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人,中国文化也塑造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终极价值。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国人既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要兼容并包,造就人成为人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文化和指导思想上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盐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富。中国盐业的悠久历史及其独特的行业文化造就的独特精神文化构成了盐文化的价值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盐文化传播价值影响深远。为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文章在文化间性理论基础上探讨了以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表达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解读和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和现状,指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实现伟大的文化复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探索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了应该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在阐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等措施,希望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需要融入这个大文化之中。本文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陶瓷艺术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了以传统文化为背景,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它也是构建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符合客观规律性,同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最后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一脉相承并保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现代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向西方先进文化靠近。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现代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整合和重构这两个方面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区域变体,其存在在中外语言学界已普遍得到肯定,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对中国文化的输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语言与文化输出的关系,对中国英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进行了研究分类并阐述了中国英语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继承还需要提高。文章提出了中国文化因素在英语课堂中参与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段俊平 《科技智囊》2012,(11):58-6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文化的问题浮出水面,文化要不要全球化,尤其中国文化要不要全球化?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人近百年,从近期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来看,文化要有民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中国文化不一定要全球化。从五四运动开始,国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文化的落后,于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占据了主流,以至于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图书馆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指出现代图书馆管理应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结构角度讨论了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哺育了中国艺术,中国艺术从深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阐明了艺术的模糊美是中国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特证,而这一特证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色--模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思想,为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一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升华;二是使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周国华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1):27-28,31
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至关重要手段。私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私营企业文化是中国私营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如何创新中国私营企业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企业文化,是迫在眉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汪氏蜜蜂园公司创业20年,建立了和谐的企业文化体系,实施文化管理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企业文化创新的成功经验表明:建设和谐的私营企业文化要注重先进性、实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的成就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不仅为中国文化特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决定了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为数文化的特征。固然,这种文化因具有原始型文化的特征而存在着异常浓厚的神秘性,但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恢弘博大与无比强大的包容能力,不仅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宽泛性和虚灵性,而且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美。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教育不仅是中国文化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文化赖于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两家的文化体系和它们的哲学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价值观、人材观规范和制约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延伸到当今。道家思想,尤其是它的养生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主体,它的“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