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分四家,有汉以来,几成定论.然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所引<诗经>的出土,使我们对先秦至汉的<诗经>传播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做进一步研究.本文考证了帛书<五行>所引<诗经>异文,并和<毛诗>及三家诗进行了比照.我们发现帛书<五行>所引<诗经>系统和<毛诗>及三家诗存在着许多异文,绝不是<毛诗>或三家诗之中的任何一家.而是四家诗之外而未被<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另一<诗经>系统.从而显示了先秦至汉代诗学流派的丰富性和<诗经>传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字典>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典>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典>第一卷的部分释义问题,旨在为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1年交通部颁布的新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港口货物作业规则>[简称新<两规>]以及95年颁布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水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简称原<两规>]进行比较,阐述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这样修改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虽同时运用于<诗经>和<楚辞>的创作之中,但彼此之间则经历了学习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诗经>和<楚辞>中的比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原始诗歌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最终使得诗歌审美意识趋向文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房瑞丽 《开封大学学报》2003,17(4):29-32,39
<诗经>中的<郑风@风雨>、<王风@君子于役>、<郑风@溱洧>、<唐风@葛生>、<郑风@女曰鸡鸣>、<秦风@蒹葭>六首爱情诗,表达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揭示了传统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积淀.它们侧重于探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角度,在表现人类至情方面具有开山之功.  相似文献   

6.
<筭数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数学竹简,是先秦的作品,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早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深刻,对它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先秦数学的面纱.2000年第9期<文物>发表了<筭数书>的释文.该文对<释文>作了校勘,写出校勘记近190条.其校勘内容包括(1)<释文>中的少量错简;(2)<释文>中字词的大量衍脱舛误,特别是数字计算的错误;(3)互训或通假字不当改而<释文>做了改动的;(4)原简中若干未被<释文>识别的字;(5)<释文>中个别小标题的处理的失误.另外,<筭数书>中分数表示方式的不同一,是先秦数学的固有现象,汉张苍等整理<九章算术>,才对此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不宜以后者为模式改动前者.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古诗最早最成熟的代表作,陆时雍曾指出"<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它上祖<诗><骚>,下启唐宋,标志着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试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对<古诗十九首>的语式及其对后世诗歌语言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美 《科技资讯》2007,(35):235-236
笔者借用&lt;红楼梦&gt;林黛玉听&lt;西厢记&gt;的感叹,进而对&lt;长亭送别&gt;的文采美、情感美、情境美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字典>在引用古代辞书方面有一些缺失,尤其是在引用时代较早的辞书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小尔雅>中的古词义训释看<汉语大字典>引用其书的情况,以提出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宋代胆铜法重要专著<浸铜要略>已失传,但在<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中却保存了该书<〈浸铜要略〉序>和<〈浸铜要略〉后序>,为冶金技术史研究填补了部分空白.两篇序言证明<浸铜要略>在绍圣元年(1094年)前后已定稿;<浸铜要略>是张氏几代人的科学实验的成果,此书的执笔者是鲜为人知的张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东方式插花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命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东方式插花受中国历史的影响较大,由于中国的美学思想是崇尚自然,因此在插花艺术中表现为“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尊崇”的意境,常以命名的方式来加强意境和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 ,包括《旧约》和《新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 ,因此 ,从纪元初期到今天 ,《圣经》的翻译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凯塞琳·曼斯菲尔所写的《已故上校的女儿》进行了浅析.着重分析了凯塞琳·曼斯菲尔笔下的父与女这种血缘关系实质上却是一种因长与囚犯,镇压者与被镇压者,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揭露了西方男性统治社会的腐败,号召妇女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神山是藏族民众对青藏高原高山环境的一种精神创造和象征性符号。藏族宗教从地域权限和文化影响范围将神山分为世界宗教神山、区域族群神山、部落社会神山与民众个人魂山四种层次,将每个区域内的一座或一组高山奉为神山而崇拜,并做为禁忌之地而加以保护,它在历史上强化了族群的团结整合,同时通过崇拜活动使神山呈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和谐,具有了审美价值,保护了高原山系生态环境;在整个青藏高原,高高矗立的神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象征是神话艺术的基本特征,纳西族东巴神话的象征具有一定的体系性,按生殖崇拜加以组织的象征体系丰富完整。东巴神话中宇宙起源模式按性行为进行构拟,米利达吉海象征母胎,居那什罗神山象征男根,神龟象征女阴,含依巴达神树象征旺盛的繁殖力,竖眼意味兽性,横眼意味人性,白色始终与善、美、真、实、吉等联系在一起,黑色大都象征恶、丑、虚、假、厄。  相似文献   

16.
藏族服饰具有神圣的宗教意蕴。文中对神巫祭祀服、格萨尔说唱人(仲巴)的帽子、藏族宗教法舞"羌姆"形象、佛教僧人发辫以及藏戏服饰进行了解读,在相关的活动和仪式中,服饰是神圣的精神力量,表达着一种复杂的观念和象征意义,是沟通人神的神圣物质。藏族民间服饰也秉承了宗教象征的基本精神,以神秘的形式展现了他们对神灵的敬畏、膜拜和祈求,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愿望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字字音、壮族神话传说和壮族人对神鸟的态度等多视角考证壮族"六乌圣母"的生物原型。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是汉传佛教中颇具地位的佛教圣地,同时在藏传佛教中,五台山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藏传佛教的早期传入和兴起的过程,展现出藏地和藏传佛教修行者与汉地五台山的密切关联。这使得五台山也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并以其特有的方式承载着藏传佛教的诸多圣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浅谈山西佛教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琳洁 《太原科技》2007,(11):77-77,79
佛教文化日益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西省两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和云冈石窟从寺庙、雕塑、音乐、壁画等方面将佛教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佛教文化带动起来的旅游业,在促进佛教文化弘扬光大的同时,也给佛教文化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反兴奋剂——奥林匹克永恒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体坛兴奋剂泛滥成灾,玷污圣洁的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兴奋剂不断涌现,今IOC防不胜防。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基因兴奋剂将很快产生,奥林匹克将面临极为棘手的课题,反兴奋剂斗争似乎永远无法停息。应当加大力度呼吁全世界人民提高对兴奋剂危害性的认识,杜绝研究、制造和使用兴奋剂。同时应当鼓励运动员人人从自我做起,拒绝使用兴奋剂,奥林匹克的圣火才能永放圣洁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