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观察了大白鼠对一次性暗间电击学会的避暗行为,观察了广泛的电损毁双侧海马背部或腹部对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避暗行为可用来研究大白鼠的学习和记忆;广泛的双侧损毁海马背部或腹部,可明显地阻碍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尤以损毁腹部更为严重,但是对大白鼠避光嗜暗的本能和电防御反应的敏感性等均无影响。提示了广泛的双侧损毁海马背部或腹部,可能阻碍暗间成为电击“信号”的学习过程及其痕迹的保持,而海马腹前部可能与这些过程有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的海人酸分别注入大白鼠两侧海马的各部,发现存活率较高而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又受严重损害的,乃是0.5微升含0.2微克海人酸的生理盐水注入海马的腹前部或后部。组织学检查证实,这些动物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严重损害,主要是由于海人酸损毁海马腹前部、腹部和后部的CA 3与CA 4区锥体细胞,以及齿状回后部针道四周的颗粒细胞,因此认为这些神经元群与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 Bjorklund等胚胎脑细胞悬浮液移植法,将Wistar大白鼠14—19天胚胎的海马细胞悬浮液注入事先受海人酸损毁的成年Wistar大白鼠海马内。脑组织学检查表明,移植的海马细胞在宿主脑内能良好地存活,聚成人工“核团”,有些甚至集结于大脑皮层深部或丘脑的外侧,并使之移位。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测试表明:它能促进因海人酸损毁海马CA3、CA4区锥体细胞而受障碍的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将0.5微升含6微克喹啉酸(QA)的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液分别注于Wistar雌性大白鼠的双侧海马腹部,与手术对照组或正常对照组对比表明:所注的QA能不同程度地损毁相当于Krieg′s大白鼠脑图谱H6.0毫米水平切面以下的海马腹前部与腹后部的CA_3与CA_4区锥体细胞,并明显地削弱它们的避暗行为的长时(24与48小时)记忆(尤其是以磷酸缓冲液为溶剂时)。但是,与海人酸(Kainin acid)相比,尽管所用的QA剂量要大70倍,而对大白鼠的海马锥体细胞与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破坏作用,却远不如海人酸的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分别观察了局部电解损伤双侧海马的腹前部、后部和背前部对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损伤海马各部可以不同程度地阻碍这种行为模式的学习和记忆,其中以损伤腹前部最为严重,依次是损伤后部和背前部,但是对大白鼠避光嗜暗的本能没有影响。组织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海马腹部的CA_3区,海马后部的CA_3、CA_4、CA_2区与齿状回的完整,似与这种行为模式的学习和记忆有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脑室注射海人酸对大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鼠脑室注射海人酸(KA)5天后,检查被动回避行为和脑组织学变化。发现受注射一侧海马的背側CA3a分区锥体细胞破坏,对长时记忆,特别是长时记忆形成能力有严重损害,对学习和短时记忆无明显影响。增大KA剂量,对锥体细胞的破坏范围也扩大,能波及CA3,CA4和CAl区锥体细胞,双侧注射KA,两侧海马的背侧锥体细胞都有损毁,但对学习记忆行为的损害程度并不增高。这些结果提示,海马背侧CA3a分区锥体细胞在被动回避反应行为的长时记忆形成中有重要意义;长时记忆与学习和短时记忆的形成,在海马结构中可能有不同的神经基础,脑室注射KA后2月,海马锥体细胞的破坏仍未见恢复,长时记忆形成能力的受损亦未能代偿。本文还讨论了海马CA3影响长时记忆过程的可能神经机理。  相似文献   

7.
NE对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学习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实验模型 ,并据此模型观察去甲肾上腺素 ( NE)对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的建立、保持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NE有加快被动避暗行为的建立的趋势 ,但对行为保持的作用不明显。提示 NE对正常动物学习有促进作用 ,对记忆的保持则可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内Ach含量的变化.方法利用不确定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共4周;应激第15天开始每日应激前腹腔注射bFGF,持续15 d;应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bFGF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碱羟胺比色法检测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 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Ach含量增高.结论 bFGF通过增加海马内胆碱能功能,改善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白鼠海马神经元NOS与AChE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对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海马不同亚区均含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其中CA2区NOS呈强阳性反应,CA3区AChE呈强阳性反应。结论:实验表明,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为进一步探讨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佐证。  相似文献   

10.
探讨慢性应激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海马和前脑皮层的表达.结果显示,应激组小鼠慢性应激后,与对照组相比,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CA3区、齿状回和前脑皮层GDNF表达明显下降(P<0.01);应激停止后一周,应激组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有所恢复但仍弱于对照组小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GDNF在各脑区的表达有所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果提示,慢性应激导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可能与GDNF表达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避暗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在小鼠避暗电击训练之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体质量,电击训练结束之后立即皮下注射亚硝酸钠90 mg/kg和下次电击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35%乙醇0.1 mL/10 g,建立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电击训练后6 h、24 h、30 h、48 h后的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等多项指标,评价三种记忆障碍模型方法各指标的敏感性和最适测试时间。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和灌服35%乙醇0.1 mL/10 g造成学习记忆损伤,通过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用于测试实验动物对空间位置感和方向感(空间定位)的学习记忆能力,建立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 避暗实验显示:和空白组比较,东莨菪碱造成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在电击训练之后6 h、24 h避暗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 避暗实验中使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构建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巩固模型时应在造模后24 h和30 h检测相应指标;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应在电击训练24 h后,在下次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乙醇后检测,指标以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为宜。Morris水迷宫实验提示东莨菪碱能够损害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可以作为构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药物,乙醇并不能建立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避暗实验、Y型迷宫实验等行为学方法,及神经细胞的HE染色法研究神经死亡抑制剂(简称NDI)对于C57Black/6J小鼠全脑缺血30 min后再灌注大脑海马区的影响。试验表明,与缺血模型组相比,行为学实验中给药组记忆能力增强(p<0.05);免疫染色法实验则为给药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完整细胞染色数量明显增多(p<0.05)。因此得出,NDI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4区AChE.结果 具有学习记忆能力的大鼠海马ACh含量和ACh能纤维的密度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中枢ACh参与学习记忆的过程,并与记忆的巩固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枳菊解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氟西汀),枳菊解郁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通过开场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fos在海马和前脑皮层的表达.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小鼠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明显降低(P0.01);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CA1、CA3和DG区及前脑皮层c-fos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枳菊解郁汤中高剂量明显改善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和前脑皮层c-fos的表达.结果提示,枳菊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海马和前脑皮层c-fos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和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制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用八臂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试大鼠血浆cor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CA1区BDNF神经元的数量及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血浆cort含量增加,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海马CA1区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血浆cort含量降低,海马CA1区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运动降低抑郁大鼠的血浆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及增强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避暗实验测定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敏感性,本实验对东莨菪碱复制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采用了3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方法:使用造模药物东莨菪碱复制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采用单次、两次和多次测试法对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两项指标进行测试,并比较各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对于东莨菪碱复制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单次测试法两项指标均未显示出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两次测试法避暗潜伏期指标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多次测试法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避暗实验中多次测试法更能敏感地反映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因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应激组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和前额叶皮层BDNF表达明显下降(P〈0.01);停止应激后一周,应激组小鼠BDNF在各脑区的表达有一定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导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可能与BDNF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水合氯醛对小鼠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和治疗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水合氯醛对小鼠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和治疗指数的影响.方法 用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观察水合氯醛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避暗法和跳台法观察水合氯醛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用分组法测量水合氯醛对小鼠催眠的ED50、LD50和治疗指数.结果 在跳台和避暗实验中,与NS组相比,第一天C1、C2、C3(水合氯醛剂量分别为0.005...  相似文献   

19.
探讨枳菊解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通过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海马和前脑皮层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枳菊解郁汤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在新异环境下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明显增加(P0.05,P0.05);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BDNF在海马的CA1、CA3和DG区及前脑皮层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枳菊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海马和前脑皮层BDNF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枳菊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用高、中和低剂量枳菊解郁汤处理小鼠。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和前脑皮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CA3和DG区以及前脑皮层GDNF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枳菊解郁汤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P<0.01),海马、前脑皮层中GDN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枳菊解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和前脑皮层G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