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亚萍 《甘肃科技》2010,26(2):179-180
景电灌区是高扬程电力提灌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农村、农业政策的落实,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灌区耕种面积逐年发展,虽然景电工程提水量由1995年的32000万m3增加到2008年的46000万m3,但还是不能满足灌区发展的需要。目前的景电工程水价严重倒挂,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灌区供水收费低廉是制约灌区发展的首要问题,提高供水水价已成为共识.借广东省3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其供水成本水价进行初步测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大中型灌区工程和管理中存在工程老损、灌区工程管理水平落后及水价改革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工程管理、增加灌区投入、改善水价形成机制等有利于灌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干旱区农业灌溉水价与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政府与农户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只有采用提高灌溉水价政策,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才能够达到非合作均衡,并得到一个博弈对策完美的纳什均衡解。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出2004-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农户种植棉花愿意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水价分别应该大于或等于0.169元/m^3、0.162元/m^3、0.203元/m^3,而实际2004-2006年该灌区平均农户终端水价远未达到农户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要求的灌溉水价,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干旱区政府采用提高灌溉水价政策,能有效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通宙 《山西科技》2010,25(3):42-43
文章认为,汾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薄弱,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应当建立完善农业终端水价形成机制,发展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杨利民 《科技资讯》2010,(22):241-241
灌区末级水价改革对农业用水水价统一核定,实行一价到户,一票到户,杜绝搭车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节约用水,让农民用上了放心水,交上了明白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汾河灌区水价改革的历程,并针对水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体现供水商品价值等措施,使水价达到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任玉良 《科技资讯》2009,(26):146-146
本文结合沙开河灌区的实际,提出适宜于本地区的确定农业用水户对水价承受能力的方法,并在对农业生产成本、效益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水价承受能力,提出提高农户对水价承受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都兰县、黄河干流贵德县、湟水流域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农民对灌溉水管理认知和评价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县农民对水价高低的感知和评价与实际水价紧密相关,农民认可按灌溉面积计收水费的收费方式;农民认为灌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好渠道、指导农民科学用水、制定合理的分水计划,灌区管理机构在渠道维护、水费使用透明度、宣传国家水管理政策等方面需要改进;农民还认为村集体在水管理事务民主化与公开化、组织领导作用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青海省灌溉水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大型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践,针对灌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水价与水费计收等方面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措施,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达到以改造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型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针对当前中小型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核定水价等对策,并对中小型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赵国华 《科技资讯》2013,(1):146-146
尊村引黄永济灌区对永济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调查,目前永济灌区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水价调整不及时、种植农作物收益不高等问题影响灌区的发展。为促进尊村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农民用水协会、争取投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齐广平 《甘肃科技》2001,17(6):38-38
长期以来,灌溉用水水价及水价到位率偏低,使水利工程无法得到正常养护和维修,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因此合理调整灌溉水价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灌溉工程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1 灌溉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灌溉水价及水价到位率偏低 经调查,甘肃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平均成本为0.110元/m3,现行农业平均水价只达到成本的62%,如武威地区平均供水成本为0.159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724元/m3,水价到位率为46%,引大灌区平均供水成本为0.30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15元/m3,水价到位率为50%,景电管理局平均供水成本为0.32元/m3,现行平…  相似文献   

14.
御河灌区是一座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灌区,工程老化损坏,灌溉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日趋紧张,导致供需矛盾严重加剧,为了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灌区范围水土资源情况,加大工程资金投入,落实成本水价,发展节水灌溉,提高了灌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孙晓克 《科技信息》2013,(7):490-490
灌区未级渠系是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水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对禹州市白沙新北干灌区农业供水未级渠系水利工程现状对水价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真正使未级渠系管理规范,让未级渠系成为灌区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6.
谈景电灌区农业水费计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环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6):59-59,32
针对目前灌区存在的水费计收难的问题,分析了本灌区农业水费收缴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农业水费计收中应加大水规水法宣传力度,灌区全面实行水票制,加大收费考核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景电灌区受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的影响,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同时,工程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效能,灌区水价长期不到位,其结果是水管单位替政府为农民补贴了部份水费成本,造成工程的大修折旧无法计提,灌区的发展缺乏后劲。本论述依据景电工程的供(取)水能力和输水能力,通过计划用水、合理调度,并结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来改善灌区的水资源分配模式,对于提高景电灌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乌江灌区四个水厂近几年的运行费用情况,分析了农村供水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水价过高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通水后,各受水区如何完善水价政策,统一调配本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外调水资源,充分发挥东中线一期工程的综合调水效益,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重点讨论了受水区其他水源与东中线一期工程水价政策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政策设计分析,提出完善受水区水价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通水后,各受 水区如何完善水价政策,统一调配本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外调水资源,充分发挥东中线一期工程的综合调水效益,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重点讨论了受水区其他水源与东中线一期工程水价政策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政策设计分析,提出完善受水区水价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