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于微波  周旺  杨宏韬  李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282-14288
对发动机主轴承盖的四个面进行尺寸测量前,需要先对轴承盖的四个面进行识别,进而区分轴承盖的四个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和识别分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动机主轴承盖姿态识别算法,该算法去除了传统复杂的预处理操作,通过提取轴承盖四个面的特征,对轴承盖四个面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正确识别发动机主轴承盖的四个面,而且平均识别精度为100%,平均识别时间为3.80s,具有识别精度高,识别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导弹筒盖系统的故障复现及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系统独立建模方法分别构建筒盖-U型架系统和轴承基座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不仅提取了轴承基座的承载状况,同时再现了系统实验所出现的故障;借助轴承基座系统的静力学模型对轴承基座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得到符合使用条件的轴承基座结构形式. 全系统有限元建模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筒盖系统满足使用强度要求,并且分析结果与对应的测试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内燃机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螺栓紧固连接处的微动疲劳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主轴承盖所受载荷模式的分析,设计了内燃机微动疲劳实验系统及相关实验方法,进行了内燃机典型紧固结构微动疲劳等效模型实验。结合对螺栓连接紧固面接触应力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研究了主轴承盖与机体隔板紧固面微动疲劳失效机理。研究表明,螺栓预紧力和主轴承盖所承受的附加扭转力矩是影响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紧固连接微动疲劳的主要因素,附加翻转力矩的波动使接触区的接触状态不断变化,导致接触区表面的损伤;通过增加螺栓预紧力有助于减缓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紧固连接的微动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某钢铁公司棒材生产线中轧机减速器的轴承失效问题,从应力数据和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其失效的原因。重点从轴承的选型、游隙的调整、润滑、减速器伞箱的轴承压盖改进、运行与监测等方面,提出预防轧机减速器中滚动轴承过早失效的改进措施,进而消除了减速器滚动轴承失效的隐患。改造后的生产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轴承使用寿命明显增加,使减速器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大提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内燃机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螺栓紧固连接处的微动疲劳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主轴承盖所受载荷模式的分析,设计了内燃机微动疲劳实验系统及相关实验方法,进行了内燃机典型紧固结构微动疲劳等效模型实验。结合对螺栓连接紧固面接触应力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研究了主轴承盖与机体隔板紧固面微动疲劳失效机理。研究表明,螺栓预紧力和主轴承盖所承受的附加扭转力矩是影响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紧固连接微动疲劳的主要因素,附加翻转力矩的波动使接触区的接触状态不断变化,导致接触区表面的损伤;通过增加螺栓预紧力有助于减缓机体隔板与主轴承盖紧固连接的微动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吊扇电机自动装配线的主要零件(上盖、下盖、定子、轴承)的供料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包括物料特征、储备、传动手段、输送机构等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对同类物料的供料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热轧厂R3轧机的分体式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轴承盖出现裂纹的现象,用有限元程序Alsor对叉头和轴承盖的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结果,对该万向联轴器的改造及轧机的操作、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卧式水轮发电机纽的水轮机轴承存在漏油现象,有些还比较严重,并且一般呈现在高转速机纽的径向止推轴承上。满油途径是轴承两端盖固定部位的密封羊毛毡圈与运动部位的主轴轴颈接合处。  相似文献   

9.
漏油是减速箱最常见的故障,生产厂虽然从结构上不断改进,但并未彻底解决漏油问题。我厂通过不断改进油槽和轴承压盖结构,使用新的密封材料等方法,采用了防止漏油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漏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机盖是机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铸造工艺比较复杂。进一步优化电机盖的铸造工艺能提高电机盖的使用性能,延长机车的使用周期。该文主要针对机车电机盖轴承孔的缩松问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如何应用熔炼工艺、冷铁冒口工艺等,优化电机盖的铸造工艺,消除缩松缺陷。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现有数控机床工装夹具对机床加工效率造成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的工件夹紧装置.这一装置集机、电、液及PCL控制技术于一体,可以实现对加工零件的多点同时压紧和松开功能,零件在数控机床上内、外形加工,粗、精加工一次定位装夹完成.通过数控机床与自动夹紧装置的互控互动,以及夹具压板自行松夹、躲刀、自行回复,使刀具可以不停机连续切削,避免了数控机床的非故障停车,有效实现了数控机床无障碍加工,提高了数控机床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物理参数的改变不敏感,只能对整个滚动轴承可靠性进行检测,无法针对不同测点获取可靠性检测结果,检测准确性低的弊端,通过应变模态研究数控机床滚动轴承可靠性检测问题。对各点的应变响应进行测量,得到应变振型。数控机床滚动轴承出现损伤后,应变模态一定会出现变化,同时损伤程度越大,这种变化越显著,滚动轴承可靠性越低。在对滚动轴承损伤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将应变模态差向量中元素最大绝对值作为依据,获取可靠性很低的位置。将应变模态改变率作为检测数控机床滚动轴承可靠性的敏感指标,对数控机床滚动轴承进行可靠性检测,对滚动轴承损伤前后前三阶应变模态进行提取,获取应变模态改变率,绘制曲线图,将突变部分当成损伤部分,完成对滚动轴承的可靠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滚动轴承某一位置的可靠性;对数控机床滚动轴承可靠性检测结果最准确。可见所提方法能够获取不同测点的检测结果,检测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3.
汪凤丽 《科技信息》2009,(35):401-402
在全民医保的目标下,如何实现医保的全覆盖,是各地都在积极努力、积极探索的问题,困难人群存在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实现全民医保的瓶颈。实施政策倾斜,推进困难人群参保,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共济能力,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一种用于压药工艺的大型精密数控液压机研制方法与手段,提出了如何确定该机的总体方案,以及研制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措施等问题.该产品研制成功,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获得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润滑状态下塑料合金轴承的摩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PV-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塑料合金轴承分别在水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考察了载荷、速度、运行时间等对塑料合金轴承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用水润滑的小,干摩擦下的大;但磨损率用水润滑时大,干摩擦时小。对磨损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兼合金轴承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损伤程度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小波包能量熵、灰狼优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3层小波包分解,对第3层各频段小波包分解系数进行重构,提取各频段成分的能量熵构成故障特征向量;其次,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实现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最后,基于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完成对测试集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损伤程度特征向量的识别诊断.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实验和文献中其他方法,该方法对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损伤程度具有更加突出的故障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报业史研究的角度介绍了《人民日报》对和平解放西藏事件的报道历程,对1949年9月至1951年10月间的报道进行了系统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采访所得的口碑资料,总结了由新闻报道所反映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反帝爱国统一战线政策,阐明了中国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是行使国家主权,并分析了由报道体现出的这一时代的媒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传媒话语权的视角对清末报刊的历史进展进行了梳理,论述了近代国人逐步从洋人手中夺回公共话语权。到了维新运动时期,掀起了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从外国人手里夺回了一定的传媒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在制造业中,处理机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发生故障或进行维护、保养等原因,产生一些不可用区间;并且工件的实际加工时间往往与它的开始加工时间有关。研究一种带有退化效应和不可用区间的无界单机并行批处理机排序问题。在这一模型中,工件的实际加工时间是其开始加工时间的线性递增函数。而并行批处理机中,同批工件同时开始加工,同时完工,且批一旦开始加工就不可中断;每批的加工时间等于这批工件中加工时间的最大者;同批中工件的完工时间都相同,为这批的完工时间。讨论的目标函数为最大完工时间问题。通过对最优解性质的分析,给出了求解此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多轴控制系统,研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各轴同步性能.结合BechHoff公司ET1100的实时以太网技术,构建了ET1100加FPGA的雕刻机控制系统.使用Altera的FPGA实现ET1100的控制时序和状态机切换,主从站通信协议CoE的解析并且负责电机控制驱动板的脉冲产生.最终完成了雕刻机控制系统的从站构建,验证了由ET1100提供的分布式时钟的同步性能.实验表明,系统控制可靠、精度高,同步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