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羟基中环二胺Ni(Ⅱ)配合物的磁化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两个含羟基中环二胺Ni(Ⅱ)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研究了Ni(Ⅱ)配合物的自旋特征和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分子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中Ni(Ⅱ)是高自旋,配合物的结构为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2种Cd(Ⅱ)配合物:[Cd(opth)(H2O)]n(1)和[Cd(phen)(Cl)2]n(2)(opth=邻苯二甲酸;phen=1,10-菲啰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并通过IR,UV-Vis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进行了物性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以邻苯二甲酸根为桥配体的具有2D结构的Cd(Ⅱ)配合物,其中金属Cd(Ⅱ)离子为7配位,形成帽型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是以Cl%离子为桥配体的具有1D结构的Cd(Ⅱ)配合物,其中金属Cd(Ⅱ)离子为6配位,具有扭曲的八面体构型.通过SPS对2种配合物以及简单Cd(Ⅱ)配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300~600nm范围内均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而且配合物的结构、配体的种类和性质对配合物的光电响应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着重讨论该类晶体材料电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优化,发现由某些不同类型的配位键构成的八面体构型和四面体构型的配合物均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倍频效应。  相似文献   

4.
Ni(C8H7O3)2(H2O)2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镍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得到了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2.1827(3)nm,b=1.05039(16)nm,c=0.77393(12)nm;β=104.924(3)°.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16H18NiO8,Mr=397.01,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Co(C8H7O3)2(H2O)2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合成了钴的香草醛三元配合物,得到了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其晶胞参数为a=2.2332(4)nm,b=1.04245(16)nm,c=0.779 93(12)nm;β=107.521(3)°.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16H18CoO8,Mr=397.23,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Gouy法测定了两种2[[(卤代苯)胺基]羰基]苯甲酸与Co(Ⅱ),Ni(Ⅱ),Cu(Ⅱ)配合物的磁化率。结果表明,Cu(Ⅱ)配合物为平面正方形构型,其余均为八面体空间构型,只是扭曲程度不同。这与电子光谱测得的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以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找出合成四面体配合物(Bu4N)2NiBr4的适宜实验条件,制备出四面体(Bu4N)2NiBr4和八面体Ni(NH3)6Br2二种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磁化率测定结果证实,四配位的(Bu4N)2NiBr4化合物为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型草酰胺胺配体和铜单核配合物,并以铜单核配合物为母体合成了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和室温磁矩对新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经研究推定,新合成异双核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和Co(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和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合成了配合物[Mn3(oba)3(DMF)4](oba=1,4-对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91 23(2)nm,b=1.279 15(8)nm,c=1.662 75(10)nm;α=74.340(5)°,β=89.042(5)°,γ=87.280(5)°,Z=2。该配合物中Mn1与DMF中的2个氧原子、1,4-对苯二甲酸的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的配位构型,Mn2与6个1,4-对苯二甲酸中的氧原子配位也形成八面体的构型。该配合物具有六连接的拓扑结构。并用红外、热重和磁测量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法合成配合物{[Co2(C2O4)(C6H2(COO)4(H2O)]4.4H2O.(NH2CH2COOH)}n,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和X-Ray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c,根据晶体学参数可确定该配合物为压扁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液法合成一个二维Co(Ⅱ)配合物Co(pmida)(pica)(H2pmida=2-氨甲基-N,N’-二乙酸吡啶, Hpica=2-吡啶甲酸), 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在标题配合物中, 中心原子Co(Ⅱ)呈扭曲的N3O3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相邻分子间存在C-H…π边对面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 使得沿b轴方向看, 配合物形成两条平行的波浪形链条. 运用Gaussian 03程序, 以配合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min-1.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 V (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 min-1.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晶体场理论并结合配位切理论从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配位场稳定化能(LFSE)与配体间的排斥作用、Jahn-Teller效应与变形等方面讨论了八面体、四面体和平面正方形等常见配合物空间构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和规律。1引言配合物以其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特点而著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八面体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可能机理及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取代反应的活泼性进行具体分析,其实际值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配合物[Ni(dpc)(PIM)2(H2O)]2·2H2O(1)(H2dpc=2,6-吡啶二羧酸,PIM=2-丙基咪唑),并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晶体学上独立的单核镍单元,镍中心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在堆积过程中通过O-H…O和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合镍(Ⅱ)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合镍(Ⅱ)配合物,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n,其晶胞参数为:a=1.254 9(3)nm,b=1.778 8(5)nm,c=1.329 2(4)nm;β=115.310(5),°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26H20N iN6O4,Mr=539.18,配合物为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构型,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  相似文献   

18.
以吡啶-2-甲醛缩N,N'-二甲基乙二胺和CuCl2·6H2O为原料反应制得配合物[Cu(pic)2]·2CH3OH·2H2O(pic-H,吡啶-2-甲酸),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2260(5)nm,b=1.4126(6)nm,c=0.8789(4)nm,β=99.761(7)°.配合物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铜离子与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存在着弱相互作用,因此Cu(Ⅱ)离子的配位环境也可以描述为拉长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三种草酸根桥联的新型CdⅡ3FeⅢ异四核配合物[Cd3Fe(OX)3L6](ClO4)3,L分别为1,10-邻菲咯啉(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NO2-phen);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Me2-phen);OX表示草酸根阴离子.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的研究,已推断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酸根结构,其中Cd(Ⅱ)和Fe(Ⅲ)离子均处于八面体构型.测试了这些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异四核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双核铅(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出一个分子式为Pb2 (OOCCH3) 3(CH3COCHCOCH3) 0 .5H2 O的双核Pb(Ⅱ )的配合物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分子中Pb(Ⅱ )离子与羧酸根离子间存在一种新的桥联模式 ,两个铅离子分别为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和畸变的十二面体几何构型 .晶体学数据 :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a=0 .72 92 (4)nm ,b =0 .9971(2 )nm ,c =1.1738(5 )nm ,α =79.4 3(2 )° ,β =79.0 5 (4)° ,γ =79.4 6 (3)° ,V=0 .8139(8)nm3,Z =2 .探讨了此配合物与Ti(OC4 Hn9) 4间的反应 ,并以此配合物作前驱体通过Sol gel过程合成了PbTiO3纳米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