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西方“美在于形式”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性变化 ,揭示了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形式作为艺术本性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表明 ,在审美与任何艺术活动中 ,形式是流变的与多元的 ,这种关联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该文主要从形式美与艺术本性的关联出发 ,从哲学角度思索及增进对建筑形式与建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与时代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当生产力发生变化 ,新的社会形态和技术产生以后 ,艺术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它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 ,但同时又为时代服务 ,是当代精神文化和生产水平的标志。探讨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 ,对于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与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史上,"形式"对于艺术的作用及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历来成为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形式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获取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即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强调价值作用的形式阐明了某种审美理想;二、取得自主地位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感;三、作为艺术本质的形式揭示了形式感的本质作用.于是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形式感是艺术构成的本质要素.艺术即形式是饱含了审美情感与表达某种审美理想,又传达出某种形式感的形式,形式感是它的生命线.还需明确的是本文所谈之形式与具体实存之形状无关,实指逻辑意义上之形式,哲学层面上之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王国维这里,“古雅”作为艺术形式(优美和宏壮)的一种载体,是艺术的形式因素,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形式。它侧重指艺术家对于艺术符号的处理形式,是艺术的整体形式的微观形式元素,就是艺术家用来传达艺术作品整体形象时进行艺术符号操作而形成的微观形式元素。“古雅”还是艺术品所体现出的一种形而上的美学价值,而“趣味”、“神”、“韵”、“气”、“味”这些东西就是“古雅”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依据艺术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与一定的内容、材料、规律组合等相联系,从四个方面来谈艺术的形式美。第一,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去谈艺术的形式美。第二,在内容与材料的统一中去谈艺术的形式美。第三,在美的规律中去谈艺术的形式美。第四,在整体表现中去追求艺术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6.
纤维艺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可是很多人对纤维艺术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并且相当不确切,误认为纤维艺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艺术门类,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其实不然,从其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它名字的变更和使用的材料、技法来看,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在改革开发后至今有着持续而蓬勃的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陶瓷工艺技术与陶瓷装饰艺术既独立又统一,交融一体。陶瓷工艺技术的改进或变化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原料构成不同装饰艺术形式各异,成型工艺的改进能使装饰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烧制工艺技术细微改变让陶瓷装饰形式丰富多彩,釉上工艺技术变化使得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化。研究陶瓷工艺技术对陶瓷装饰工艺的影响和艺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艺术作品贵在独创。园林艺术创作有其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规律,只有刻意追求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并以人民之需为己任,才能繁荣园林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技艺术发生存在于当代艺术生态系统中。一般认为艺术与科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文化形式。科学使用抽象概括和数学公式,而艺术使用具体形式和特殊形象。本文仅把艺术生产作为社会和历史情境中的一部分加以分析,藉此探究艺术与科学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与艺术     
蒋晖 《科技信息》2007,(33):235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体的艺术形式作为当前新媒体艺术中较为活跃的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达方式,极大地扩展了艺术表现手段,缩短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网络艺术的发展情况,归纳了艺术通过网络表现的种种形式,旨在探讨网络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促进网络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视觉艺术形式效应牵涉到多学科交叉,理性与感性并重,因而,必须从理论认识和艺术感悟方面进行理性分析研究。本文从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艺术实践与理论中的问题、形式效应的方法论、视觉效应分析等方面对形式理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动画艺术中的物质材料与动画的艺术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动画材料既是动画作品的物质基础,又是动画作品的艺术形式表现。因此说,材料就是形式。以往动画艺术家已经对动画材料的形式做了各种各样的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开拓出更新的各种动画材料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传统护身装饰品的形式与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原始艺术充满神秘美的魅力。现代艺术从造型到审美都融合了原始艺术的内蕴,从而扩展了现代艺术的创造力,促进艺术风格的形成。随着现代艺术向原始艺术回归,现代艺术开始以抽象形式突破了以具体形象表现思想与感情的传统艺术的窠臼,否定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成了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12月,北方森林里的积雪有半人高,连个动物毛都看不到!”我苦着脸四下张望。“俺豆芽可是拍着胸脯保证过:不拍到精彩的动物画面,誓不回游逗学院。可现在……这下该变雪雕了~”正在埋怨这个世界没有卖后悔药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形式,各种艺术形式产生各种流派。整个艺术史伴随着形式的演变,艺术家在不断冲破时代的禁锢中,迈向新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对于艺术有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艺术可以代替宗教,其二是认为艺术是商品。二者都忽略了艺术的认知功能和形式创造的作用。走出后现代艺术的困境,卡西尔的艺术哲学思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与文艺形式日渐融合,余华的经典小说《活着》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活着》以及电视剧《富贵》。这三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小说文本、电影和电视剧)在细节处理和主题关注上都有各自的特色。论文从宏观方面探索和分析改编后的电影、电视剧与原著的巨大差异,提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新意,这是因为三种艺术形式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所要传达的情感、观念侧重点不同,影视艺术形式在对小说原著进行改编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删汰繁芜、去粗取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