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苯并(a)芘(Bap)的常规监测方法是将环境样品用有机溶剂提取,再经过一些预分离步骤,然后用紫外吸收或荧光法测定。这种方法繁琐、灵敏度低、精密度差。 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的原理是由Llogd提出来的。由于它可以简化光谱及增大分析选择性,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重视。 同步荧光方法用于Bap的分析,北京环科所的雷世寰已做了一些探讨工作。但  相似文献   

2.
简化国家标准方法GB13198-91《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对处理样品的洗脱液进行了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简便、经济、快速、实用性较强,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真鲷(Pagrus major)胚胎CYP1A活性(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对于BaP暴露的响应,将受精两天后的真鲷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BaP(0.5,0.8,1.2,1.8 μg/L),采用一种对胚胎个体无损伤的方法测定胚胎EROD活性.结果表明真鲷胚胎EROD活性在BaP浓度为0.8 μg/L时已经开始被诱导,活性最大值出现在最高浓度组1.8 μg/L最高浓度组EROD活性值是对照组的4倍.从EROD活性对不同浓度BaP暴露的响应来看,真鲷胚胎EROD活性与BaP浓度有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BaP浓度的升高EROD活性呈正相关上升,证实胚胎EROD活性可以做为BaP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稠环芳烃(PAHs)是最早发现的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物质,其中苯并(a)芘(B(a)P)则被认为是PAHs致癌物质中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类.从滤嘴材料及其助剂、接装纸、卷烟纸、成型纸、卷烟加工技术、中药的运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用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释放的主要方法.目前主要降低B(a)P的方法会对卷烟的抽吸品质产生影响,而在不影响抽吸品质的情况下降低B(a)P释放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表水浊度一般较高,杂质进入色谱柱会引起堵塞,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表水中苯并(a)芘时,一般采用定性滤纸过滤作为前处理方法。研究苯并(a)芘测定过程中滤纸过滤带来的损失,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损失率达29.0%。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B[a]P)是卷烟烟气中的重要有害成分,其在人体内产生的代谢物3-羟基苯并[a]芘(3-OHB[a]P),可作为B[a]P接触生物标志物用于区分不同暴露剂量人群(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职业暴露和普通人群)及预测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对B[a]P的危害性、3-OHB[a]P来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3-OHB[a]P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对其在感受烟气和普通人群中进行生物监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研究了二氯甲烷对饮用水中痕量苯并(a)芘的萃取方式和效率,最佳萃取方式为每1L水用24mL二氯甲烷分两次(16mL 8mL)萃取,可达到96%的萃取效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法对郑州地区饮用水中痕量苯并(a)芘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郑州地区饮用水中苯并(a)芘虽不超标,但工厂及其相邻地区的饮用水中苯并(a)芘含量相对偏高。这一结果,对饮用水中苯并(a)芘污染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经Cleanert BAP-3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经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50μg/L~5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1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00%~94.46%,RSD为1.0%~2.2%。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简单等特点,可用于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褐菖鲉为材料,每周1次腹腔注射浓度为0.5、1、5、10 mg/kg的苯并(a)芘、三丁基锡及两者的等比例混合物,观察鱼体肾脏、脾脏组织中溶菌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浓度的苯并(a)芘、三丁基锡对褐菖鲉肾脏、脾脏中的溶菌酶活力均有一定程度的诱导激活作用,而两者混合暴露56 d后显著抑制溶菌酶活性,表明这两种有机污染物在长时间联合作用下,对褐菖鲉非特异免疫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0.125、0.250、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 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系721.221,研究B(a)P对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染毒16 h,分别应用MTT比色法、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研究B(a)P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细胞活力、细胞因子IFN-α、interleukin-1α和interleukin-6分泌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情况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0.125~1.000μmol/L低剂量B(a)P染毒组促进细胞的生长(P<0.05),1.000 μmol/L B(a)P染毒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达到峰值,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增加了55%.2.000~ 16.000 μmol/L B(a)P染毒细胞,16 h后对细胞活力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IFN-α随着B(a)P染毒浓度的升高,IFN α分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 μmol/L B(a)P染毒组分泌达到峰值,随后降低.IL-1α和IL-6分泌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剂量-效应关系.HSP70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证实B(a)P对721.221细胞活力、免疫活性和应急因子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为今后评估人群接触B(a)P对免疫系统和自身应急系统的毒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鱼礁模型对黑鲷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行为解析法研究三种不同口径鱼礁模型对黑鲷的诱集。结果表明:三种鱼礁模型对黑鲷具明显诱集作用,当模型放入后,鱼在模型放置区的分布率明显增加,群体重心在模型周围移动,个体间平均距离相对于无礁置放时减少。方差分析得知:三种不同口径的鱼礁模型对黑鲷的诱集作用无明显差别,说明黑鲷对不同口径鱼礁均表现出明显的趋集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真鲷(Pagrus major)胚胎CYP1A活性(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对于BaP暴露的响应,将受精两天后的真鲷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BaP(0.5,0.8,1.2,1.8μg/L),采用一种对胚胎个体无损伤的方法测定胚胎EROD活性.结果表明真鲷胚胎EROD活性在BaP浓度为0.8μg/L时已经开始被诱导,活性最大值出现在最高浓度组1.8μg/L最高浓度组EROD活性值是对照组的4倍.从EROD活性对不同浓度BaP暴露的响应来看,真鲷胚胎EROD活性与BaP浓度有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BaP浓度的升高EROD活性呈正相关上升,证实胚胎EROD活性可以做为BaP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三种不同孔径固定气泡幕对黑鲷的阻拦作用,结果表明:孔径0.3,0.5,0.8mm三种气泡幕对黑鲷都具有明显的阻拦作用,平均阻拦率分别为47.0%,75.1%和50.1%.方差分析表明,0.5mm孔径气泡幕与0.3mm和0.8mm孔径气泡幕阻拦有明显差异(P<0.01),而0.3mm与0.8mm却差别不大,三种孔径气泡幕在重复实验中,第一次的阻拦率都比后两次低,该种鱼对三种气泡幕均无明显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4.
孔雀石绿胁迫下鲫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不同浓度孔雀石绿胁迫下,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较复杂,但始终低于对照组;而GST活性先被抑制后被激活,最终略高于对照组。3种酶对孔雀石绿暴露的敏感性顺序为SOD〉CAT〉GST。  相似文献   

15.
苯并(a)芘对大弹涂鱼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条件下,将大弹涂鱼暴露于0,0.05,0.2和0.5mg/L等不同浓度的BaP7d,分析了大弹涂鱼肝脏中GSH含量变化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特征。结果显示:对照组在一周时间内GSH含量显著降低,表明一些一些非污染因素,如水体、密度、营养、光照等环境因子都有可能GSH含量产生影响;0.5mg/L的BaP胁迫下,随曝污时间的延长,大弹涂鱼肝脏GSH含量的地快速而稳定(1d被显著诱导并持续至7d);不同曝污时间(3d和7d)GSH含量与BaP浓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均表现为正相关,这可能表明在本实验设定的时间及浓度范围内,大弹涂鱼肝脏对BaP暴露总体上表现为适应性反应;污染解除后(暴露于0.5mg/L BaP 3d,再转入清洁海水中4d),其肝脏GSH含量并不会很快降低,这可能与细胞内GSH含量的复杂调节机关有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肝脏GSH含量有可能作为具氧化-还原循环活性的污染物暴露的一种敏感的生物标记,但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设置和选择合适的对照组,才能对实验结果作为全面而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