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熟是著名的纺织服装集聚地,服装服饰是该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拥有纺织服装企业2300多家,年产各类服装3亿多件、床上用品500万件(套)生产能力,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服装服饰是常熟纺织产业的“当家花旦”,特别是近年来个私经济迅猛崛起。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就业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纺织企业的规模发展情况,并把纺织企业与服装企业的平均就业规模进行比较。笔者发现,尽管纺织企业的平均销售规模和平均资产规模是扩大的,但就业规模却总体在缩小,特别是相对服装企业其缩小的趋势就更明显了。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预测纺织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纺织服装企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困扰,侵权和被侵权都比较严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即纺织服装企业要尽快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纺织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为背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工程科技人才的供需状况,总结了纺织服装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规模、区域分布、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着重研究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教育环境、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纺织服装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等统计指标的“繁荣”背后是大量纺织服装企业破产倒闭的残酷“现实”,这一现象表明以“国家”作为评价“载体”的宏观指标法难以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真实现状。因而从微观层面通过分析企业效率变动“把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更具意义。本文采用DEA方法,以23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效率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样本企业的DEA效率均值明显降低,企业员工人数“超量”和利润总额“亏量”是导致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就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纺织服装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表示与获取技术.分析了元数据、RDF/XML、知识地图技术,将其与纺织服装企业知识的类型及特点相结合,研究并提出采用RDF/XML技术的纺织服装企业显性知识表示与获取方法、采用XML技术的纺织服装设计实例知识表示与获取方法,以及采用知识地图技术的纺织服装领域专家知识表示与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纺织服装业快速反应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国外纺织服装业中“快速反应”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快速反应”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和条件,并指出了其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给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中小服装企业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本文就当前制约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小服装企业的优势、面临的机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小服装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比交易法的跨国纺织服装并购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并购战略价值模型的分析,建立基于可比交易法的跨国纺织服装并购价值评估和交易价格上限公式.结合纺织服装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对跨国并购中的目标企业估值和定价进行评估验证,为纺织服装企业全球化战略和资本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纺织服装核心企业正面临着消费者购买偏好转变和全球贸易壁垒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挑战,而纺织服装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合作伙伴需要面对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且容易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侧重研究纺织服装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变化,尝试以核心企业为核心构建跨国供应链配送体系,积极施行绿色可循环的供应链组织模式,保证企业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运转,从而能够为构建纺织服装核心企业供应链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相印证的方法,追述了汉唐之际中日两国频繁的服饰文化交流,指出中国的服饰在饰品、织物、服装样式、服饰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服饰乃至政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服装画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服装画的本体内涵、服装画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与分类比较方面论述了服装画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就如何正确认识与应用服装画提出了见解和分析,力求能为当今服装设计与教学相关领域带来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面向行业办学,培养高级工程型专门人才的轻化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本身要求较高,加上近年来纺织印染行业产业的调整,企业要求部分实践环节前移至高校进行,这对轻化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对硬件设施的改善要求不高,其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在选择了衡量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别作了国内和国际比较,发现绍兴纺织企业集群处于竞争力初步显现阶段.尽管在国内来看,其竞争力较强,但与国际发达的纺织企业集群相比,其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部几家纺织企业的实证调查发现,"用工难"是当前困扰我国许多纺织企业的普遍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指出纺织企业应从人事调整、招聘录用、员工培训、薪酬福利、员工发展、工作环境等六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纺织企业生态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涵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生态化准则在内的纺织行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试算了三家纺织企业的生态化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浙江纺织企业生态化程度整体较低,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权威的评价协调机构与统一的评价规则对于纺织企业生态化水平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The folk costume in waterside villages of Southern Yangtze in China was notonly daily consumer goods, but also a symbol system of folk-custom culture. This symbol system was directly conveyed by a series medley shape signs, many-faceted color signs and decorated craft signs of pleated skirt. Its origination, accumulation, continual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were great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 style and paddy culture of waterside villages, such as the folk religion, social life, artistic philosophy, regional culture, the landform of waterside villages and the humanity environment. So the folk costume was the significant sign of practical function and also the significative sign of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 both of which composed the costume cultural symbol system of waterside villages of Southern Yangtze called "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图书馆为轻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轻纺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以及当前企业信息利用状况的研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本地轻纺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近代中国纺织企业从传统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方法到建立符合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对中国传统的管理制度、西方管理方式的传入,原有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近代化演进情况作了系统考察,并探讨、研究了近代纺织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值得重视和借鉴的若干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纺织史就是大工业化纺织生产在中国诞生和形成的历史。早期官办纺织企业没有脱离封建管理体制,只起了带头作用。抗战胜利后的国有企业,则开创了市场经济中,国有垄断大集团的新局面。民族资本企业具有二面性。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是世界范围纺织生产力由发达地区向后进地区扩散的表现。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成长有下列历史规律:(1)空间上自发达地区开始,逐步推向后进地区;(2)时间上由大众化,低档次产业领先,逐步向较高档次推进;(3)技术决定经济效益,效益决定市场占有面和专业的兴衰;(4)安定而方便的外部环境为发展纺织生产所必需;(5)发展总规模只受国内外宏观市场需要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