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先天强大的教育功能,让奥林匹克教育进入大学,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体育公共课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奥林匹克课程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形式,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组织裁体,学生体育活动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舞台,“奥林匹克日”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机会。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形象,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质和文化内涵及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息息相关,它对提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校风,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有句名言:“参加比取胜更重要”,通过参与实现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奥林匹克教育目的,为世界留下丰富的文化教育遗产。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础和目标,也是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校体育中提倡奥林匹克教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这不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教育还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发展完满人性、丰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奥林匹克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和教育内容,提出校园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途径。在奥运即将到来的大环境下,校园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同时为校园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需要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发展的立场出发,二者应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为了我国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了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更好的交融,更应该加强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精神与大学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和传播奥林匹克思想的极佳机会,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满足于传授技术、技能、增进体质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培养大学生奥林匹克精神和崇高的体育境界,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自尊”的体育精神,并努力探索中国高等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之路,是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教育为核心,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人文奥运"理念强调现代体育运动与人文的关系,以人为文化的发展核心。奥林匹克教育与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教育为核心,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人文奥运"理念强调现代体育运动与人文的关系,以人为文化的发展核心。奥林匹克教育与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视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盛会,受到13亿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好时机,针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不仅对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奥委会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进行讨论,以推动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聂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4):113-116
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国际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体育竞赛运动,它所倡导的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给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实践,就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意义、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奥林匹克教育渊源和内涵、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分析了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为推动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广泛深入地开展和普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普通高校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与高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对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北京地区以外的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普及奥林匹克运动方面做的却不够好,本文就此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与普通高校的脱离现象,并提出在普通高校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措施,以期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摘 要:为探究2020年东京奥运会背景下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运行实践与理论逻辑,采用文本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利用Arcgis软件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日本学校奥林匹教育的政策文本、教学资料和研究报告,梳理了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主体、教材编制和课程开展的总体脉络,提炼出了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特征:实施主体协同化;受教育客体全纳化;课程实施多样化;目标达成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综合化;评价与反馈机制科学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应:加强合作分享,建立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教育联盟;促进教材融合,推动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手册与自主教材深度融合;强化师资队伍,组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精英团队;注重点面结合,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内涵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的奥运信念、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及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目标之化阐释,解析奥林匹克运动博大丰富的精神化内涵,说明她在培养健全人格、培育社会理想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数学教育的新兴分支──奥林匹克数学.作者认为,奥林匹克数学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之间的数学,是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桥梁,而灵活性与创造性则是其精髓.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 的教育,其教育特性使它在新时代表现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特性,对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高校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阵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具有积极意义;高校管理者应探索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首届青年奥运会将在新加坡举办、这是国际奥委会自1924年创办冬季奥运会以来首次设立的一项体育赛事、分析青年奥运会与奥运会的区别及关系,对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目标及青年奥运会的教育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