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化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受到个人心理发展、社会互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文化群体、环境群体,其道德社会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在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员工创造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其积极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员工的高创造力是否一定会带来高的创新绩效还有待检验。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以中国组织中1031份员工调查数据为样本,纳入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两个变量,将员工视为道德主体,实证检验员工的创造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创造力的员工能够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道德认同对高创造力员工的创新绩效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员工的道德推脱可能降低员工的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社会认知理论在创新领域的应用,弥补了员工创造力的负面效应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蒋璟萍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5):40-43
阐述了诚信重要的道德功能,它集基础道德功能、商业道德功能、政治道德功能于一身,在社会领域广泛地发挥作用;认为它既是基础性的道德原则,又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还是党和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阐述了培养中小学创适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方式的变革,培养吴有刨造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建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线,这个主线就是创造力教育。创造力教育途径的选择与确立,应该基于我国的教育国情而展开,需要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主要指学校环境),优化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出现了一定的道德滑坡危机。道德滑坡既有社会舆论偏差和奖惩措施不健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因此,要想使道德重建,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9.
10.
创造力教育是建立在基本能力开发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适应创造力经济的现代职业教育,无疑应当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教育。创造力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职业教育的作为应是创造力教育,要以创造力开发(创造力的发现、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整合)为基本目标、以技能创造力为核心、以主动性实践为关键来构建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就必然与维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科技与道德不仅相互包含 ,且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二者的双向作用将会逐步扩大 ,并逐渐走向科技与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人类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3.
14.
焦敬秋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1,(3):190-192
道德信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信仰危机,作者通过分析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透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重新构建道德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面临的道德困惑入手,概要分析目前大学生群体道德困惑的主要表现,并以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取向为切入点,提出了应对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道德困境是道德价值实现当中的重大难题,如何解决道德困境是中西学界探讨的重大课题.国外学者EarlConee的反道德困境思想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价值,但在他所论述的情境中道德困境并没有得到解决,也不能因此断定道德困境不存在. 相似文献
18.
道德和法律有着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道德比法律规范产生得早,法律仅存在于有阶级的社会中,而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表现形式不同,道德是自发形成的,法律则通过具体的、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要广泛得多;作用机制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等非强制形式发挥作用,法律则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对人们行为的要求程度不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要求比法律规范高。 相似文献
19.
庞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Z2)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倡导“实学”、“习行”的教育思想;主张培养能实行实用、通经致用的人才;教学要体现兵农、礼、乐和实习力行、劳动等内容;教师应注重道德教育、注重躬行实践等。他的师德思想有鲜明的重实学、重习行的特点,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之一,墨子的学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他的师德思想体现了“兼爱”的政治主张,他重视教师的社会作用;重视道德教育;主张要具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师德规范;提倡教师要有“强说人”的教育态度;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博与约"结合,提高认识能力,注意环境育人作用等。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教师道德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