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的杀菌灭藻剂的现状和发展做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几类常用杀菌灭藻剂,阐述了的各自的优缺点和作用机理,并对杀菌灭藻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姜玉霞 《科技信息》2012,(25):68-69
由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先聚合成聚季铵盐,再加入助剂和异噻唑啉酮制备了复合高效无泡沫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该类杀菌灭藻剂与其他常用杀菌灭藻剂对循环水中的异养菌、硫酸还原菌、藻类进行了杀菌灭藻对比实验并对其与常规水处理药剂的相容性及阻垢性能、腐蚀率实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无泡杀菌灭藻剂应用效果优良,基本无泡沫产生,144小时内杀菌灭藻率仍在60%以上,与其他缓蚀阻垢剂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磁性壳聚糖微球(MCS),经进一步改性,制备出磁性灭藻剂———载铜磁性壳聚糖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MCS的载铜能力和载铜MCS的释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铜初始质量浓度为750mg.L-1,MCS用量为15mg,pH值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15min,温度为25℃,是MCS对Cu2+的最佳载铜条件.载铜MCS的释铜量随着时间和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载铜MCS的用量在比较低的情况下,理论上能保证有效而持续地灭藻;当pH值在6~8的范围内变化时,对释铜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锰铜复合除藻剂灭活铜绿微囊藻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盐和酸溶氯化亚铜复配制备了锰铜复合除藻剂(MCC),通过静态实验研究MCC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及药效时间,考察了MCC除藻对水样pH值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新型除藻剂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铜试剂A与锰试剂B的最佳复配比为0.5~1.5∶1.0;投药10d内浊度、OD420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67.82%,77.98%和97.04%;投药16d后浊度降到6.16NTU,叶绿素a降到1.048μg·L-1,去除率分别达到77.40%和99.48%;水样pH值随MCC中铜试剂的增加而降低,在最佳复配比时,pH值在7~8之间. 该研究为新型除藻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浅谈工业循环水二氧化氯杀菌灭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们工业要求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循环水水质问题已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积累的一部分经验,对工业循环水采用二氧化氯杀菌灭藻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9.
硅溶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硅溶胶是二氧化硅胶体粒子在水中均匀扩散形成的胶体溶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化工原料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对胶体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性质的深入研究,硅溶胶在科研及各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0.
几种除藻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3种除藻剂硫酸铜(CuSO4)、双氧水(H2O2)、二氯苯(基)二甲脲(DCMU)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2+浓度小于10-4mol/L时,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当浓度达到10-4mol/L时,铜绿微囊藻的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处理96 h后,2者值均趋近于0,说明该浓度的Cu2+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毒性效应。H2O2质量分数为0.002‰时,24 h内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之后抑制作用逐步减弱,铜绿微囊藻的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逐步恢复至起始水平;H2O2浓度为0.004‰时,随时间的延长,微囊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至96 h,OD750值趋近于0,叶绿素含量降至0.15μg/mL,对铜绿微囊藻产生了有效的毒性效应。DCMU浓度为10μmol/L时,藻细胞密度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至48 h,叶绿素含量降为0,说明10μmol/L DCMU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有效的抑制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铁锰微量元素对淡水藻类的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玉渊潭湖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e3+,M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e3+能极大地促进藻类对N,P的吸收,使藻类成倍的增殖,各质量浓度(ρ)表现的促进作用强弱顺序为500,50,5,5 000μg.L-1;在营养充分时,Fe3+可能会成为诱发水华的主要因素.Mn2+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低于Fe3+,试验结果表明,最适ρ(Mn2+)为50μg.L-1,当ρ(Mn2+)=40 000μg.L-1时,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铁锰微量元素对淡水藻类的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玉渊潭湖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e~(3+),M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e~(3+)能极大地促进藻类对N,P的吸收,使藻类成倍的增殖,各质量浓度(p)表现的促进作用强弱顺序为500,50,5,5 000μg·L~(-1);在营养充分时,Fe~(3+)可能会成为诱发水华的主要因素.Mn~(2+)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低于Fe~(3+),试验结果表明,最适p(Mn~(2+))为50μg·L~(-1),当p(Mn~(2+))=40 000μg·L~1时,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以明矾等为浓缩剂,对多种单细胞藻类进行浓缩和再培养,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各种藻的较适浓缩剂及浓缩剂量。同时将浓缩的藻类经低温数月保存后,进行三级扩种培养和对中国对虾幼体及褶皱臂尾轮虫进行直接投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培养藻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藻类对矿石磷转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通过对沙角藻利用磷矿石粉作为唯一磷源生长状况的研究吸对其转化利用矿石磷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藻不仅能转化利用矿石磷粉中的磷以满足其本身生长的需要,而且可提高介质中有效磷的浓度为其它生物的生长提供磷源。  相似文献   

15.
La及其EDTA配合物在藻体中的富集和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以及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La—EDTA配合物在小球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一指数形式的方程来拟合,热力学过程均可用Freundlish方程来描述.结果还表明:La3+在低浓度(0.1~1.0ppm)时对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而La—EDTA配合物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2.0ppm)内对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氧化硅粒子掺杂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和纳米复合膜.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备膜的结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杂化膜中SiO2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可以形成分子级分散,复合膜表现出较强的吸湿性使其热分解温度较低.研究认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SiO2介电材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硅灰对水泥净浆与砂浆性能及砂浆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掺量的硅灰对水泥净浆与砂浆性能及砂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硅灰可以减缓水泥早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化产物减少,结构疏松,使水泥砂浆早期强度有所下降.掺入适量的硅灰可以提高水泥后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化产物增多,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度,并能促使水化反应长期进行,从而提高水泥砂浆的后期与长期强度;硅灰的优化掺量为8%.掺入硅灰会降低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但水泥的安定性均为合格.  相似文献   

18.
早强剂对掺硅灰的水泥砂浆强度与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早强剂对掺硅灰的水泥砂浆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的早强剂均可提高掺硅灰的水泥砂浆早期强度,且对其1 d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优于3 d.其中掺入适量的硫酸钠可迅速生成大量的钙矾石晶体,提高水泥砂浆的密实度,同时促进了硅灰的火山灰反应,明显提高了掺硅灰的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但早强剂对掺硅灰的水泥砂浆后期强度影响不大.3种早强剂对掺硅灰的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增强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硫酸钠、氯化钙、三乙醇胺,其中硫酸钠掺量为3%时增强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9.
对玻璃池窑硅质耐火材料侵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氧化物从接触介面向砖体内部扩散,是硅质耐火材料侵蚀过程中的主要形式,扩散的深度往往是随砖体的熔融而逐步加深,同时硅质耐火材料的侵蚀还与硅砖内晶相的重结晶及多晶转变有关。了解与掌握硅质耐火材料侵蚀机理,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延长池窑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稻田常见丝状藻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田丝状藻类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经试验观察表明:当稻田丝状藻类大量生长时,与水稻争肥而引起水稻减产;若将丝状藻类掩埋在稻田里,水稻的减产比将这些藻类捞出丢掉要少些.水稻收获后播种小麦,掩埋有藻类的比将藻类捞出丢掉的产量有显著增加.综合稻麦两季的产量,发现掩埋藻类的比未埋藻类的稻田的总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