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穆君  陈位纪 《宜宾科技》1995,(3):13-14,28
水稻旱育秧苗床白天升温快,坭表最高温度明显高于稻田湿润育秧;夜间散热较快,最低温度低于湿润育秧。平均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育成秧苗抗寒力、发根力和分蘖力都明显优于稻田育秧。是旱育秧能适时早栽和具有早熟、避灾、增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机理。但随着移栽叶龄的增长,本田生态环境的改变,水稻旱育秧的生理优势和生产应用效益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3.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一套严格而规范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秧田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秧地土壤湿润,秧地接进旱田条件下进行育秧,实行秧苗带土浅栽,合理密植。在我镇缺水地方推广该技术是保证水稻丰收的基础。自2004年来。我镇在旱育秧上配套使用旱育保姆,效果非常显著,加速了旱育秧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甘肃沿黄水稻主要分布在黄河过境白银辖区的沿岸谷地自流灌区,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的70%,属我国西北干燥区单季稻作带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海拔1400-1550米,土壤为典型的灌淤土,含盐量0.15-0.55%,盐分由地下水位上升引起。该区具有日照丰富、热量充足、光温匹配好,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品质优良的生态气候优势。1立枯病是旱育秧的大敌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旱育秧的头号大敌,每年因秧苗枯死造成了严重损失,且耽误了插秧季节,造成了水稻减产,并给旱育稀植这项增产技术的推广和水…  相似文献   

6.
罗小钰 《遵义科技》2006,34(1):50-53
沼液是沼气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农作物生产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在水稻旱育秧过程中,为了探索沼液浸种新技术,我们对水稻种子进行不同时间长短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作对照,开展对出苗率、成秧率、秧苗素质以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研究,从而寻求最佳的浸种时间,以便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施用3750ml/hm2土壤磷活化剂拌种和底施225kg/hm2化学钾肥氯化钾效果相同,均能增加棉花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功能叶叶面积,并提高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磷活化剂拌种棉花有效穗数增加21.3万/hm2,氯化钾处理有效穗数增加22.95万/hm2;穗粒数分别增加10.90粒和8.77粒;功能叶叶面积分别增加50.37cm2和27.97cm2;产量提高20.1%和22%,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际杂交水稻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的预测分析,提出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战略重点:近期以东南亚市场为主,远期则宜以非洲、南美市场为重点,在分析当前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混流干燥技术和加热温度对水稻质量的影响,论证了在各种条件下从生产中得到的数据和从散射模型及计算程序中得到的数据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王建松  徐国勇 《科技信息》2008,(16):311-311
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也叫做安全特低电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践调查,对汉中水稻优质高产施肥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王春 《遵义科技》2004,32(1):20-21,32
种植绿肥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绿肥在遵义县已经推广种植多年,为了探讨绿肥翻压后对后作玉米的增产作用,1999--2000年在南白、三合、三岔、苟江四个镇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处理玉米平均单产达600.5公斤,比对照(不种绿肥)玉米平均单产505.8公斤平均增产36.2公斤,净增17.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衬膜水稻种植技术修复沙地荒漠化土壤的效果,本文对比了2014年在科尔沁沙地建立的衬膜水稻种植田与邻近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荒漠化沙地土壤相比,经过衬膜水稻技术修复后土壤的总氮含量增加了111%,土壤的总磷含量增加了102%,土壤总钾含量增加了17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39%.衬膜水稻技术显著改善了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了荒漠化土壤肥力恢复,对荒漠化土壤修复效果明显,可为荒漠化土壤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级道路工程中,二灰碎石基层有两种不同的分层施工方法:连续分层施工法和间隔养生期分层施工法,现行技术规范对这两种方法均认可,但并不明确两者的实际效果。以上海市外环线工程为依托,通过试验路的实施和现场测试,对二灰碎石基层的分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隔法所形成的二灰碎石基层整体性能要优于连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