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掺钇钨酸铅晶体的热释光和光释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测试了掺钇(Y)的钨酸铅(PbW04)晶体的热释光和光释光。晶体在150℃左右和210℃左右有明显热释光峰,其中150℃峰具有好的线性剂量响应,且在1000Gy剂量下仍没有达到饱和。实验测量了其光释光的剂量响应,发现光释光在较小的剂量下即达到饱和,这说明150℃左右对应的热释光陷阱与产生光释光的光敏陷阱是不同的。实验还观测到蓝光可以激发出紫外线,而红外不能激发出可见光。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维热释光光谱仪分析测试伟晶岩中长石的诱导热释光光谱,研究其不同波长以及不同激发温度区间的热释光衰退现象,实验结果认为,长石矿物热释光的衰退特性依赖于激活温度以及发射波长,在预热160℃条件下,低激活温度范围(170~190℃)的紫外光、绿光和黄光成分的热衰退速率几乎相同,近似于指数衰减,而中高温激活温度范围(290~400℃)所对应波长的信号热衰退几乎可以忽略;而在室温条件下,中高温激活温度范围(290~400℃)的紫外光、蓝光、绿光和黄光4种发光成分的异常衰退速率并不相同,黄光明显衰退少,而其他3种发光成分衰退明显,并且近似于双曲线函数形式衰退,但是黄光强度相对较小,红光成分几乎没有探测到.研究认为长石的衰退依赖于发光波长,而长石矿物的三维热释光光谱以及不同波长段热释光信号的热衰退和异常衰退性质提示出固体热释光过程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释光工作原理为采用能量对接受过辐照的晶体进行激发,并对其释放出的光子进行测量。根据激发能量形式的不同分为热释光和光释光。其中,热释光(TL)采用温度逐渐升高的方式对晶体进行激发,线性调制光释光(LM-OSL)采用激发光源强度逐渐增加的方法对晶体进行激发,这两种释光方式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似度。α-Al2O3:C晶体是一种非常适合释光剂量测定的晶体。致力于通过设定一定的模拟实验条件,采用Maxima数学软件对α-Al2O3:C晶体的TL曲线和LM-OSL曲线进行模拟,并研究这两种曲线之间的相似性。初步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模拟实验条件下,α-Al2O3:C晶体的TL曲线和LM-OSL曲线的峰值右侧部分极为相似,几乎达到重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释光工作原理为采用能量对接受过辐照的晶体进行激发,并对其释放出的光子进行测量,根据激发能量形式的不同分为热释光和光释光。其中,热释光(TL)采用温度逐渐升高的方式对晶体进行激发,线性调制光释光(LM-OSL)采用激发光源强度逐渐增加的方法对晶体进行激发,这两种释光方式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似度。α-Al2O3:C晶体是一种非常适合释光剂量测定的晶体。本文致力于通过设定一定的模拟实验条件,采用Maxima数学软件对α-Al2O3:C晶体的TL曲线和LM-OSL曲线进行模拟,并研究这两种曲线之间的相似性。初步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模拟实验条件下,α-Al2O3C晶体的TL曲线和LM-OSL曲线的峰值右侧部分极为相似,几乎达到重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AgBrI微晶上硫增感中心Ag2S分子团簇的陷阱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技术检测了硫增感条件下的卤化银光电子衰减行为, 获得了硫增感乳剂的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分辨谱信号. 分析了AgBrI T颗粒乳剂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与增感时间和增感温度的关系. 确定了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随增感时间和增感温度的变化趋势, 其变化顺序依次是空穴陷阱、浅电子陷阱和深电子陷阱.  相似文献   

6.
Ti4+的掺入对Y2O2S:Eu3+,Mg2+,Ti4+陷阱分布和余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Ti4+掺杂量的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其X射线衍射分析、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均不受Ti4+掺杂量改变的影响.测量了Ti4+掺杂量不同的样品的热释光谱,随着Ti4+掺杂量的增加,热释光的峰值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有了很大的变化;用PeakFit软件以一般阶动力学模型对Ti与Y2O2S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5%,2.5%和8.0%的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曲线拟合,得出了它的单峰曲线并计算了与其对应的陷阱参数.陷阱分布表明:当Ti掺杂量为2.5%时,有利于合适深度陷阱的大量形成,从而使材料的发光和余辉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影响石英矿物释光灵敏度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退火温度与辐照剂量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石英热释光灵敏度校正,往往依据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来源的多样性而存在多种校正方法,也常常因地域和沉积物特征而异,校正方法并不统一.在释光测年中,灵敏度的校正是必须考虑和涉及的问题,需要全面认识石英的灵敏度变化的机制、特征、监测和校正等因素.本文利用天然石英岩脉进行石英热释光灵敏度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低于400℃时,反复的热释光实验,不能引起石英灵敏度的变化,温度达到500℃时,反复测试后热释光灵敏度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HP4192A低频阻抗分析仪测量了低压ZnO压陶陶瓷的复电容曲线,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电容曲线压低角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晶粒边界耗习层中电子陷阱的种类和起因,并对电子陷阱的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在低压ZnO压敏陶瓷中存在两种非理想的Deblye驰豫现象,对于每一种驰豫,其复电容曲线存在压低现象,且其压低角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在低压ZnO压敏陶瓷的耗尽层区域内存在两种电子陷阱,它们分别位于导带底0.209eV和0.342eV处,其中0.209eV处的陷阱能级对尖于本征施主Znj^x的二次电离,而0.342eV处的陷阱能级对应于氧空位V0的一次电离。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掺Eu、Mn的CaSO4磷光体,测量了它的热释光的二维和三维发光谱,发现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改变样品中Eu2+与Eu3+的浓度比,提高热处理温度可以增强Eu3+的热释光高温峰,降低Eu3+的低温峰.Mn的掺入大大提高了Eu2+发光峰强度,表明Mn离子与Eu2+之间有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吸收技术对Si衬底上微晶及纳米β-SiC薄膜的过剩载流子瞬态行为进行了分析.所用样品采用PECVD技术制备,微波吸收测量采用脉宽35 ps,波长355 nm脉冲激光.所测得的载流子浓度衰减分为快、慢2个过程,微波吸收瞬态特性满足双指数衰减规律.该结果表明,样品光生载流子衰减过程主要决定于2种陷阱作用,其中快过程与SiC薄膜中浅能级陷阱的载流子弛豫效应相关,而慢过程则是深能级陷阱的载流子弛豫行为占优势的结果.纳米碳化硅晶粒界面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导致载流子俘获几率增加,非辐射复合几率减小,纳米β-SiC薄膜表现较长的载流子衰减时间.  相似文献   

11.
寻找能应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Pr3+掺杂Sr2LaTaO6系列红色荧光粉,再通过XRD、SEM及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荧光特性、衰减寿命和荧光热猝灭等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物相纯正、结晶度好,Pr3+的掺杂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样品可以被蓝光有效激发,发出色坐标为(0663 0,0336 6)的红光;Pr3+的最佳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为01%,随着Pr3+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不断高于该浓度,其荧光强度和衰减寿命都会递减;样品在室温到400 K这一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良好。表明Pr3+掺杂的Sr2LaTaO6红色荧光粉有望应用于白光LED。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Sm3+掺杂LnNbO4(Ln=La,Y)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荧光特性、衰减寿命和荧光热猝灭等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不含杂质相,可以被近紫外光LED和蓝光LED芯片有效激发,发出色坐标为(0615 5,0380 2)的红光对于LnNbO4(Ln=La,Y)基质来说,Sm3+掺杂LaNbO4基质的荧光强度比较强,最佳的Sm3+掺杂浓度为2%;随着Sm3+掺杂浓度的提高衰减寿命曲线由单指数线形变双指数线形,且衰减寿命不断变短;Sm3+之间的电偶极 电偶极作用是导致荧光浓度猝灭发生的原因;样品在293~450 K这一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说明Sm3+掺杂的LaNbO4红色荧光粉具备成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和烧结的方法制备系列Sr4 V2 O9:Eu3+(5%),Ba2+(x%)(x=0,5)粉末样品。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a掺杂能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而烧结却降低发光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Eu离子周围的晶格畸变,导致 Eu离子的磁偶极跳跃减弱并消失。  相似文献   

14.
电子陷阱掺杂剂通过改变卤化银微晶的内部结构来影响光电子寿命和填隙银离子行为,从而能有效地改善卤化银感光性能。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检测在立方体AgCl微晶中30%Ag位置处掺杂(NH4)4IrCl6的光电子衰减时间分辨特性,结果表明:[IrCl6]^4。原子团引入的掺杂中心起较深电子陷阱的作用。通过对室温条件下光电子衰减随掺杂浓度变化关系的分析得出:掺杂(NH4)4IrCl6浓度越小,光电子衰减时间越长,对潜影形成所起的作用越大,掺杂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Pr3+掺杂Sr3Y2TeO9红色荧光材料,并分析样品的物相与形貌、发光性能、浓度猝灭规律以及荧光衰减寿命等性能。结果表明:合成获得的单一相的Pr3+掺杂Sr3Y2TeO9样品,能够被450~490 nm左右的波长有效激发,发射出波长为612 nm的红光;不同物质量浓度的Pr3+掺杂会影响荧光强度,最佳Pr3+掺杂浓度为x=0003;Pr3+之间的电偶极 电偶极作用是导致荧光浓度猝灭发生的原因;x=0003 Pr3+掺杂Sr3Y2TeO9的衰减寿命约为7676 μs。因此Pr3+掺杂的Sr3Y2TeO9红色荧光粉有望用于白光LED。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掺硼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测试分析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时间,研究了硼掺杂对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合成温度与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硼一方面做为助熔剂可以降低合成温度,另一方面当硼摩尔分数小于30%时,增加硼含量可以延长余辉时间,但硼含量的变化对激发和发射光谱峰值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蓝色荧光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稀土元素掺杂的蓝光荧光粉的BaMgAl10O17:Eu2+.对制备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干凝胶的构成、热分解特性和BaMgAl10O17:Eu的结晶行为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发光特性的考察结果表明:1 200℃灼烧,可以得到较好的BaMgAl10O17:Eu晶相,其比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低200℃以上.合成的荧光粉在紫外激发下,荧光粉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40 nm,最大发射波长454 nm;真空紫外激发的最大激发波长为160 nm,最大发射波长约453 nm.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气流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计算流体力学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流声耦合问题.以直通穿孔管消声器为例,计算出它们存在气流时的传递损失,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忽略消声器内部气流引起的湍流噪声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除了共振峰值处的传递损失显著减小外,多数频率处的传递损失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较高频段内变化较为明显;随着气流温度的增加,传递损失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