J2EE平台的网上书店的设计,分析了MVC模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基于Web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可扩展可重用架构的研究已成为许多Web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对软件总线技术、MVC设计模式和构件技术的研究基础之上,介绍了一种基于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软件系统架构,为提高Web应用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重用性与扩展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