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普通晶闸管变流装置深控时功率因数低的问题,在分析了晶闸管超前相控基理及其实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晶闸管超前相控、提供无功补偿的方法.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提供无功补偿,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减小了无功损耗,节约了电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晶闸管相控变频器输出电压谐波的方法,导出不同频率比时输出电压中低频分量和零频分量的定量数据,并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数据,根据对输出电压质量的要求来确定频率比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制备的铌钒微合金化C-Mn-Si系热轧TRIP钢的显微组织及相组成,并分析了与其对应的力学性能.奥氏体轧制过程中的热变形及随后的冷却工艺对最终各相组织的形貌、大小和分布都有直接影响,并决定TRIP钢最终的力学性能.对TRIP钢卷取温度的模拟结果显示,与450和350℃模拟卷取温度相比,400℃模拟卷取温度能使该钢获得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ZVS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克服硬开关电源尖峰干扰大、可靠性差、效率低的缺点,分析了全桥移相软开关电路超前臂和滞后臂的不同工作状态,讨论了全桥移相软开关电路的占空比丢失现象,对软开关谐振器超前臂、滞后臂的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感参数进行选取.通过试制4 kW全桥移相ZVS软开关电源,获得了变压器前端电压和电流波形.结果表明: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变换,验证了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参数选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可控硅相控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其特点是电路简单,集成化程度高,生产调试容易,不仅不需要专门的同步变压器,而且整个触发电路对电源无相序要求,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弧焊电源的理想触发电路。  相似文献   

6.
刘露  郑忠云  许新  郑宇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7):43-44,50
通常的相控建模是指用沉积相作为控制因素模拟预测储层属性参数场分布,在对碎屑岩储层地质建模中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但是对于碳酸岩储层来时,虽然沉积相对储层发育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储发育受成岩作用因素的影响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鉴于沙坪场石炭系气藏的特征,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了沉积相控模拟成岩相,再用成岩相作为相控条件模拟储层属性参数的方法,建立了符合地质认识和储层发育模式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7.
李冬 《科技资讯》2013,(32):161-161
发电厂集控运行员工是保证电厂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础。为使员工尽快适应集控运行工作需求,进一步提高集控员工的综合素质,达到集控员工标准,保持电厂可持续发展,要以掌握设备操作为基础,结合相关专业理论,有重点的巩固实际认识和操作,使员工尽可能快速、扎实的学习掌握电厂集控运行知识技能。本文对电厂集控运行员工培训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水平段水平井生产过程中易过早见水,提前降低生产效率,传统调流控水装置控水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一种新型调流控水装置结构设计研究,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装置内部流动规律,研究了相关设计参数对控水能力的作用原理,对调流控水装置内部进行结构优化,改变限流器内部水相和油相流道,利用两者黏度不同导致流动状态不同达到稳油控水的效果,研究表明,流槽开口方向和数量对调流控水装置控水能力影响较大、较敏感,对流槽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可以改变控制室入射速度和角度增强流入控制装置的控水能力,研究结果为设计新型的自适应控水装置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余浪  李刚 《科技资讯》2013,(31):51-52
矿用司控道岔装置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煤尘及甲烷爆炸性气体的危险场所中,如矿山井上、井下轨道运输道岔处,以取代原"人工扳道器",为机车运行提供安全指示,有利于保障机车安全运行,提高运输效率,保护矿井财产和人身安全。根据动作原理,有电动、气动和液压推动等类型。本文指出了汪洋煤矿原有扳道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后,阐述了司控道岔的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经过使用后的实践表明:该装置的良好运行情况,实现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减少生产辅助人员,提高矿井运输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处的交通运行状况,提出了无控交叉口相冲突车流轮流占用冲突点资源的观点;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认为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主要与相冲突车流的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随机风场空间相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描述随机风场空间相干特性的相位差谱模型,可用于大范围随机风场模拟.经典理论中一般采用相干函数来描述空间风场相干特性.研究发现,相干函数只是二阶数值特征,远不能描述两点脉动风速相干特性的丰富概率信息.研究表明,Fourier相位差谱可以对脉动风速时程的相干特性进行全面的描述.基于对影响相位差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位差谱的基本模型.通过与实测相位差谱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应用该模型进行了风场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运行过程的详细分析,研究了超前桥臂与滞后桥臂的开关互换动作在变换器功率传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另外,由于变换器的输出滤波部分与Buck变换器类似,因此,可将在Buck变换器闭环控制设计中获得成功应用的滑膜控制引入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中,仿真结果表明,滑膜控制的变换器闭环系统对输入电源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负载扰动的瞬态响应特性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液力变矩器在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级自动变速传动作为理想的传动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污染,用液力变矩器作为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起步装置具有良好的起步性能,且控制简单。在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及锁止离合器闭锁动态过程仿真的基础上,根据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特性进行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评价,提出了液力变矩器闭锁控制规律以及用液力变矩器仟民步装置的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起步控制策略。经汽车起步、加速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装备五档手动变速器的汽车相比,装备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汽车具有良好的起步和加速性能。  相似文献   

14.
借助GSZF-3偏振光实验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利用波片的相位延迟特性,将椭圆偏振光转变成线偏振光。然后根据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判断偏振光是左旋偏振光还是右旋偏振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率协调控制的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雨欣  赵峰  阎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34):10172-10176
介于统一潮流控制器串、并联变流器在调节电力线路潮流过程中存在有功和无功功率相互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其数学方程,建立了串、并联变流器状态反馈解耦控制模型,提出了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从功率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条件,提出了在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环节中增加有功电流前馈分量的控制方法,实现了串、并联变流器对电容电压的动态稳定控制。在解耦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串联变流器功率控制环,使统一潮流控制器在调节潮流的过程中达到了有功-无功功率独立控制的效果。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潮流调节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矩阵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研究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推导并分析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2种有效控制策略即滑模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对比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最后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电路在2种控制方案下均能实现电压传输比和输出频率的任意调节,且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弦性好,失真度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串联超前校正法中截止频率的准确获取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所提方案利用频域特性直接求出截止频率和相角裕量,同时合理、巧妙利用给定截止频率指标,也使得校正步骤明显简洁化。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网侧变换器与机侧变换器的传统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为提高网侧变换器对机侧变换器的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协调控制策略。该协调控制策略将双馈电机转子侧有功电流动态微分值引入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中。有效提高了网侧变换器对机侧变换器的负载响应能力,从而改善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微带缝隙天线,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开倒T形单极子槽得到覆盖WiFi和GPS频段的多频天线;通过适用相位延迟双微带馈线实现天线的宽带特性,研究不同天线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采用商业仿真软件CST2009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测得的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20.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金属粉尘、絮状物对变频器的影响,分析了通用变频器对应用环境和防尘控制柜的要求,提出了改进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